语文教案:二年级语文下册《立夏节到了》教案

语文教案:二年级语文下册《立夏节到了》教案

ID:32838616

大小:56.7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6

语文教案:二年级语文下册《立夏节到了》教案_第1页
语文教案:二年级语文下册《立夏节到了》教案_第2页
语文教案:二年级语文下册《立夏节到了》教案_第3页
资源描述:

《语文教案:二年级语文下册《立夏节到了》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二年级语文下册《立夏节到了》教案课题立夏节到了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9个,积累10个词语和1句句子。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江南水乡立夏节的传统习俗。教学重点积累课文中描写立夏节自然景物的句子;简单介绍做“百家饭”的过程教学难点感受长辈对晚辈的美好祝福,体会立夏节人们喜悦的心情。学情分析在朗读课文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并按标点正确停顿。但是对于本文屮一些长句的朗读,教师就应该做到课堂上有效指导,以促使教学朗读目标的达成。班上基础好的同学在进行阅读的同时,朗读能力和说话能力都有所提高;基

2、础较差的学生阅读理解中缺乏抓住关键词和重点句子读懂文章的能力,阻碍了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降低了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学前准备教师自制课件教学过程个性修改教师“合理明标”;学生“对学探究”。一、启发谈话,引岀课题。1、老师叙述: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千百年来,流传下来许许多多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节目。2、学生交流自己知道和了解的节口。3、老师叙述:大家讲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立夏节到了》。二、交流预习学习字词:篮、爹、灶、瓦岀示图片,认识算、篮、瓦、灶四样东西,认识四个生字。2>小结。师:看来大家昨天的预习非常认真,

3、已经借助图片认识了,接下来我们就读读课文,了解一下立夏节到了,人们都要举行哪些活动。三、学生质疑,教师明标1、出示课题:《立夏节到了》2、老师范读学生跟读3、学生质疑:读了课题后,你想问些什么?(立夏节是在什么季节到来的?立夏节到了,人们都会干些什么?人们喜欢立夏节的到来吗?)出示学习目标:1、我会认识生字9个,积累10个词语和1句句子。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我要了解江南水乡立夏节的传统习俗。教师“交流互动”;学生”群学展示”。一、借助图片,初步了解文中介绍的立夏节习俗1、看图,用句式说清立夏节的习俗:句

4、式:立夏节到了,。(谁干什么)(1)指名说,随机板书:吃“百家饭”称人活动(2)小结。师:原来,立夏节到了,孩子要吃——百家饭,述要——o多有意思啊,想不想知道这个百家饭是怎么做的,称人乂是怎么称的呢?那么就让我们仔细得来读读文章。二、学习课文Z4节,了解吃百家饭的习俗1、自读第4小节,找出与图片对应的句子交流出示:孩子们围着锅子吃,村子里的大人围着孩子看,年年如此。(评价:你读文很仔细)2、通过引读理解“年年如此”并质疑3、再读第四节,找出年年吃百家饭的原因交流出示:老一辈传下來的习俗......(评价:你很会读文章,找到

5、了关键的句子。)指名读引读重点句,随机理解词语:习俗、预兆4、学习第2小节,感受长辈对孩子们美好的祝福(1)指名读,用一句话说清家家户户准备了什么。(2)引读理解句子,引导质疑[]预设:为什么家家户户都要把那么好的东四都拿出来?(4)联系“习俗”,解答疑问5、了解孩子们做了什么(1)自读第3小节(2)交流孩子们做了什么?(“抓了几把米,拣了几根笋,讨了点香油,抽了几根柴”随机泛蓝)(3)指导照样子用动宾词组概括并板书板书:抓白米;拣嫩笋;讨香油;抽柴火(4)引读下文,引导概括,体会情感板书:摘豆荚;垒锅灶(5)借助板书提示说

6、说立夏节做“百家饭”的过程(同桌互说,指名交流)出示:每年到了立夏节,孩子们都会为做“百家饭”而忙碌起来……(6)再读关键句,体会情感引读:是呀,大家就这样忙碌着,不一会炊烟袅袅,野菜野笋和饭菜的香味飘就散开來,这时候孩子们——大人——年年如此。你们知道为什么孩子们也是这么忙碌要自己动手做百家饭?(生交流)是呀,这不仅是大人们的希望,也是孩子们自己美好的心愿。三、学习第5小节,了解“称人”的习俗,体会立夏节时人们的喜悦心情。1、自读第5节,找出文中描写称人活动句子。2、学习描写大人的句子出示:大树下又支起一杆大秤来,两个大汉

7、抬着,有村上徳高望重的长辈看秤花,立夏节称人活动便开始。(指名读,注意读音)(1)看图理解:秤花(秤杆上的刻度就是秤花)(2)根据提示理解:德高望重意思就是道德高尚,名气很人,很有名望的意思3、学习描写孩子的句子出示:男女孩子用手攥着秤绳,荡在空中,旁边的孩子唱着:“称猫哇,称狗哇,吃百家饭哪,长筋骨哇,长成个小官人哪(长成个小娘子啊)……指名读(1)引读,随机理解“攥”“长筋骨”(2)创设情境,反复引读,体会乐?/P>引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打着拍子唱一唱,(生跟随节奏先整体读一遍)最后一句大家都掩着口,不好意思了,另一批

8、小孩儿乂上去称啦,看清楚是秤男孩还是女孩,想想应该怎么唱哦?(牛再读)这一次是秤女孩子了,想想该怎么唱呢?(生再读)最后一句大家都掩着口,吃吃的笑着(做做动作)再也唱不下去了,看來大家都有点不好意思了,这时候,另一批小孩儿又上去称了。怎么样,你们觉得称人活动开心吗?教师“训练评价”;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