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舆论监督与中国

新闻舆论监督与中国

ID:32852748

大小:27.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6

新闻舆论监督与中国_第1页
新闻舆论监督与中国_第2页
新闻舆论监督与中国_第3页
资源描述:

《新闻舆论监督与中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新闻舆论监督与中国  “舆论监督”是中国共产党正式文件确认的概念,1987年党的十三大、1992年党的十四大、1997年党的十五大,2002年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均有提及。  舆论监督是一种广泛的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它是公众运用舆论手段对社会实行的监督。但“监督”并不意味着就是批评,而是对监督对象进行察看,通过议论形成一种督促,使之在法治的轨道里活动,有益于社会和人民。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权利,也是新闻媒体的职责,是一种民主的实现形式。它是一种软性的监督,其力量在于舆论的影响力。影响力不在于它拥有什么有形的权力,而

2、在于舆论造成的一种精神方面的道德压力。舆论是一定范围内公开表达的公众的集合意见。  在舆论监督中,新闻舆论监督是最主要、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方式。所谓新闻舆论监督,就是指报纸、电视、广播等大众传播媒介依法对社会公共权力机关及公职人员进行的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可以将被批评监督的人和事公之于众,并借助社会舆论的力量对其形成一种代表民心民意的社会压力。如今,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出现,更是给舆论监督增强了威力。  虽然近些年新闻舆论监督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群众也给予了不少积极的肯定,但从总体看,对于当前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状况,社会和

3、公众的认可度和满意度依然不高,媒体自身也觉得工作难度越来越大,许多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题材单调、信息不灵、媒体孤军奋战以致战斗力不强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舆论监督作用的正常发挥。拓宽舆论监督信息源仅仅靠媒体自己取得舆论监督信息源的做法已经不适应舆论监督的需要,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社会信息发达的条件,发挥媒体的优势,拓宽舆论监督信息源。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刻不容缓。  舆论监督,一定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学会依法监督,是提高舆论监督质量的保证。这样才能把握好舆论监督的分寸,防止侵权发生。要从制度上保障舆论监督的合法

4、性。在媒体内部设立法律部,凡是舆论监督的稿件由法律编辑进行审稿。要建立媒体自我监督的约束机制,加强对新闻媒介的社会监督,依法及时更正报道。只要坚持正确有效的舆论监督方法,调动媒体特别是记者的积极性,就一定可以走出舆论监督的新道路。  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媒体在舆论监督方面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也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舆论监督是客观存在的公众意见的反映,它不能带有新闻媒介本身的主观意图。同时,媒介本身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也在接受舆论监督的范围内,所以新闻舆论监督需要媒介秉持客观、公正的原则。另外,监督过度和监

5、督不当,也是新闻舆论监督不允许出现的情况。新闻媒介有权对报道监督对象的成绩和失误作出客观报道,但新闻媒介不能向任何机构和个人发号施令,同被批评对象之间没有任何上下级关系,所以,媒体在实行舆论监督时,要避免“权利越位”现象的产生。  “新闻舆论监督”报道应该把握个“度”、遵循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要做到客观、公正、全面,考虑问题要周全。在报道的“量”上要适度,在处理报道的“质”上更要适度。提倡探讨式“新闻舆论监督”性深度报道,本着与人为善的态度,尊重被报道者的权利,争取监督对象的配合,促进问题的解决。摆正媒体的位置,防止

6、媒介审判,尊重受众对问题的判断能力,强化媒体的公众形象。同时,要做到客观、公正、全面,考虑问题要周全。要立足现实,有理有据。媒体要妥善保存好原始采访、调查材料,以备查考。  新闻舆论监督事业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它不仅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影响日益扩大,而且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就我国现阶段的新闻舆论监督而言,新中国成立6O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1年来,祖国的新闻舆论监督事业与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一样都获得了长足发展,硕果累累。  (作者单位:满洲里日报社)  责任编辑:白洁

7、  本文档来源于第一文库网:https://www.wenku1.net/news/0A94254E2DB30B00.html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