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的优化研究

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的优化研究

ID:33116454

大小:2.77 MB

页数:71页

时间:2019-02-20

上传者:U-24835
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的优化研究_第1页
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的优化研究_第2页
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的优化研究_第3页
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的优化研究_第4页
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的优化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的优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日期:二。一二年六月二日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北京化工大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减逝盘日期:∥/工,占、多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北京化工大学有关保留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研究生在校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工作的知识产权单位属北京化工大学。学校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学位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允许采用影印、缩印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非保密论文注释:本学位论文不属于保密范围,适用本授权书。作者签名:匆弋嘏_钫日期:加/≯、占、乡.导师签名:釉\甍、日期:肋/2/·六弓.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中图分类号F275学科分类号630.40论文编号1001020120892密级公开学位授予单位代码10010学位授予单位名称北京化工大学作者姓名武晓洁学号20009000892获学位专业名称管理科学与工程获学位专业代码087100课题来源自选项目研究方向财务管理信息化论文题目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的优化研究关键词司库,资金管理,流程优化论文答辩日期2012一06-03+论文类型应用研究学位论文评阕及答辩委员会情况姓名职称工作单位学科专长指导教师李小燕副教授北京化工大学财务管理评阅人I李健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评阅人2方淑芬教授燕山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评阅人3评阅人4评阅人5答辩委员会主席余乐安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答辩委员i冯婕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答辩委员2姚飞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答辩委员3王明明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答辩委员4张英奎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答辩委员5孙军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冱:一.四.论丈类型:1.基础研究2.应用研究3.开发研究4.其它中图分类号在《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查询。学科分类号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i3745-9)《学科分类与代码》中查询。论文编号由单位代码和年份及学号的后四位组成。, 摘要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的优化研究作为企业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司库管理一直都是管理理论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难以满足企业集团快速发展对资金的强劲需求,以及有效应对金融风险,现有司库管理模式亟待优化。本文基于司库管理相关理论,采用规范研究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立足于实践,尝试对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旨在解决中国企业集团现有司库管理模式存在的信息孤岛、有令不行、信息滞后反映、监控无力等现实问题。本文的结论及贡献体现在:(1)本文提炼出了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的要素;(2)本文提出了解决长期以来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信息滞后反映问题的内部流程优化方案;(3)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司库管理模式的优化应从管理目标、组织结构、制度设计、流程优化、绩效考评五个方面着手,并重视彼此间的协同作用,方能取得满意效果。关键词:司库,资金管理,流程优化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摘要oPTIMIZATIONoFCHINESEENTER-PRISEGRoUPTREASUERYMoDEABSTRACTAsoneoftheimportantstrategicdecisions,thecommonfocusoftreasurymanagementhasalwaysbeenthemanagementtheoryandpractice.Atpresent,treasurymanagementmodeisdifficulttomeetthestrongdemandsandresponsetothefinancialriskofChineseenterprisegroupswhicharedevelopingrapidly,SOtreasurymanagementmodeisurgenttobeoptimized.Thispaperisbasedonrelevanttreasurymanagementtheoryandamethodwhichcombinednormativeresearchandanalysisoftypicalcases,andbasedonpractice,trytooptimizetreasurymanagementmodeofenterprisegroupsinChina,aimedatresolvinginformationsilosorders,informationlagtoreflect,monitortheweaknessandotherpracticalproblemsofChineseenterprisegrouptreasurermanagementmode.Theconclusionsandcontributionsofthispaperare:Firstly,extractedtheelementsofthemanagementmodeloftheEnterpriseGroupTreasurer;Secondly,proposeaninsidertradingprocessschemetoresolvetheinformationlagrefectionproblemwhichhasbeenexitingforalongtime;Thirdly,theconclusionshowsthat,treasurymanagement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systemoptimizationshouldbeproceededfromfiveaspects:managementobjectives,organizationalstructure,processesoptimization,systemdesign,performanceevaluation,andemphasizetheimportanceofsynergybetweenthemtoobtainsatisfactoryresults.KEYWORDS:treasury,capitalmanagement,processesoptimizationV 目录第一章绪论⋯⋯⋯⋯⋯⋯⋯⋯⋯⋯⋯⋯⋯⋯⋯11.1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11.1.1研究背景⋯⋯⋯⋯⋯⋯⋯⋯⋯⋯⋯⋯⋯⋯⋯⋯⋯⋯⋯⋯⋯⋯⋯⋯⋯⋯⋯..11.1.2问题的提出⋯⋯⋯⋯⋯⋯⋯⋯⋯⋯⋯⋯⋯⋯⋯⋯⋯⋯..:⋯⋯⋯⋯⋯⋯⋯..31.2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41.2.1国外相关文献研究现状⋯⋯⋯⋯⋯⋯⋯⋯⋯⋯⋯⋯⋯⋯⋯⋯⋯⋯⋯⋯⋯.41.2.2国内相关文献研究现状⋯⋯⋯⋯⋯⋯⋯⋯⋯⋯⋯⋯⋯⋯⋯⋯⋯⋯⋯⋯⋯.71.2.