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ID:32991831

大小:54.94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8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_第1页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_第2页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_第3页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_第4页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它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训练科学方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成为具有创造性、开拓性的现代化人才。关键词: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培养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电脑化、数字化的时代,通过创新教育培养创造型、开拓型的人才已成为一项关系到中华民族素质高低的、具有战略性的任务。创新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尤其是学生的创新思维

2、能力。而中学化学教学作为化学教育的主渠道,除了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外,还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使他们想创新、敢创新、会创新。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一、转变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人在周围事物的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要求参与其中的强烈情绪冲动。这种情绪的冲动程度贯穿于每一个行为表现的过程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鉴于此,教师要转变观念,鼓励学生要敢于向教师说“不”,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教师要鼓励学生创新,提倡学生质疑,认真解答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对学生的好奇和发

3、问应多鼓励、多诱导,不要过多指责,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和激励。例如,学习《化学反应的速率》这节内容时,演示MnO2和FeC13对H202的分解起催化作用的实验,并分析证明催化剂加快了反应速率的时候,就有一位学生提出是不是所有的催化剂都是加快反应速率呢?有没有减慢反应速率的呢?这个问题的提出,我就感觉到这位学生有着强烈的创新意识,并孕育着可贵的创新精神,于是,我高度赞扬了这个学生敢于怀疑、敢于探索的精神,号召其他学生向他学习。同时这个问题的提出也引出了催化剂有正、负之分,有的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有的能减慢化学反应速率

4、,这既加深了学生对催化剂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二、创设多样情景,培养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就是在创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勤奋的、实事求是的、不折不挠的敢于冒险的精神。这种精神不是天生的,是靠后天训练养成的。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望,使创新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行为。“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一切发明创造都是来源于对事物永不满足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创设疑问情景,引导学生质疑思辨,这是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的重要方式。我校正在推行的

5、“四步12法”教学模式中,很重视"引领探究”这一环节,并逐步使创新成为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在学习《盐类水解》时,我由旧入新,先复习酸溶液显酸性,pH7o那么,NaCl,NH4C1,Na2C03的水溶液又显什么性呢?pH又是多少呢?通过分组实验后,学生感到很诧异,为什么这些盐溶液会呈不同的酸碱性呢?从而激发了学生积极思维、探索新知的欲望。三、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创新能力化学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灵魂,是学生认识化学世界的窗口,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培养实验能力,学习科学方法。做实验的目的并不是让学生学会操作,更

6、重要的是要求学生熟悉实验原理,突破教材的框框,大胆设想,寻找完成实验的最佳途径,抓住优化实验原理的设计、试剂和仪器的选择、反应条件的控制、操作过程等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1•激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化学实验创新能力是以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通过提出问题、分析思考、创新设计,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多途径地去思考问题,从引导学生对思维发散过程中所获取的各种信息进行分析、评价,集中主攻方向,从中找到最佳结果,从而培养学

7、生的创新能力。2•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新教材中演示实验多,学生实验少,化学实验教学时大多数是按“教师演示实验一学生观察实验现象一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的程序进行,其效果是学生会应试而能力没有得到培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把部分演示实验,如“盐类的水解,醛的性质,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金属钠的性质”等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分组实验,师生共同参与探究,让学生增加一些动手实验的机会,亲身体验实验成功后的喜悦。实验还可以创造一种学生互相交流、合作、研究的愉悦气氛,使学生交流合作能力得到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3•充

8、分利用探究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性实验为数不多,如果能在现有的优越的教学条件下,适时适度增加一些探究性的实验,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探究欲望,训练他们创新思维的发散性,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