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如何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平台

数学教学中如何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平台

ID:32983781

大小:57.01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8

数学教学中如何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平台_第1页
数学教学中如何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平台_第2页
数学教学中如何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平台_第3页
数学教学中如何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平台_第4页
数学教学中如何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平台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中如何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平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中如何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平台【摘要】为把自主学习落到实处,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目的。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为学生营造宽松的探索氛围,提供充足的探索时间和实践探索的机会,让学生真正经历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经历自己构建数学知识的过程。【关键词】搭建;自主探索;平台【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3-0253-02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的教育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认可。但是一些实际课堂教学中,从表面看,教师安排学生操

2、作、讨论等活动形式,颇为热闹,实质上是“老师让我们摆的、让我们做的、让我们说的”学生的思路仍然限定在教师设计的框架里,思维受到禁固,课堂上的自主学习知识流于形式。要真正把自主学习落到实处,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必须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留有充分的探索空间,让学生真正经历主动探索的学习过程,经历自己构建数学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受数学问题的产生、数学知识的形成、数学结论得出的过程,从而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达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能力的目的。1营造宽松的探索氛围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心理环境的直接

3、创造者,而课堂教学环境与学生的学习有着必然的联系,宽松的环境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心理状态的开端,教师要把关爱、激情、微笑、信任、宽容带进课堂,营造宽松、自由、融洽、和谐的氛围,以乐观向上、充满情趣的引语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为学生的探索“导航”。2提供充足的探索时间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真正“主角”。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最大限度为学生提供读书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时间,让学生在相互切磋和争辩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及解决问题的途径,使课堂教学做到:问题让学生去发现,结论让学生去获得,只有在学生

4、感到“山穷水尽疑无路”的时候,教师才给予适度点拨。例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当学生经过计算发现4X25+2X25与(4+2)X25相等,20X15+20X9与20X(15+9)相等时,我没有直接引导他们总结规律,而是把要探究的内容抛给学生:“如果不计算,怎样利用学过的知识解释它们之间的相等关系呢”?学生开始是独立思考、继而是小声讨论,后来纷纷争着发言:4X25+2X25表示4个25的和与2个25的和相加,25是相同加数,一共有(4+2)个,所以,等于(4+2)X25……学生从乘法的意义入手,解释了每个等

5、式,兴奋的脸上显示着意犹未尽。我又提出:你能自己写出一些类似的等式吗?学生立刻信心十足地投入学习过程中了。并且能利用写出来的大量等式,通过观察、分析,自主发现规律,尽管语言不是十分完善,字母选用的不尽相同,但是都能体现出乘法分配律的主要内容。3提供实践探索的机会小学生正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他们的思维还需要直观实物的支持。因此,教师应根据探究内容的难易程度为学生选择恰当的学习方式,“操作一发现、猜想一验证、观察—归纳、类此一联想”等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中我尽可能留给学生实践探索的机会,组织

6、学生通过实验、操作等活动,自主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一课时,按传统的学习方式,一般的教师是用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形容器进行演示,在圆锥形容器里装上水或沙子,然后倒入圆柱形容器里,让学生看看倒几次正好装满,最后得出圆锥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这样的学习方式是被动的、单一的,引导学生推导公式的过程显得比较呆板,不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而我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计算”时,却改变了这种学习方式,而是先请同学们大胆猜测圆柱体积与圆锥体积有无关系,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有怎样的关系?为了让学生验

7、证猜测,教师给各组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实验材料:有实心的圆柱和圆锥,有空心的圆柱和圆锥,它们有等底等高的,也有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不等底不等高的;还有天平秤和大米。然后,放手让各组学生进行实验、探究、推理与交流,使学生不断经历艰辛的自主探索学习过程,最终发现了“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体积才是圆柱体积的”这一规律。这一过程,学生的学习情境被激“活”了,学习方式也变“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培养。4提供自主建构的平台建构主义认为,数学学习并非是一个被动的吸收知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

8、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的过程,教学中教师不能把现成的方法和结论告诉学生,而应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探究平台,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活动中,通过观察、实验、分析、推理、交流与反思,自主建构数学知识,体会“创造”数学知识的快乐。教学“笔算42十3”时,如果教师把让学生掌握算法当成唯一目标,直接告诉学生“应该怎样算”,那么,学生就失去了独立思考、自主创造与深层感悟的机会。实践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尽管有的教师反复强调竖式书写的格式和顺序,并试图通过训练达到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