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lO1.3研究目的及意义⋯⋯⋯⋯⋯⋯⋯⋯⋯⋯⋯⋯⋯⋯⋯⋯⋯⋯⋯⋯⋯⋯⋯⋯..1O1.3.1研究目的及意义⋯⋯⋯⋯⋯⋯⋯⋯⋯⋯⋯⋯⋯⋯⋯⋯⋯⋯⋯⋯⋯⋯⋯⋯101.3.2研究内容与方法⋯⋯⋯⋯⋯⋯⋯⋯⋯⋯⋯⋯⋯⋯⋯⋯⋯⋯⋯⋯⋯⋯⋯⋯lO1.3.3本文的创新点⋯⋯⋯⋯⋯⋯⋯⋯⋯⋯⋯⋯⋯⋯⋯⋯⋯⋯⋯⋯⋯⋯⋯⋯⋯12第二章司库管理相关基础理论⋯⋯⋯⋯⋯⋯⋯⋯.⋯132.1司库管理相关理论基础⋯⋯⋯⋯⋯⋯⋯⋯⋯⋯⋯⋯⋯⋯⋯⋯⋯⋯⋯⋯⋯..132.1.1司库管理的定义⋯⋯⋯⋯⋯⋯⋯⋯⋯⋯⋯⋯⋯⋯⋯⋯⋯⋯⋯⋯⋯⋯⋯⋯132.1.2司库管理模式的定义⋯⋯⋯⋯⋯⋯⋯⋯⋯⋯⋯⋯⋯⋯⋯⋯⋯⋯⋯⋯⋯⋯132.1.3司库管理模式的设计思路⋯⋯⋯⋯⋯⋯⋯⋯⋯⋯⋯⋯⋯⋯⋯⋯⋯⋯⋯⋯142.2司库管理相关理论⋯⋯⋯⋯⋯⋯⋯⋯⋯⋯⋯⋯⋯⋯⋯⋯⋯⋯⋯⋯⋯⋯⋯.。152.2.1委托代理理论⋯⋯⋯⋯_⋯⋯⋯⋯⋯⋯⋯⋯⋯⋯⋯⋯⋯⋯⋯⋯⋯⋯⋯⋯l52.2.2价值链理论⋯⋯⋯⋯⋯⋯⋯⋯⋯⋯⋯⋯⋯⋯⋯⋯⋯⋯⋯⋯⋯⋯⋯⋯⋯⋯162.2.3流程再造理论⋯⋯⋯⋯⋯⋯⋯⋯⋯⋯⋯⋯⋯⋯⋯⋯⋯⋯⋯⋯⋯⋯⋯⋯⋯162.2.4信息不对称理论⋯⋯⋯⋯⋯⋯⋯⋯⋯⋯⋯⋯⋯⋯⋯⋯⋯⋯⋯⋯⋯⋯⋯⋯l72.3本章小结⋯⋯⋯⋯⋯⋯⋯⋯⋯⋯⋯⋯⋯⋯⋯⋯⋯⋯⋯⋯⋯⋯⋯⋯⋯⋯⋯..17第三章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现状及分析⋯⋯⋯⋯⋯⋯193.1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回顾⋯⋯⋯⋯⋯⋯⋯⋯⋯⋯⋯⋯⋯⋯⋯⋯⋯一193.2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现行实践⋯⋯⋯⋯⋯⋯⋯⋯⋯⋯⋯⋯⋯⋯⋯⋯⋯一203.3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223.3.1信息孤岛⋯⋯⋯⋯⋯⋯⋯⋯⋯⋯⋯⋯⋯⋯⋯⋯⋯⋯⋯⋯⋯⋯⋯⋯⋯⋯⋯223.3.2有令不行⋯⋯⋯⋯⋯⋯⋯⋯⋯⋯⋯⋯⋯⋯⋯⋯⋯⋯⋯⋯⋯⋯⋯⋯⋯⋯⋯22V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3.3信息滞后⋯⋯⋯⋯⋯⋯⋯⋯⋯⋯⋯⋯⋯⋯⋯⋯⋯⋯⋯⋯⋯⋯⋯⋯⋯⋯⋯223.3.4监控无力⋯⋯⋯⋯⋯⋯⋯⋯⋯⋯⋯⋯⋯⋯⋯⋯⋯⋯⋯⋯⋯⋯⋯⋯⋯.,⋯..233.4本章小结⋯⋯⋯⋯⋯⋯⋯⋯⋯⋯⋯⋯⋯⋯⋯⋯⋯⋯⋯⋯⋯⋯⋯⋯⋯⋯⋯⋯23第四章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的优化方案⋯⋯⋯⋯..254.1优化目标⋯⋯⋯⋯⋯⋯⋯⋯⋯⋯⋯⋯⋯⋯⋯⋯⋯⋯⋯⋯⋯⋯⋯⋯⋯⋯⋯⋯254.2方案设计步骤⋯⋯⋯⋯⋯⋯⋯⋯⋯⋯⋯⋯⋯⋯⋯⋯⋯⋯⋯⋯⋯⋯⋯⋯⋯..254.3优化方案⋯⋯⋯⋯⋯⋯⋯⋯⋯⋯⋯⋯⋯⋯⋯⋯⋯⋯⋯⋯⋯⋯⋯⋯⋯⋯⋯..264.3.1司库管理模式架构⋯⋯⋯⋯⋯⋯⋯⋯⋯⋯⋯⋯⋯⋯⋯⋯⋯⋯⋯⋯⋯⋯⋯264.3.2司库管理要素的优化⋯⋯⋯⋯⋯⋯⋯⋯⋯⋯⋯⋯⋯⋯⋯⋯⋯⋯⋯⋯⋯⋯304.4优化效果⋯⋯⋯⋯⋯⋯⋯⋯⋯⋯⋯⋯⋯⋯⋯⋯⋯⋯⋯⋯⋯⋯⋯⋯⋯⋯⋯~4l4.5本章小结⋯⋯⋯⋯⋯⋯⋯⋯⋯⋯⋯⋯⋯⋯⋯⋯⋯⋯⋯⋯⋯⋯⋯⋯⋯⋯⋯⋯.44第五章结论⋯⋯⋯⋯⋯⋯⋯⋯⋯⋯⋯⋯⋯⋯..455.1研究结论⋯⋯⋯⋯⋯⋯⋯⋯⋯⋯⋯⋯⋯⋯⋯⋯⋯⋯⋯⋯⋯⋯⋯⋯⋯⋯⋯..455.2研究局限性与展望⋯⋯⋯⋯⋯⋯⋯⋯⋯⋯⋯⋯⋯⋯⋯⋯⋯⋯⋯⋯⋯⋯⋯⋯46参考文献⋯⋯⋯⋯⋯⋯⋯⋯⋯⋯⋯⋯⋯⋯⋯..47致谢⋯⋯⋯⋯⋯⋯⋯⋯⋯⋯⋯⋯⋯⋯⋯⋯..51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53导师和作者简介⋯⋯⋯⋯⋯⋯⋯⋯⋯⋯⋯⋯⋯..55 目录ContentsChapterIIntroduction⋯.....⋯.⋯..⋯...⋯⋯⋯⋯..⋯⋯...⋯⋯...⋯⋯..···⋯·.··⋯11.1Researchbackgroundandpresentationofquestions⋯⋯⋯⋯⋯⋯⋯⋯⋯⋯⋯⋯⋯⋯⋯一l1.1.1Researchbackground⋯⋯⋯⋯⋯⋯⋯⋯⋯⋯⋯⋯⋯⋯⋯⋯⋯⋯⋯⋯⋯⋯⋯一⋯⋯⋯⋯⋯⋯⋯l1.1.2Presentationofquestions⋯⋯⋯⋯⋯⋯⋯⋯⋯⋯⋯⋯⋯⋯⋯⋯⋯⋯⋯⋯⋯⋯⋯⋯⋯⋯⋯⋯..31.2Relevantresearchreviewsathomeandabroad⋯⋯⋯⋯⋯⋯⋯⋯⋯⋯⋯⋯⋯⋯⋯⋯⋯⋯.41.2.1Relevantresearchreviewsatabroad⋯⋯⋯⋯⋯⋯⋯⋯⋯⋯⋯⋯⋯⋯⋯⋯⋯⋯⋯⋯⋯⋯..41.2.2Relevantresearchreviewsathome⋯⋯⋯⋯⋯⋯⋯⋯⋯⋯⋯⋯⋯⋯⋯⋯⋯⋯⋯⋯⋯⋯⋯.71.2.3Commentsonrelevantliteratureathomeandabroad⋯⋯⋯⋯⋯⋯⋯⋯⋯⋯⋯⋯⋯.1O1.3Researchcontents,Researchpurposeandsignificance⋯⋯⋯⋯⋯⋯⋯⋯⋯⋯⋯⋯⋯..101.3.1Researchpurposeandsignificance⋯⋯⋯⋯⋯⋯⋯⋯⋯⋯⋯⋯⋯⋯⋯⋯⋯⋯⋯⋯⋯⋯⋯101.3.2Researchcontentsandmethods⋯⋯⋯⋯⋯⋯⋯⋯⋯⋯⋯⋯⋯⋯⋯⋯⋯⋯⋯⋯⋯⋯⋯⋯一1O1.3.3Researchinnovations⋯⋯⋯⋯⋯⋯⋯⋯⋯⋯⋯⋯⋯⋯⋯⋯⋯⋯⋯⋯⋯⋯⋯⋯⋯⋯⋯⋯⋯⋯12Chapter2Thebasictheoryontreasurymanagement⋯....⋯...⋯..⋯...132.1Thetheoreticalbasisoftreasurymanagement⋯⋯⋯⋯⋯⋯⋯⋯⋯⋯⋯⋯⋯⋯⋯⋯⋯⋯.132.1.1Theconceptoftreasurymanagement⋯⋯⋯⋯⋯⋯⋯⋯⋯⋯⋯⋯⋯⋯⋯⋯⋯⋯⋯⋯⋯..132.1.2Theconceptoftreasurymanagementmode⋯⋯⋯⋯⋯⋯⋯⋯⋯⋯⋯⋯⋯⋯⋯⋯⋯⋯.132.1.3Thethoughtoftreasurymanagementmodedesign⋯⋯⋯⋯⋯⋯⋯⋯⋯⋯⋯⋯⋯⋯一142.2Therelevanttheoryontreasurymanagement⋯⋯⋯⋯⋯⋯⋯⋯⋯⋯⋯⋯⋯⋯⋯⋯⋯⋯··152.2.1Theprincipal-agenttheory⋯.⋯⋯⋯⋯⋯⋯⋯⋯⋯⋯⋯⋯⋯⋯⋯⋯⋯⋯⋯⋯⋯⋯⋯⋯⋯⋯152.2.2Thevaluechaintheory⋯⋯⋯.⋯⋯⋯⋯⋯⋯⋯⋯⋯⋯⋯⋯⋯⋯⋯⋯⋯⋯⋯⋯⋯⋯⋯⋯⋯⋯162.2.3The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theory⋯.⋯⋯⋯⋯⋯⋯⋯⋯⋯⋯⋯⋯⋯⋯⋯⋯⋯162.2.4Theasymmetricinformationtheorytheory⋯⋯⋯⋯⋯⋯⋯⋯⋯⋯⋯⋯⋯⋯⋯⋯⋯⋯..172.3Summary⋯⋯⋯⋯⋯⋯⋯⋯⋯⋯⋯⋯⋯⋯⋯⋯⋯⋯⋯⋯.⋯⋯⋯⋯⋯⋯⋯⋯⋯⋯⋯⋯⋯⋯⋯⋯⋯17Chapter3ThecurrentsituationandanalysisofenterprisegroupinChina..⋯........⋯......⋯.⋯.⋯⋯..⋯⋯⋯⋯⋯⋯⋯.⋯.....⋯.⋯.⋯..⋯.⋯⋯..⋯⋯⋯..193.1Chineseenterprisegrouptreasurymanagementreview⋯⋯⋯⋯⋯⋯⋯⋯⋯⋯⋯⋯⋯.193.2ThecurrentsituationofenterprisegrouptreasurymanagementinChina.⋯.⋯..⋯203.3TheChineseenterprisegroupissueanalysis⋯⋯⋯⋯⋯⋯⋯⋯⋯⋯⋯⋯⋯⋯⋯⋯⋯⋯⋯223.3.1Informationsilos⋯⋯⋯⋯⋯⋯⋯⋯⋯⋯⋯⋯⋯⋯⋯.⋯⋯⋯⋯⋯⋯⋯⋯⋯⋯⋯⋯⋯⋯⋯⋯⋯22VII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3.2Commandswithnoaction⋯⋯⋯⋯⋯⋯⋯⋯⋯⋯⋯⋯⋯⋯⋯⋯⋯⋯⋯⋯⋯⋯⋯⋯⋯⋯⋯.223.3.3Informationlag.⋯⋯..⋯⋯⋯.⋯⋯..⋯..⋯.⋯.⋯..⋯.⋯.⋯.⋯..⋯...⋯⋯...⋯.⋯.⋯⋯.⋯⋯.223.3.4Supervisionweaknes.⋯...⋯.⋯⋯.⋯⋯.⋯..⋯⋯⋯..⋯.⋯.⋯..⋯..⋯.⋯⋯⋯.⋯⋯⋯⋯.⋯.233.4Summary⋯⋯⋯⋯⋯⋯⋯⋯⋯⋯⋯⋯⋯⋯⋯⋯⋯⋯⋯⋯⋯⋯⋯⋯⋯⋯⋯⋯⋯⋯⋯⋯⋯⋯⋯⋯⋯.23Chapter4TheoptimumproposalofChineseenterprisegrouptreasurymanagement....⋯.....⋯....⋯⋯..⋯.....⋯.....⋯..⋯⋯.........⋯........⋯254.1Optimizationgoals.⋯..⋯.⋯..⋯.⋯..⋯⋯⋯..⋯.⋯.⋯⋯⋯⋯..⋯.⋯.⋯⋯⋯⋯.⋯⋯⋯⋯.⋯⋯:!!;4.2Projectdesignsteps⋯..⋯⋯⋯.⋯⋯⋯.⋯.⋯⋯⋯⋯..⋯.⋯.⋯.⋯.⋯⋯..⋯.⋯⋯⋯.⋯⋯⋯⋯..254.3Optimumproposal..⋯⋯⋯...⋯.⋯..⋯..⋯.⋯⋯⋯..⋯..⋯.⋯.⋯.⋯..⋯..⋯...⋯.⋯..⋯.⋯⋯..264.3.1Treasurermanagementmodearchitecture⋯⋯.⋯.⋯..⋯.⋯.⋯..⋯..⋯⋯⋯...⋯.⋯⋯..:164.3.2Optimizationofthemanagementelements..⋯.⋯.⋯..⋯⋯⋯.⋯⋯⋯..⋯⋯..⋯⋯⋯...304.4Optimizationresults⋯⋯⋯⋯⋯⋯⋯.⋯⋯⋯⋯⋯⋯⋯⋯⋯⋯⋯⋯⋯⋯⋯⋯⋯⋯⋯⋯⋯⋯⋯⋯.4l4.5Summary................................................:...............................................................44Chapter5Conclusions⋯⋯.....⋯..⋯⋯.⋯⋯..⋯⋯.⋯.⋯.⋯.⋯.⋯.⋯⋯..⋯.⋯...455.1Researchconclusions.............................................................................................455.2Studylimitationsandprospects.............................................................................46Reference⋯⋯⋯⋯⋯...