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职学校幼师专业舞蹈编创教学

浅议中职学校幼师专业舞蹈编创教学

ID:32941113

大小:85.81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17

浅议中职学校幼师专业舞蹈编创教学_第1页
浅议中职学校幼师专业舞蹈编创教学_第2页
浅议中职学校幼师专业舞蹈编创教学_第3页
浅议中职学校幼师专业舞蹈编创教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浅议中职学校幼师专业舞蹈编创教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中职学校幼师专业舞蹈编创教学内容摘要:中专幼师专业的舞蹈教学,必须加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其成为具有舞蹈素质,能教学,会表演,会编创的舞蹈教育人才。教师要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关键词:舞蹈教学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舞蹈编创中职学校幼师专业舞蹈教学的目的和艺术院校的教学目的不同,其教学目标不是培养舞蹈演员,而是通过教学培养能够进行幼儿舞蹈教学、舞蹈表演及幼儿舞蹈编创的幼儿教师。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在校两年期间不但要掌握舞蹈的基础知识,民族民间舞和幼儿舞蹈技能外,还要具备独立的幼儿

2、舞蹈编创能力。我国舞蹈的先行者和奠基人之一,著名舞蹈艺术家吴晓邦老师指出:舞蹈教学需要用心灵的教育去带动身体的训练,要培养有创造力的人才。在幼师专业的舞蹈教学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对幼儿舞蹈的创作能力和创作水平,以适应社会对幼儿教师这个行业人才的要求。作为一名好的幼儿教师只会跳舞而不会进行舞蹈编创是万万不行的。编舞是在配合音乐旋律下对人体动作进行合理的编排,幼儿舞蹈的创编不但要遵守艺术创作的共性规律,还要遵循舞蹈创作的个性特点,培养学生编创的能力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一、重视编创理论知识学习舞蹈主

3、要通过动作来表达人类的内心和情感。所以大多数人认为会跳舞就可以,理论知识知不知道无所谓。其实理论知识的学习是舞蹈编创的前提,它不但可以提高学生对舞蹈的欣赏能力,更对舞蹈编创有着制导性的作用。1、学习和了解各类舞种的风格特征。不同的舞蹈有着它不同的风格特征,比如新疆舞的特征是”扭脖子”藏族舞的特征是”踢踏、颤膝”、芭蕾舞的特征是”立足尖”等等。掌握这些特征是舞蹈编创的前提。2、学习编创的技法。舞蹈编创,可以是先有音乐再有动作,也可以现有动作再有音乐。如果先有音乐,就要去分析音乐表现的是什么主题,它的节奏是什么,可以分为几段,根据音

4、乐的旋律和歌词来决定动作和队性。如先有动作,首先要确定动作的风格特征是那类型的舞蹈,确定舞蹈的主题及主干动作,再去找适合的音乐。二、加强实践能力的训练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舞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艺术,光有理论是不够的,只有强化实践,才能提高学生的编创能力。1、模仿练习。创作舞蹈动作应先从模仿开始。模仿是最初的启蒙,可以让学生模仿常见的小动物动作,教师再指导学生把动作进行艺术加工,配合上音乐简单的律动就完成了,引导学生的创作兴趣,让使学生轻松地迈进编创的大门。2、改编练习。教师可以先把一支较简单的舞蹈进行节奏变化,或者改掉

5、其中的一段动作,再对变化规律做出解释和举例示范,让学生模仿之后,由学生自己选定动作进行练习,然后教师再对他们进行对比讲评,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开拓学生的创作思维。3、创编练习。学生在积累了一定素材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选定一首音乐进行讲解分析之后,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开展集体编舞,并进行表演讲评。培养学生创编舞蹈的能力,要教会他们会学,能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肢体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我们应该把教学过程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结合起来,在扎实的舞蹈基础上结合幼儿舞蹈的特点进行舞蹈编排。并且加强实践,鼓励学生在校技能节上表演自己编创的舞

6、蹈,还可以跟幼儿园挂钩,组织学生到幼儿园给小朋友排节目。了解幼儿的实际,学生会更有目的性,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提高编创的能力。参考文献[1]陈雯,崔鹃•浅谈舞蹈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李泉泉在幼师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策略《新校园》学习版《舞蹈杂志》探索中国艺术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