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课标理念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

刍议新课标理念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

ID:32990080

大小:64.53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18

刍议新课标理念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_第1页
刍议新课标理念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_第2页
刍议新课标理念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_第3页
刍议新课标理念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_第4页
刍议新课标理念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_第5页
资源描述:

《刍议新课标理念下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途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刍议新课标理念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的途径摘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新课标下的新理念,在新课标理念下不断转变观念,改进方法,实施新的教学方式,激发和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理解和体验,进而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同时还能为数学课堂带来良好的教学效果。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教学途径当前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着力打造以学生为根本,以培养素质为核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新教学机制。其突出的特点就是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过去学生单纯接受老师

2、灌输的方式为发挥孩子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模式。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转变过去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教学行为,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既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又是学生学习的助推器。实际上这种新课堂就是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沟通、理解、创新”的过程,使学习不仅仅只是将知识装进头脑,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思考和分析问题,使学到的新知识能转化为学生知识体系的能量储备,从而将课堂知识转变为学生的学识、主见和思想。、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

3、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这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的要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好情境和程序,让学生在情景和程序中展开观察、操作、推测、交流、反思等活动,并在活动中逐步理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过程,从而使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和基本技能。如在进行《分数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时,教师可根据学生感兴趣的儿童动画剧《动物运动会》创设…个情境:熊猫、山羊、小猪和小猴四个比赛完后,大家便坐在草地上休息。看见一个大西瓜,熊猫大哥就把它拿过来问小猪,你想吃这瓜的八分之一还是四分之一?贪吃的小猪

4、心里可想多吃点呢,于是就说要八分之一,结果吃到的却是最小的。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呢?学生纷纷举手抢着冋答,大家都积极地参与到分数学习的课堂中。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就被吸引到新课上。这个情境的创设,充分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还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二*结合生活,彰显数学应用价值数学源于现实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拓展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认识及发现数学的空间,引导学生对数学经验的积累,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到学习数学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种做法在课堂教学中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女口,一年级数学“认识钟表”是教

5、材第八单元的内容,按教学计划应该是第十三周才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在第九周就布置学生,要他们每天记下自己晩上睡觉和第二天起床的时间,第二天来校后告诉大家。几周的时间,每天看两次钟表,无形中对钟表就已很熟悉了,这些活动非常有趣,同学们乐于接受,使孩了们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又如教学简便计算124-96,可让学生通过购物付款的经验来理解数学技能的应用。如妈妈口袋里有一张一百元和24元零钱,想买一件96元的裙子,让孩子处理怎样付钱,营业员怎样找钱,最后妈妈还有多少钱。由于这是生活中常见的事情,因此,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都抢着回答:

6、妈妈拿出…张一百元的给营业员,营业员应找回4元钱给她,妈妈最后的钱是24+4二28元。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多减了要加上”的道理。又如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后,让学生动手测量一下长方形教室的长和宽,并计算出它的面积。同时让学生计算,如果要给教室铺上地砖,需要多少块边长为3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等。通过这样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练习中知道数学与生活密切的关系及作用。为此,教师应该在学期之初对整册教材进行研究、分析,找到数学的知识点,然后通过家校的沟通,运用一系列实验作业,让学生经历一段时间的感受,再来进行数学学习,提高学生学习数学

7、的兴趣,激发学生数学潜能。经过新课标的实施,发现过去为数不少的老师潜意识里普遍喜欢能有正确答案的学生。往往看到学生都能做到了“标准答案”就欣然结束课堂,而忽视了出现错误答案的学生,不注重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答案的原因,从而失去了课堂教学的闪光点,浪费了宝贵的课堂动态资源。以数学分数和升学率作为数学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传统评价机制埋没了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力,忽视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三.丰富手段,活跃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不是做了多少道数学题,关键在于是否掌握了数学方法,是否具备了数学思维能力。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只注

8、重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一)、传授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数学解题过程是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过程。培养思维能力最有效途径就要通过解题的方式进行反复练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针对课本要求学生应具备的数学能力,适当安排与能力相对应的补充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补充练习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