⋯⋯⋯⋯⋯⋯⋯...⋯⋯..⋯⋯.⋯⋯⋯⋯⋯.⋯⋯⋯⋯..⋯⋯....47Acknowledgement..⋯.....⋯.....⋯⋯...⋯..⋯⋯⋯..⋯⋯.⋯⋯...⋯⋯.⋯⋯....⋯....51Researchresultsandacademicpaperspublished.⋯。。..⋯。。。..⋯。。.。.......。53Briefintroductiontoauthorandtutor⋯..⋯⋯....⋯.....⋯.....⋯.....⋯⋯....55V¨l 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1.1.1研究背景司库(Treasury)的原意本是指放置财富的地方;尤其是指用来放置公共收入,以支撑政府支出所需的地方。由此,司库也指国家放置和支出资金的地方,如国库和金库。如今一些企业集团不仅使用了这一概念,并将其作为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司库管理一直都是管理理论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是企业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20世纪60年代开始,一些企业集团会设立现金管理部,级别在财务部门之下,与会计部平行,主要职能是为企业集团进行一些简单的现金核算;20世纪70年代,经济进入衰退期,金融市场的监管开始松动,出现了一些新型短期货币工具,企业集团现金管理部门的职能从开始的简单核算拓展出了管理现金收支、获取资金、保持账户头寸水平等职能。到了80年代,企业集团内部的现金管理职能涉及到了更广泛的领域,不止局限于最初的内涵,而与财务资金管理和流动性管理的内涵更加接近,由公司基本现金管理领域迈向综合管理领域。由此,在一些企业集团中,现金管理部开始独立于财务部,成为级别上与财务部平行的司库管理部门;管理内涵从现金管理演变为司库管理,使之更为支持企业战略管理。过去二十多年来,经济全球化步伐大幅加快,许多的大型企业集团在跨国经营方面,取得了极大的发展。随着这些大型跨国企业集团的不断发展,经济环境也在发生变迁,经营范围不断扩大,其组织结构也在不断变革,这些变革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尤其是在合理配置资金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以及降低资金使用风险等方面。而网络等IT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大型企业集团司库管理职能的丰富和发展有了信息技术方面的支持。在更为先进的IT技术和金融系统的帮助之下,司库管理增添了许多新职能,成为了企业集团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成为跨国企业集团实施全球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企业集团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撑。例如,通用电气集团、英国石油公司、壳牌石油公司、戴尔集团等大型跨国公司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新的司库管理职能,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企业集团司库”的概念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大型企业集团中,“司库管理”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企业集团司1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库管理职能理论的研究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我国政府也开始注重国有企业集团司库的建设,国务院国资委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文件来倡导国有企业集团进行司库管理系统建设。在2010年9月10日国资委《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中提出:“进一步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做强做大优势企业",“加快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骨干企业,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川481。做“大"是指企业的规模,而做“强"是指企业的资源能够有效配置,风险能够有效控制,确保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能力。此外,在国资委《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国资发[200718号),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结合中央企业实际,提出了“大力建设集团企业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整合系统和信息资源,扩大信息共享范围,提高管理水平和集中控制能力”,“要高度重视各种主营业务信息系统的推广应用,进一步提高主营业务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和自主创新水平,降低生产经营成本,节约资源能源消耗,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升产品服务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H引。政策从各个方面支持了司库管理系统的建设。此外,大量学者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发现,企业集团在建立了司库管理系统之后,提高了资金配置效率,减少了资金的使用成本并降低了资金的使用风险。例如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在建立了财务信息集成管理中心之后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1)业务处理成本显著减少,基础业务处理人员由原来的103人减少到50人。建立财务信息集成管理中心之前,财务人员总成本为620万元,每个单据消耗的成本为12.76元,建立财务信息集成管理中心之后,总成本只需要301万元,每个单据消耗的成本只需要3.95元,共节约了319万元。(2)财务运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原来业务处理完成付款到帐需要耗时6.2天,而现在只需要3天,业务处理效率提高了50%。业务处理方式的标准化使得财务人员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建立财务信息集成管理中心之前,每天能处理1200个单据,现在的处理能力增长到了1900单。又如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在2007年实旌财务共享模式之后,不仅推动了管理方面的创新,还通过信息技术大幅度减少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过去113家营业部,每个营业部都有独立的财务部门,现在设立了23个区域财务总部,在财务总部下面仅有5个分公司设立财务机构,取消了85家基层财务机构;在实施财务共享模式之前,基层财务部门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会计核算和制作报表,现在这些工作都由集团资金管理中心进行统一完成,大幅度减少了基层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每年节约人力资源成本约180万元。近年来,在意识到司库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之后,由国企和私企成立的财务公司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目前已有140多家财务公司成立。仅2011年62 第一章绪论月至8月期间,就有5家央企成立财务公司,它们是:国家核电技术公司财务公司、北京移动与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共同成立的中移动财务公司、中国铝业成立的财务公司、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资金调度中心、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下属的中外运长航财务有限责任公司。1.1.2问题的提出,,在政策的引导下,我国的大型企业集团通过资产重组、行业联合、兼并收购等扩张行为的跟进,使企业集团迅速发展起来。要构建更为强大的现代企业集团,就要提高资金管理能力、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避财务风险,为企业的长远发展铺平道路。现代企业集团中各成员企业之间主要是以资本为联结的纽带,同时企业集团资产庞大,组织结构较为复杂,使它在组织结构、资本规模、经营方式和内部管理等方面都有别于单一企业。大型的企业集团成员单位众多、地域分布广泛、组织架构庞大,集团总部的管理制度经层层下放执行力减弱,成员单位的财务信息经层层上报后信息滞后反映并有可能失真。于是,随着企业集团的不断壮大,管理问题越来越严重。