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_张定金

国内外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_张定金

ID:33048592

大小:1.50 M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19

国内外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_张定金_第1页
国内外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_张定金_第2页
国内外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_张定金_第3页
国内外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_张定金_第4页
国内外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_张定金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内外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_张定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NSIGHT透视国内外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文/张定金陈虹张婧中国复合材料集团有限公司自20世纪60年代碳纤维首次商解决途径,适时把握发展机遇,落实行(以下简称“台塑”)、土耳其阿克萨集业化以来,碳纤维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动、注重实效,努力推进国内碳纤维及团(AKSA)和德国西格里碳素集团产品品质不断提高,2014年全球碳纤其复合材料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SGL)。沥青基碳纤维的生产和应用维产能(365天连续生产12K/24K碳居其次,主要生产企业3家,分别是纤维丝束计算)已达到12.6万t。尽管一、国外碳纤维产业现状及发Cytec、三菱丽阳和东丽。碳纤维与传统的玻璃纤维在

2、价格上仍展趋势PAN基碳纤维分为小丝束(1~24K)不能相比,但高性能碳纤维以其高比1.产业方面和大丝束(36K及以上)2类。全球小丝束强度、高模量、可设计、防腐蚀和抗疲根据前躯体原料的不同,碳纤维碳纤维市场主要被东丽、东邦、三菱丽劳等突出特点,具有玻璃纤维所不能可分为聚丙烯腈基(PAN)、沥青基和阳3家公司所垄断,而来自中国、土耳比拟的优势,已成为发展先进武器装粘胶基碳纤维等。由于粘胶基碳纤维其和韩国的企业,正不断扩充小丝束备的关键材料,并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在制备过程中会释放出毒性物质二的全球产能,同时也降低了3家日本工、风能产业、土木工程、体育休闲等硫化碳,且工艺流程长、生产成本高、公

3、司的市场份额。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整体性能不高,因此目前在国际碳纤大丝束碳纤维生产商主要有当前,国际复合材料产业呈现蓬维产业领域,前2种碳纤维获得了更Zoltek、SGL和三菱丽阳3家。另外,中勃发展态势,据估计,未来5年先进复大规模的生产和应用。其中,PAN基国蓝星(集团)总公司英国分公司拥有合材料将以每年5%的增速发展,而随碳纤维又占据绝对优势,国际市场占大丝束碳纤维原丝的供应能力,Cytec着民用航空、汽车工业等领域的快速有率超过90%。PAN基碳纤维的9大于2014年与德国Dormagen的腈纶纤发展,全球高性能碳纤维需求量的年生产商包括:日本东丽工业株式会社维生产商DralonG

4、mbH公司合作开展增幅可达10%,亚太地区将会有更高的(以下简称“东丽”)、日本东邦化学工低成本大丝束碳纤维的研制开发。预增长率,即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业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东邦”)、日本计在未来10年中,其他制造商也会陆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三菱丽阳株式会社(以下简称“三菱丽续加入大丝束碳纤维生产领域。因此,在目前碳纤维产业快速发阳”)、美国赫氏有限公司(Hexcel)、为满足高速发展的航空航天展的关键时期,更应该认清国际碳纤美国氰特工业公司(Cytec)、美国与汽车市场对碳纤维的需要,几乎维产业的发展形势、对照国外先进企卓尔泰克公司(Zoltek,已被东丽收所有的碳纤维巨头

5、都宣布了扩产计业找差距找问题,通过理性思考寻求购)、台湾塑料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划。例如,东丽拥有以日本本土为核新材料产业NO.052015315.indd312015/5/89:52:05透视INSIGHT心的日美法韩4个生产基地,目前已持下,近10年来我国碳纤维制备与应维企业面临着生产越多亏损越多的局形成11000~12000t/a的T700S和用技术,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面。目前,我国碳纤维企业长期面对4500t/a的T800碳纤维生产能力,并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产业化建设高潮,“内忧外患”困扰,几乎全部处于亏损宣布PAN基碳纤维的总产能于2015年初步建立起国产碳纤维制备技术研状

6、态,大部分企业只能减产甚至停产,达到27100t,2020年扩大至50000t。发、工程实践和产业建设的较完整体生存状况不容乐观。另外,Hexcel在欧洲大幅度扩产,三菱系,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碳纤维及其复2.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美国与本土扩产,Cytec已经基本完合材料技术发展速度明显加快,有效目前,我国碳纤维技术、设备、品成美国的双倍产能扩产计划,SGL也在缓解了国防建设重大工程对国产高性种和性能等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与美国接连扩产。各企业的碳纤维生产已能碳纤维的迫切需求,部分型号用碳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无论产基本实现了全球布局,为进一步实现从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国产化自主保障量、质量均

7、有待进一步提高。存在的主原丝到下游复合材料制品的全产业链问题基本解决。要问题包括:一体化协调发展奠定了硬件基础。目前,T300级碳纤维已实现千吨(1)重复建设多,产能利用率低2.技术方面级产业化,产品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全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9大碳纤目前,国外高强、高强中模碳纤武器装备,民用市场正在推广;T700级维制造商中,日本3家,美国2家,而在维的产业化制备技术成熟,规模化、自碳纤维千吨级生产线已经建成,产品进近几年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