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毕业论文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毕业论文

ID:330060

大小:5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07-24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毕业论文_第1页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毕业论文_第2页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毕业论文_第3页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毕业论文_第4页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毕业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毕业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内容摘要:鲁迅是二十世纪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以文学作为终身事业以拯救国民麻木灵魂。在他的小说中塑造了一个个知识分子形象,主要可分为:一、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和《白光》中的陈士成,他们受“八股取士”的毒害,孔乙己终因养活不了自己而沦为窃贼;陈士成,在“金榜题名”的幻想中耗尽了青春,以至精神完全失常,淹死在河里。二、封建制度的维护者和追随者:《肥皂》中的四铭和《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他们是新旧两种文化夹缝中的封建怪胎,在表面上标榜道德高洁,骨子里却是卑劣肮脏、腐败丑陋的灵魂。三、《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

2、《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和《伤逝》中的涓生与子君,他们具有现代的意识、进步的思想和改革的要求,也曾有过为自己理想而奋斗的辉煌历史,但他们的反抗几乎都以失败而告终。四、真正觉醒的知识分子主要包括《狂人日记》中的狂人,《长明灯》里的疯子与《一件小事》中的“我”,而《一件小事》中的“我”则属于正在觉醒的知识分子。关键词:封建礼教病态社会知识分子反抗与压迫觉醒鲁迅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毛泽东当年曾这样评价他:“8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

3、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参见《毛泽东选集》第二卷《新民主主义论》第698页,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五四’新文学以其浸透了现代民主主义思想的新主题,代替了各种旧主题,以农民、劳动者、新型知识分子等人物形象代替了旧文学中最常见的主人公——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唐弢《中国现代文学史简编》第12页,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3月第1版。鲁迅的小说中,大致上描写了两类人物,一类是生活于社会底层受尽压迫和剥削的贫苦农民;另外一类描写了穷

4、愁潦倒、命运悲苦的知识分子,因为作者本人亦是知识分子,所以对于各类知识分子的描写细致入微,人物形象塑造丰满。在鲁迅小说中,描写到知识分子有《狂人日记》、《在酒楼上》、《孔乙己》、《白光》、《伤逝》、《一件小事》、《肥皂》、《高老夫子》等作品,将这些作品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分作四类作一番探讨:一、封建制度的受害者和牺牲者的知识分子形象在《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白光》中的陈士成,他们都是封建思想的受害者。他们深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家道中落、屡试不第、穷困潦倒,最后成为地位卑微的下层知识分子。作者通过对他们的描写,一方面批判了封建科举制度,另一方面又表达了对下层知识分子的同情

5、和关注。孔乙己是一个深受封建思想严重毒害和摧残的下层知识分子,是封建教育科举制度的牺牲品。他苦读半生、热衷科举、一心向上爬,在“四书”、“五经”中耗掉了年华,落到即将求乞的境地。他不肯脱下那件象征读书人身份的、又脏又破的长衫,说起话来满口的之乎者也,时刻不忘在人们面前显示自己是与众不同的读书人,甚至当别人戏弄他时,他则8表现出自命不凡、孤芳自赏的傲气。只有当人们触到他灵魂深处的疮疤:“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他才立刻颓唐不安。在长期的封建教育熏陶中,他和一般“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士大夫一样,养成懒惰的恶习,不会营生。为生计,免不了偶尔做些偷窃的事。即使落

6、到被打折腿的惨境,他还要用手慢慢地走到酒店去喝酒。面对这样冷酷的现实,孔乙己却能在瞒和骗中偷生,自欺欺人,以别人难懂的之乎者也为自己遮丑,显示自己的学问,并以腿是“跌断”的谎言来维护自己的“尊严”。封建科举制度无情地摧残了他的肉体和灵魂,然而他麻木不仁,至死不悟,始终不明白自己穷困落魄终生的原因。这正是他性格中最可悲的东西。我们可以看到,在《孔乙己》中,鲁迅一方面批评孔乙己懒惰酸腐,一方面也细致刻画了孔乙己纯真善良的性格,喜欢和孩子们玩耍,用指甲蘸了酒教酒店小伙计写字,分茴香豆给孩子吃。更主要的是他写了孔乙己的孤独,被人取笑,没有社会地位,写了他不得不以最末的手段

7、(偷窃)来苟延残喘,并因此而惨遭毒打,终至无法活下去。孔乙己的悲剧固然有他自己的责任,他不该去偷窃,但归根结底把他毒害,把他吞噬掉的不正是当时罪恶的社会吗?作者最后写孔乙己“在旁人的说笑声中,坐着用手慢慢走去”,以后“长久没有看见孔乙己”。到了年关,到了第二年端午,到中秋,再到年关,也“终于没看见——大概孔乙己的确是死了。”安康《鲁迅经典作品集》小说卷《呐喊》第21页,兰州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1版在这里,作者明白地表现出淡淡的哀愁和压抑着的悲愤,显然是在批判吃人的封建制度而对被吞噬的孔乙己充满了同情。小说《白光》,作者用心理描写的方法,写出了一个真正的疯狂者

8、,因为科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