如果资金由各成员企业分别管理,虽然会使得资金的运用更为灵活、使用更快捷,但同时企业集团会面临各成员企业管理制度执行不同、管理人员素质不同等问题,这些问题更是有可能直接威胁到企业的资金安全,这种管理方式非常容易造成一些违规,甚至违法的现象发生。比如资金挪用、占用等,由于监管不严,甚至还有可能出现侵占企业资产的现象,后果极为严重。司库管理经国外大型跨国集团实践后证明在提高企业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使用风险方面非常有效,也就是从财务管理中把资金管理这个核心内容单独出来,使其网络化、集成化,逐渐使其发展成成熟的技术和管理手段。反观国内,由于企业集团国际交流日益频繁,加上各商业银行在金融产品方面的改进和推动,一些企业集团也开始起步实施实践司库管理,并根据自身特点摸索出了具有特色的司库管理方式。但是我国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和方法体系的专题研究还不多。目前,我国企业司库管理状况层次不齐,经济发达地区、管理理念较为领先的公司的司库管理系统更先进一些,而经济不发达地区、管理理念较为落后的地区司库管理系统发展也较为落后;但同时司库管理发展非常迅猛,金融市场上的改革瞬息万变,银行服务发展迅猛,我国的信息技术基本与世界同步,对于司库管理系统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今后的五到十年集团司库管理的发展将会日新月异。例如,中国石油与2009年开始着手建立司库管理系统,通过建立集3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团资金池和实时共享的信息系统,实现收支两条线,对整个财务流程进行全程管控。本着专业化、集约化、一体化和信息化的设计原则,即专业化:通过业务标准化,提高资金管理效率,确保整个资金管理团队有较高的专业化水平。集约化:通过资金归集,充分发挥资金规模优势;一体化:建立统一的监督管理制度,并利用信息平台有效贯彻,有效规避资金使用风险;信息化:搭建纵横交错的信息平台,确保信息安全,合理有效配置资金,构建”全面、集中、统一、规范”的资金管理体系。长期以来,由于我国的金融市场在开放程度和完善程度上都与国外发达的金融市场有一定差距,加上监管政策方面的限制,我国企业集团对司库管理的理念并没有广泛接受。但是,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越来越开放、政策空间越来越大,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企业集团在进行资金管理时应该创新理念、抓住机遇、应对挑战。目前,大部分集团采用的资金管理方式还是分散管理,一部分具有实力的大型企业集团采用的是资金集中管理模式。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某些问题,一是解决了财务信息孤岛,实现了财务信息共享;二是解决了“双高”问题,降低了资金使用成本;三是缓解了融资约束,由于集团总部掌握到较全面的财务信息,更有利于资金资源的有效配置。但是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近年来,简单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所带来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企业的发展,长期来看,十分不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资金集中管理的局限性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集团总部无法掌握到分公司的业务信息,无法确定每笔支出款项的用途;二是集团总部制定出的统一财务政策,很难确保在分公司中有效执行;三是信息系统不能与管理制度和组织结构合理匹配造成的信息滞后反映。这些弊端严重影响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使得司库的建设迫在眉睫。1.2国内外相关文献述评1.2.1国外相关文献研究现状国外企业集团已经发展了相当长的时间,在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都有了许多成果。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国外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研究的基础理论主要有委托代理理论(principal.agenttheory)、内部资本市场理论(Intemalcapitalmarkettheory)、优序融资理论(PeckingOrderTheory)等。国外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相关实证研究的理论主要有流程再造理论(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theory)、价值链理论(valuechaintheory)、财务共享理论(finance4 第一章绪论sharedtheory)等。1.2.1.1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相关理论研究“专业化”是委托代理关系产生的原因,“专业化”的存在衍生出一种可能的关系,关系中,因为代理人专业化的优势,委托人的行动由代理人代表。HartandHolmstrom(1987)、Ross.S,(1973)在当时的时代经济背景下给出了委托代理的现代定义,具体内容是,代理关系发生于代理方代表委托方行使某些决策权时,也就是说,如果当事双方,其中代理一方代表委托人一方的利益行使某些决策权,就出现了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理理论在现代企业理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O企业发展壮大后,会拥有不同的经营部门,在不同的经营部门拥有好的投资机会时,会尽可能的为自己的部门争夺资源,Williamson(1975)将这种现象称作内部资本市场乜1。ShivdasaniandPeyer(2001)给出了内部资本市场定义,即内部资本市场是为企业分配资源的一种机制口1。公司站在全局的角度考虑,需要将资源集中然后进行合理分配来保证公司整体最大化的利益。这时一个内部的资本市场就在公司内部形成了,内部资本市场为公司将资金合理的分配到最有效的地方提供了便利。在内部资本市场,总部通过权力、公司等级制度以及价格来分配内部的资源。企业集团普遍存在内部资本市场,TarunKhanna和KrishnaPalepu(1997)认为由于企业集团内部存在资金规模效应,通过对市场机制的模仿,企业集团能够实现价值最大化。公司的总部可以通过控制权,使用一个部门的资产为另外一个部门融资H1。Lins,K.V(2003)认为在内部资本市场,资金并未得到有效配置,有的成员单位资金充裕但是缺乏投资机会,而有的成员单位正好相反,集团总部可以利用闲置资金进行投资嫡1。Gertner(1994)等人指出,外部市场中出资者不是资金使用部门的所有者,而在内部市场中,企业总部既是出资者,又拥有资金使用部门的资产,有所有权,这是内部资本市场与外部资本市场融资的本质区别叩3。这就是说,内部资本市场具有剩余索取权,而外部资本市场没有,这就使得内部资本市场的投融资更为有效,监督机制也更加完善。外部资本市场欠佳的地域大多数采用集团化经营公司的模式。Claessens(2002)在对亚洲某地区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后发现,上市公司中有7/10的公司是集团的子公司,在外部市场欠佳的新兴市场,集团通过集团稳定的组织关系和对资产的控制权来降低外部市场不发达造成的交易成本口1。TarunKhannaandKrishnaPalepu(1999)指出,内部市场是集团中各内部单位交易成本的基础陷1。Perotti和Gelfer(1998)等人指出,企业集团大量内部交易可以通过内部市场完成,5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有助于减少企业集团的交易成本,从而节省资金使用成本∞3。Khanna和Palepu(2000)发现,内部市场在市场机制不健全的新兴市场可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n03。国外的研究文献还指出内部的资本市场可以缓解上市公司融资收到约束的情况:WeinsteinandYafeh(1998)提出:资本市场可能是集团内部市场的一种形式u¨。Kim(2003)通过研究指出,通过集团的内部资本市场可以降低关联企业之间融资的成本和取得资金的难度,并且相对于非集团公司,集团公司和他们的附属企业因为资金问题而受到的银行责难纪律要小口别。TakeoHoshi.AnilKashyap以及DavidScharfstein(1991)在研究了企业集团通过利用紧密的银行和企业建立起来的内部资本市场后指出,集团公司与非集团公司相比,融资困难的程度要低于非集团公司n引。Shin和Park(1999)通过对韩国内部资本市场的研究发现,由于内部市场的作用,集团公司融资效率明显优于非集团公司睢4|。Claessens(2000)指出,在集团公司通过内部资本市场的集团化经营的同时,也会产生额外的代理问题,其中控股股东和少数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是主要的问题。如果集团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低于对公司的控制权时,控股股东可以通过集团内部的资本市场来侵占上市公司的利益n5|。Yeung和Morek(2003)提出,由于控股股东对成员企业的直接控制权较小,控股股东越倾向于让资金资源向自己能控制的一方流动口6|。TarunKhanna和KrishnaPalepu(2000)指出,因为有了集团内部资本市场,集团控股股东就有可能通过较为隐秘的方式,如关联交易来侵占上市公司的利益n引。Bertrand(2002)等指出,由于控股股东利用内部资本市场使资源向自己能控制一方流动的行为,引起了小股东们的不满n8|。