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态课堂让思品课生意盎然

构建生态课堂让思品课生意盎然

ID:33029935

大小:56.1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19

构建生态课堂让思品课生意盎然_第1页
构建生态课堂让思品课生意盎然_第2页
构建生态课堂让思品课生意盎然_第3页
资源描述:

《构建生态课堂让思品课生意盎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构建生态课堂,让思品课生意盎然——浅谈初中思品课有效教学邮编:441700邮箱1318864086@qq.com联系电话:13797612564谷城县城关镇一中席齐敏生命教育观认为教育乃是生命与生命交流之过程。生命教育应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依据生命发展的动力,引导生命走向完整、和谐和无限的境界,保证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促进生命不断超越。而教育,则是生命意义逐渐显现的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

2、充分的发展。”因此,可以这样认为,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应是以人为本的生态模式。这种模式是以人为本的课堂,关注人性,突出发展,充满活力,是学生成长的乐园。教师需要关注课堂教学中的动态实体——教师与学生,静态实体一一教科书,用新的教育理念组织教学,不断优化教学行为,提升教学品质,让课堂成为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打造生态课堂。本文从新课改理念的角度,结合笔者思品课堂教学实践,以及平时听评课的观察与反思,就教师如何构建生态课堂,应把握并运用的几个重点作一探讨。一、生态课堂的外显目标——有效的师生互动《思品课程标准》

3、确定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改实践中,生态课堂的外显目标应设为有效的师生互动,实质上是将静态三维目标,转化为动态的目标,实现在师生互动中三维目标的统一。师生互动是生态课堂展开的外显形式,它标志着学生的学习,经历认知识记一论证分析一感悟提升这样一个过程,生态课堂的教学目的是从师生有效互动的外显最终达成学生学习的内化。如特级教师唐少华上的示范课《读图学史》,教师始终贯彻学法指导的理念,一堂课只用了几张简单图片,在师生思维的交汇中指导学生如何从图表获取信息,如何多角度质疑。课堂教学平实,学生的主

4、体地位彰显,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一堂常态课,却让人感受到大师的风范。仿若武侠小说中的高手修炼到一定境界,“无招胜有招”。这样的课堂生机盎然,,在师生互动中动态运行,教师的教学理念予以落实,教学目标有效达成。虽然是社会课的教学,但我想,也可以借鉴到我们思品课的教学实践中来。有效的师生互动必定会促进思品课教学的目标达成。二、生态课堂的平台一一生活化情景的创设初中《思品》课教学要遵循的新课标理念:“从生活出发,回归生活”。即以学生的生活为教学来源,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感悟生命成长的道德需要,让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学习。因此,教师在

5、课堂教学中对教材的理解和运用,可以让它成为生活的再现,把学生带进生活的意境,为生态课堂创设体验式平台。我在教学《H新又新我常新》这一课时,在解读课标的基础上,以我校初一新生两个月的初中新生活为素材,结合教材予以整合处理,进行了全新的教学设计。运用新生对新集体的不适应、与新同学的交往、新生军训的艰苦考验、学校统一校服的争议,学生追星的误区、08奥运“最美的火炬手”金品的事例,“校园奥运加时一首届体育节”活动,“校园十佳评选一一走上红地毯大型颁奖活动”等真实鲜活的素材,以虚拟人物“小悠”为主人公带领学生回顾了两个月来的生活与学

6、习,同学们沉浸在鲜活的情景中,感同身受。生活化的课堂,让他们在体验中思考、探索与收获,感受到思品课堂的快乐。教育理念在课堂尝试的成功,也让我体会到无比的喜悦。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与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倡导“生活即教育”,都揭示了教育与生活是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思想品德新教材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生活永远是最好的教育素材,生活的每时每刻、每一件事、每一环节都具有教育意义,生活处处是课堂。因此,思想品徳教师应从现实生活出发,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生活,引导学生对他所面对的生活世界进行感悟、理解,积极关注学生

7、态度的生成、情感的培养、信念的形成,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从思想走向行动、从理解走向实践,在生活中学习。三、生态课堂的过程——师生的对话思维教育意味着师生的对话。生态的课堂必然是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这就需要师生的真情交流与对话。对话就意味着教师对学生作为对话一方的独立性和内在自由的承认,意味着以平等的态度在与学生经验共享的过程中进行相互的造就,意味着通过对话而使师生共同进入一个内心世界的关注,意味着对来自学生不同观点之间争论的赞许,意味着教师海纳百川的胸怀和永远作为一个学习者的姿态。对话永远是一个开放的未完成的动态过程,所以

8、教师耍有意识的用师生对话思维贯穿课堂的始终。“真正的对话或教学中的对话,发生在对话双方自由的探究中或自发的讨论中,发生在双方精神上真止的相互回应与相互碰撞中,发生在双方认知视界的真正融合中。”在《公平是稳定社会的天平》一课中,我以一个四瓜引发的思考为情景导入,通过问题探究引导对话思维。问一:炎炎夏日,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