HongseokOh.Myung-HoChung以及GiuseppeLabianca(2004)指出因为集团公司内部资本市场是在集团公司各附属企业错综复杂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的结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这就为集团控股股东更多的对上市公司的利益侵占带来了可能性n引。信息不对称是优序融资理论的基础,集团企业内部资金的成本最低,外部资本融资时会需要支付各种成本,而权益融资时会将企业经营的负面消息传递出去,在考虑MM理论完全信息的假定的同时考虑交易成本,综上所述,在需要融资时,企业通常会优先考虑内部融资,其次是债务融资,最后才是权益融资。Majluf和Myers(1984)认为,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公司的融资行为,但是不管存在什么样的影响因素,企业都会优先考虑选择成本较低的融资方式,然而企业外部融资成本大于企业内部融资成本,而在外部融资中权益资本成本又高于债务融资成本,因此企业的融资行为是企业倾向于内部融资,只有内部融资不能满足融资需求时,企业才会选择外部融资晗⋯。Kuei.YuanWang,Yi.WellMeng(2011)研究了企业信息透明度对企业融资决策的影响,由于信息透明度是企业的重要指6 第一章绪论标,信息透明度低的公司很有可能大量举债,诱发严重的代理问题。所以政府以及企业应该促进信息的透明度,以保证股东的权益。[21]oShyam.Sunder,L,Myers,S.C.(1999)对企业内部资本结构的静态权衡理论和优序融资模型进行了对比验证,得出的结论也支持优序融资理论心2|。1.2.1.2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研究Kagelmann和Schulman(1999)认为,采用流程再造的方法,将企业的行为经过分解并重新组合成新的流程,并把它们集成到共享服务中心,在理论上使得优化企业内部资源分配和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具有可行性,在实践中也有助于其实施㈨。Bergeron(2003)在分析很多财产共享服务案例之后提出,如果我们采取价值链模型来描述财务共享服务,财务共享服务中一I二,(Financesharedservicecenter)通过内部交易与企业集团成员单位联系在一起,要提高企业内部资本市场的配置效率,就要从研究该价值链入手,业务流程再造(BusinessProcessRe—engineering)就是对其的优化过程醢4I。Reigers(2007,2010)通过调查问卷和平衡计分卡的方法研究了企业流程再造的影响因素瞳引。1.2.2国内相关文献研究现状国内学者更注重实证研究,通过我国企业集团进行长时间考察分析,总结出我国企业集不同资金管理模式利弊端、以及目前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提出解决方案。1.2.2.1关于资金管理模式研究资金管理模式是指企业财务控制权在集团公司或成员公司之间的分配模式。企业集团选择资金管理模式需要考虑许多影响因素,在整个集团发展过程中,资金管理模式也是与时俱进的。许多学者在中国企业集团各个发展阶段总结出了当时中国企业集团采用资金管理的模式,如陈世汉(1991)根据企业集团财务部门的职能提出了三个职能层:投资中心、利润中心、成本中心,各个中心的职责范围和考核目标均不相同心引。王玲(2004)认为,根据资金配置权在集团公司和成员公司之间集权与分权程度的不同,并考虑各行业资金运行规律的不同,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有内部银行、财务公司和资金池3种乜引。王晓薇(2007)在研究了跨国企业之后,总结出资金管理模式的五个发展阶段:结算中心、资金集合、委托贷款、财务公司和现金池盘蟹[28]寸。还有一些学者对采用何种资金管理模式,提出了一些看法。一部分学者认为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选择集权还是分权的财务控制体系。如薛春霞7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指出: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下,集团应充分掌握成员单位的经营和财务,并为成员单位做出相应的财务决策阻9J。商屹(2006)通过对油田企业的实证研究提出油田企业适宜采用的资金管理模式有:集权制、分权制、集权与分权结合制,但是最终采取什么样的控制模式,还是应该根据企业所处的政治经济环境,并考虑其它相关因素之后再决定口⋯。刘戳(2006)认为,通过集团公司与成员单位的资金决策权的配置可以分为集权制和分权制,而集权制是目前使用比较多的资金管理模式,例如报账中心、结算中心、内部银行和财务公司四种形式,本质上都是集权制的资金管理模式:另外,由于直线职能制的企业对下属企业控制力较强,较适宜实行绝对集权管理模式,例如内部银行模式;控股公司制企业结构管理结构较为松散,总部对子公司的约束很小,各子公司都有独立的资金处置权,较宜实行绝对分权管理模式。如果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事业部制的集团,则较宜实行集权和分权相结合模式口¨。又如陈志斌(2007)也从资金配置权和财务决策权的角度将资金管理模式分为绝对集权制、绝对分权制、集权和分权制相结合三种,分别对应三种相应的现金管理模式:绝对集权管理模式,即由集团公司进行财务集中管理控制的模式,绝对的分权管理模式,即子公司独立行使资金配置权的分散财务管控制式,集权和分权相结合模式,即集团公司与成员公司各占一部分资金资源配置权和财务决策权。圮1。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集团总部应该对成员单位采取比较宽松的管控模式。如张瑞君(2006)认为: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弥补了庞大的企业集团运作效率低的缺陷,使之具有各种规模优势,有助于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从而增强了企业集团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下集团对成员单位可以采取更为宽松的管理模式,而不需要对成员单位进行完全管控∞引。刘娜(2010)对东航集团的内部银行和财务公司进行因子分析发现,东航企业绩效明显提高,得出结论发现财务公司模式由于内部银行模式。H1。1.2.2.2中国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目前对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研究主要是主观原因,去除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影响,旨在揭示企业集团在发展过程中自身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有:资金散乱,使用效率低下;信息质量不高,企业很难据此做出正确的决策;信息不能共享,影响企业资源的整合。如王爱群、王洪玖(2009)以中国移动为例,指出目前财务集中管理存在的问题有职能、权限配置不合理,财务管理工作没有循序渐进、而是采用“大跃进“式的财务集中,财务组织架构不合理,流程优化方面没有全局观等。玷1;胡圣沂(2006)指出,目前中国企业集团内部的资金管理主要问题有:资金被多层级的成员单位分散占用、资金风险不能及时被发现、各成员单位的银行资金沉淀严重8 第一章绪论等方面b6l。而赵振智、武新梅(2005)则认为国内集团公司现在的资金管理只是通过预算控制、收支两条线等方法实现集团公司对分公司财务信息的监控,只实现了资金归集而不是资金集中管理职能的真正运用,资金集中管理中高级职能的优势也没能充分发挥出来∞7|。近年来,也有不少学者注意到信息系统对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影响。如林咏(2010)认为企业集团实行资金集中管理的必然性在于:多头开户导致资金分散,集团的资金得不到有效地配置、集团不能及时掌握到成员单位资金的状态∞引。王晓东(2010)认为,一汽集团目前存在的资金管理问题有:资金还没有实现完全集中、上市公司反映给集团的资金信息严重滞后、整个集团的存款和贷款余额双高的问题依然存在口9’。王晓薇(2007)总结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主要问题有:没有建立有效的资金管理系统、资金得不到有效配置、整个集团没有统一的信息平台、对异地子公司控制较弱、统一的制度不能有效贯彻执行等方面H引。1.2.2.3中国企业集团资金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研究针对以上中国企业集团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国内学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了建议:成立财务公司或建设虚拟现金池;优化内外部价值链;建立资金管理共享IT平台。如邹静雅(2011)认为:通过建立财务集中管控的组织架构和人员安排、统一财务会计制度、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建立内部结算中心和加强内部审计监督,可以提高企业集团决策的正确性以及降低经营风险H¨。曾建飞(2005)从我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现状入手,设计出了构建司库管理系统的总体方案:首先是建立虚拟现金池,目前的财务公司模式已经初步实现了虚拟现金池的管理目标。其次是构建强大的IT信息平台,做到“数出一门”和实时监控。最后再逐步完善司库中心的建设H引。李争浩(2009)认为财务公司模式可以提升整个企业集团的资金管理效率,通过选取企业适用的结算方式构建信息平台,它既可以整合企业集团内部资金完成企业内部交易,也可以整合外部银行资源完成外部交易,通过电子支付平台完成内外部交易,节约了人力资源成本和时间成本,有利于提高集团资金管理效率H3|。刘波(2011)认为建立资金池是解决集团资金管理问题的关键[441o张瑞君、邹立、封雪(2006)采用平衡计分卡总结出资金集中管理的影响因素,并进行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得出的结论是:资金集中管理的成功不仅取决于企业资金管理机构与分、子公司之间内部交易所形成内部价值链,还取决于资金集中管理成功合作银行与企业资金管理组织外部交易形成的外部价值链H引。朱顺泉,曹思颖(2009)认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系统应该通过采用B/S技术或C/S技术构建,可以采用三种方式:实时集中策略、定期集中策略和混合9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集中策略汹1。宋红(2011)分析了中石化在制定资金集中管理制度时的工作思路和基本目标:选取财务公司为财务管控模式,搭建资金管理信息平台,对子公司采取全面资金预算的控制手段,并采取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式,最终达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控制资金使用风险、确保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最终目的H7I。综上所述,国内研究早期的学者主要在于揭示中国企业集团资金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近年来很多学者对如何进行资金集中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并且已经有很多学者注意到了信息建设对于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重要性。1.2.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众多国内外学者对资金管理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关于企业资金管理的新观点和新思路,对本文司库管理模式的建立和优化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和参考。从以上对国内外有关资金管理的文献分析来看,国外文献主要集中于研究基础理论,并将自己管理建立在大量理论模型计算的基础上。国内文献主要偏重于司库管理系统的职能论述,并没有立足于管理实践。这些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资金冗余、企业内部信息孤岛等问题,但是经济业务信息不透明、监控的滞后性、信息冗余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1.3研究目的及意义1.3.1研究目的及意义资金是企业集团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探究如何使用资金、管理资金并提高配置效率、降低风险以适应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现有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采用价值链和流程优化相结合的方法优化的企业现有司库管理模式,旨在解决企业司库管理模式中信息孤岛、有令不行、信息滞后反映、多层监控等问题,并提出司库管理模式应从管理目标、组织结构、制度设计、流程优化以及绩效考评等方面进行优化。1.3.2研究内容与方法本文研究主要分为五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绪论。简要介绍本文相关研究的背景与问题的提出。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述评,包括资金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现状。接着介绍了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创新点。第二部分,司库管理相关基础理论。介绍了司库管理的相关概念,包括司库10 第一章绪论管理及其模式的概念和司库管理模式的设计原则,接着介绍了司库管理相关理论。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第三部分,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现状及分析。首先回顾了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然后立足于实践,对司库管理模式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目前中国企业集团司库模式管理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的优化方案。针对目前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的问题,确定优化模式目标,设计方案并进行优化。采用优化价值链和流程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优化的司库管理模式。第五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提出了优化司库管理模式的几点建议,并对指出了本文的局限性,并对以后司库管理模式的研究进行了展望。本文的技术路线和内容框架见下图1.1所示:图1-1本文的技术路线与内容框架Fig.1-1Theframeworkoftheessayandtechnicalroute11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3.3本文的创新点国内外学者对资金管理模式已经作了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但是立足于实践的研究几乎没有。此外现有研究只局限于资金集中管理,但这只是司库模式的一个方面,司库模式更重要的是资金集中之后如何使用、管理、提高配置效率、降低风险,实现资金的综合平衡和管理流程优化,这对于中国企业集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企业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传统司库管理模式的弊端越来越明显。在分析和总结以前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本文针对我国企业集团目前司库管理中遇到的问题,采用价值链优化和流程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借助于信息技术,尝试立足于实践对现有司库模式进行优化,旨在解决目前企业集团司库管理存在的现实问题。本文主要有以下几个创新点:(1)采用价值链与流程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对司库管理模式进行优化本文从流程优化入手优化我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提出了构建企业司库管理系统应从管理目标、组织结构、制度设计、流程优化、绩效考评五方面入手。建立了基于实时共享价值链和SOA架构的司库管理系统,实现了司库管理模式中管理目标、组织、制度、流程、绩效考核五个方面的优化。(2)立足于实践解决长期以来管理实践中的信息滞后反映问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兴通讯集团、中国邮政集团、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三个典型大型企业集团的司库管理系统,总结出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系统的发展阶段以及存在的问题。然后选取典型制造业的事业部制组织结构的企业进行基于司库管理系统内部流程设计,以解决长期以来管理实践中的信息滞后反映问题。 第二章司库管理相关基础理论2.1司库管理相关理论基础2.1.1司库管理的定义(1)狭义的司库管理定义狭义的司库管理是指企业集团内部基本的资金管理,该职能确保企业的留存资金能保证企业正常运营,包含资金预算管理、账户管理、流动性管理。(2)广义的司库管理定义广义的司库管理包括基本的资金管理职能和更具战略导向的高级司库管理职能,高级司库管理职强调通过控制内部风险、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实现更高利润率使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根据司库管理的定义,企业集团的司库职能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资产配置功能。企业资产配置功能是资金管理功能的核心和关键,内容包括资金的预算、计划和归集管理。二是金融市场的风险管理功能,这需要司库能够为企业集团提供应付不测和控制风险的手段和途径,例如采用金融工具或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风险对冲。三是信息及流动性管理功能。流动性管理功能实际上就是共享信息服务,实现资金的归集就要先实现信息的归集,这是由于现代金融的所有资金活动都依赖于信息的传递。最后一种重要功能即融资功能,融资活动为企业的发展和运营提供资金支持。2.1.2司库管理模式的定义司库管理模式是指通过司库管理要素的优化达到提高企业集团资金配置效率,确保资金安全的方法论。企业集团的司库管理要通过管理目标、组织结构、制度、流程、绩效考核五个要素的有机结合、共同作用才能实现司库管理目标。司库管理的关键是集团公司与成员公司之间重大财务决策权限的划分,包括资金配置权、风险管理控制权、流动性管理权、投融资决策权。企业财务管理模式根据财务决策权限在集团公司和成员单位之间的不同分配,可以分为集权式、分权式和集权和分权相结合式。司库管理模式的核心在于对集权与分权的有效选择。例如选择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那么企业集团由母公司负责做出各种财务决策,子公司负责严格执行母公司的决策。也就是说集团母公司掌握各种财务决策权,母公司控制并管理企业内部各分、公司子的财务和经营,子公司只负责母公司财务决策领导下做出短期财务规划并进行日常经营管理。由于企业产权结构具有差异性,信息化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具体到每个企业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资金管理目标也有所不同,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出现了与之相适应的司库管理模式,有统收统支、拨付备用金、内部银行、结算中心、财务公司等,设立结算管理中心和财务公司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两种模式。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系统仍属于集中式资金管理系统,高级司库管理职能的运用远远不够,本文旨在探索高级司库管理职能的运用。2.1.3司库管理模式的设计思路,,根据通用电气、壳牌石油公司、英国石油公司、戴尔公司等企业集团在建设司库管理系统时的优秀经验,本文总结出先进企业集团司库管理系统在构建过程中的关键要素是:管理者需要创新的管理目标,在先进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对组织、流程、制度和评价体系进行再造,利用金融工具或金融衍生品实现企业集团的资金配置、流动性、风险管理等职能,确保企业集团战略目标的实现。企业集团在建立司库管理系统时应该结合司库管理的内涵和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二者缺一不可,这是由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战略性、复杂性所决定的。如果脱离了企业的战略目标,就无法应对企业集团长期面临的挑战。本文认为,司库管理系统的建立应从管理目标、组织、流程、制度、绩效考核五个方面入手。首先,企业集团管理者应对司库管理系统设里管理目标,管理目标是司库管理系统构建的基础;其次,设计出与本企业相适应的司库组织结构,对于协调企业内部关系、为子公司提供决策支持、为整个集团提供更为有效的资源配置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流程优化的重要性在于合理、完善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流程可以使金融资源的配置实现“1+1>2”的协同效应;除此之外,还需要设计并有效执行与整个司库管理体系相适应的制度,并通过评价体系保证司库管理系统的有效运作,最后完成司库管理系统的构建。如图2.1所示。I龇知燃躺叫言。冒篙一斟霎黧⋯、l面I临的挑战r—澎I关键要素I管理目标组织结构管理制度流程设计绩效考核t司库体系司库组织—厶支持司库管理支持司库管支持司库管理构建基础设计—叫的“交通规则理的“道路设系统的有效运沿计”计”作图2—1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系统的流程设计Fig.2-1ProcessdesignofChineseenterprisesgrouptreasurymanagementsystem14 第二章司库管理相关基础理论从某种意义来说,在整个企业司库管理系统的构建过程中,流程优化的作用相当于为企业司库管理铺平道路,这条道路的交通规则则由司库管理系统的制度设立实现,绩效考评则确保交通规则的有效执行。由此可以看出,通过以上五个方面的优化可以实现企业内部财务和经济业务信息共享,统一的制度也能在信息平台上贯彻实行,解决了企业集团信息孤岛和有令不行等问题,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降低了资金的使用风险,确保了企业战略目标实现。2.2司库管理相关理论2.2.1委托代理理论委托代理理论是当代西方研究企业经济的理论中影响最广泛的一个理论,研究最为深入、理论体系也较为完整。该理论对企业的定义是,企业是由各利益相关主体组成的共同组织:在外部是由供应商、债权人、社会公众等构成,在内部是由股东、董事、经理层和员工等构成,这些利益相关主体之间存在着某种契约关系,正是这种契约维持了组织关系。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公司经营规模较小时,公司内部不存在委托代理关系。这是由于公司的所有权和控制权是不分离的,公司的管理者同时控制所有权与经营权,管理全部经营活动。当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随之产生,规模效应迫使公司不断扩大生产规模,公司内部便产生了委托代理关系。这是由于生产的专业化水平越高,组织架构越复杂,协调公司资源的难度就越大,于是出现了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委托代理关系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问题也随之出现。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这种经营方式存在市场资源配置扭曲和道德风险,导致各种代理问题的产生以及代理成本增加。委托人为了使母子公司的利益趋于一致,必然会采取一些管理手段或者制定相应制度解决代理问题、控制代理成本。在现代企业制度下,集团的总公司与分公司的关系是资产纽带关系,总公司作为公司的出资者,对分公司享有所有者的资产受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等。从资产关系来看,总公司要对分公司进行资金、财务活动的监控,但同时分公司也是独立法人,自负盈亏。导致分公司的财务部门会同时受到总公司和分公司自身的管理和监控。从理论上讲,集团对分、子公司的信息有知情权,并通过动态获取分公司财务活动的信息进行实时监控。从企业集团财务战略执行过程来看,企业集团的委托代理链已经呈现过于冗长的趋势,一般为6~10个环节,有的代理链甚至多达10个层级。由于利益的不一致性,在庞大的企业集团中如何有效对分公司进行财务监控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15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2.2价值链理论价值链是每个企业用来进行供应、生产、销售、运送及服务其产品的各种活动的集合。从价值链的角度,这些活动可以被划分为两类: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第一类,基本活动贯穿整个产品的创造活动,包括产品的生产、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各种活动,可分为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发货及物流、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五类;第二类辅助活动是指提供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等职能以及在企业范围内辅助和支持基本活动的活动。辅助活动包括资金计划、法律支持、质量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政企关系等内容,它并不通过单个活动起作用,而是通过支持整个价值链的活动从而达到价值链增值的目的。近年来,价值链理论得到了许多新的发展。主流的研究方向认为,企业价值链中的活动可以分为增值活动和不增值活动两类,增值活动又可以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物质资源的增值活动,在固定的市场场所中形成,构成了企业中的传统价值链。另一部分是信息资源的增值活动,它的形成并不局限于固定市场场所,构成了企业的虚拟价值链。虚拟价值链提出了之后,很多学着开始关注企业信息资源的增值活动,为研究价值链理论开拓了新的思路。由此可以看出,价值链理论可以应用于跨组织的价值链分析,有助于理解成本行为和差异的来源,并且帮助管理者制定出保证企业保持和扩大竞争优势的合理战略。所以,价值链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解决企业资金问题。2.2.3流程再造理论流程再造是一种新兴管理思想,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审视企业的管理水平,并强调运用充满挑战的信息平台技术,旨在提高企业的整体运作效率。流程再造在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到目前仅发展了20余年,是当前企业管理界非常热门的管理理论。美国的哈默(MichealHammer)教授等管理学家与20世纪90年代首先提出了“企业流程再造”,最初的思想是对业务进行重组,把原有流程的每一环节分解出来,借助于信息平台,设计出一个全新的流程,使组织在运作过程中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反应速度等。发展到现在,流程再造的基本内涵是:所有员工以顾客满意为第一目标,模糊分工概念,对员工放权,并充分利用IT平台,以降低组织的生存风险。流程再造的核心是“过程”和“再造”。流程再造的内涵是指以信息平台建设为基础,以更好的满足顾客需要为目的,对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和改进的理念与活动。它不局限于强调“职能导向"的传统劳动分工理论,而是强调企业“流程导向"的流程再造理论,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的组织结构,站在一个全新的视角审视企业经营管理。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内容基本可以分为三类主要流程:业务、信息和管理流16 第二章司库管理相关基础理论程,三者相辅相成。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一系列业务流程,业务流程产生了大量信息,信息提供给管理流程,管理者利用这些信息从事管理活动,反过来对经营活动进行计划、分析、控制和评价,三类流程共同支持企业管理目标的实现。由此可以看出这“三流"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所以要优化企业的管理模式,首先要从企业的流程再造入手。2.2.4信息不对称理论信息不对称是指信息在相互作用的不同经济个体之间的分布不平衡、不对称,即对于某一件特定的事情,由于每个人拥有的资料不同,一些人掌握的信息会比另外一些人多一些,某些人会拥有其他人得不到的信息。信息不对称的产生是由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观原因是由于不同的经济个体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能力不同,获得的信息不同所导致的,客观原因主要是指社会因素。主观原因是每个人获取信息的能力的不对称性,也就是说每个人获取信息的能力不同,获取信息能力高的经济个体获得的信息有准确、有效,获得的信息也更多,获取信息能力低的经济个体则正好相反。客观原因是社会因素,主要是指劳动分工和专业化,他们的存在导致从事不同专业的经济个体获得的信息内容存在差异,并且随着分工的逐步细化各经济个体所获得的信息的差别越来越大,信息不对称的作用会越来越明显。由此看来,信息不对称是不可消除的。传统的财务管理是建立在一个个信息孤岛上的,集团和成员单位之间没有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和系统的控制,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企业集团管理实践中的信息不对称通常会导致这样的问题:成员单位不完全按照总部的政策进行财务管理;集团成员单位从各自的利益角度出发,不报告真实、准确、有效的财务信息,总公司也无法察觉;集团对分、子公司的财务监控非常弱化,资金的流向和流速无法掌控,财务监控只能是事后监控。无法掌握到成员单位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企业集团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管。2.3本章小结本章主要论述了司库相关基础理论,介绍了司库管理模式的相关概念以及设计原则,并且介绍了司库管理相关的理论,为后续分析企业集团司库问题以及提出司库管理模式优化方案提供了理论支持。17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8 第三章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现状及分析3。1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回顾企业集团通过司库管理可以实现企业内部资金的有效配置,提高资金使用率。我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主要经历了统收统支、拨付备用金、内部银行、资金结算中心和财务公司模式五个阶段,每种模式都在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表3-1资金管理发展阶段及特点Table3-1Capitalmanagementstagesofdevelopmentandcharacteristics适合的特点实施效果组织形式各分部或子公司有一定或没有现金完全控制,缺乏或适报账中心模式支配权;各分部或子公司不设立账职能制当灵活户;高度集权的司库管理模式各分部或子公司财务独立,拥有资结算中心模式事业部制资金使用有效、均衡金的经营权和决策权建立内部银行管理体制;存贷分户内部银行模式管理;拥有资金的经营权和决策权;事业部制引入银行管理体制,有偿存贷制度资金使用有效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整个企业资本业务范围扩充;丰富财务公司模式运作的平台;为各分部或子公司提控股企业了融资渠道;资金使供金融支持用有效借助银行业现金管理安全通信网络掌握各分部或子公现金池模式技术;有效的投融资活动;强化内事业部制司现金流量;资金使部控制用效率高效由表3.1可知,集权式司库管理模式主要是报账中心模式,而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式司库管理模式则包括结算中心和内部银行模式,而财务公司和现金池是分权式司库管理模式。通常情况下,财务决策权和资金配置权集中掌握在集团总部,不利于调动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如果财务决策权和资金配置权过于分散在成员单位中,又不利于发挥集团财务中心的资金规模效益,并且各成员单位存在“本位主义”,难以统一调配资金资源。纵观国内外集团司库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基本上不存在绝对集权或绝对分权的企业集团。本文认为在司库管理模式的选择应当遵循以下原则:①司库管理模式应能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②司库管理模式应能减少集团的财务风险;④司库管理模式应有相应的信息上传和下放的畅通渠道;④司库管理模式应与集团公司所处的生命周期相匹配。例如,由于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集团收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19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所处的经营风险、管理能力、发展战略、财务实力不同,因此应采用不同的司库管理模式。一般来说,在集团公司的创立初期,集团的经营风险较大、管理能力较强、财务实力薄弱,为了更好的整合集团资金资源,合理的配置有限的资金,发挥财务协同效应,通常采用集权式司库管理模式;发展期的集团公司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和财务风险,管理能力有限,为了充分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减轻总公司的管理压力,集团可以对子公司予以适度的分权,同时集团成立财务公司的条件又不成熟,综合考虑这些因素,适合采用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式的司库管理模式;成熟期的集团公司,发展速度放缓,市场风险可预见性较高,可以充分调动子公司的积极性,可以考虑选择分权式的司库管理模式。3.2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现行实践纵观我国企业集团目前的司库管理现状,仍然处于基本的现金管理阶段,很少涉及高级司库管理职能。本文选取在司库管理系统建设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企业集团,如中兴通讯集团、中国邮政集团和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从司库管理系统的设计理念、组织创新、流程优化、制度设计以及实施效果五个方面进行比较,以反映我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系统的现状。如表3—2所示。表3-2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系统的比较Table3-2Chineseenterprisesgrouptreasurymanagementsystem中兴通讯集团中国邮政集团中国电子信鼠产业集团管理理念构建共享财务中心财务集中管控信息集成策略财务信息集成管理中组织创新成立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确定六个一级责任中心心以“三流”合一设计新缩短纵向价值链上公流程优化采用内部往来协同策略的业务流程司层级形成集团统一的财务制度设计统一财务制度制度,并且制定了集团战略评价规则实施效果实现财务信息共享集成网络财务系统一般来讲,企业集团在建立一个分、子公司时就设立为该分、子公司服务的财务组织,负责组织各自财务核算工作,依据传统的4个会计假设——会计主体、会计分期、货币计量、持续经营,以反映单个会计主体的经营信息为中心,负责筹投资活动、日常经营活动信息的正确反映。因此,每个分、子公司都会建立一20 第三章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现状及分析个财务系统,并对外提供财务报告。同时企业集团又是一个经济联合体,各个分、子公司将其财务报告层层上报、汇总。传统资金管理的弊端是:很难保证整个集团财务信息的及时性、真实性、正确性,无法进行有效的财务监控,防止资金体外循环。资金集中管理阶段的做法是:搭建统一的IT平台,用于集团总部和成员单位,保证信息及时有效的传递,传统价值链上信息需要层层上报的传递方式被IT平台所取代,整个虚拟价值链上只有集团总部和成员单位两类成员,纵向虚拟价值链在庞大的组织结构中大大缩短。集团总部设立服务器,整个集团的财务信息都保存在集团服务器的数据库中进行集中管理。下属成员单位不管是属于哪一级的成员,都要将所有财务数据日终传递到集团总部服务器的数据库中进行存储。这就解决了以下问题:①保证了成员单位财务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真实、准确、有效;②实现了集团单位对成员单位的更为有效的监控。③实现整个集团财务信息集中管理,便于对资源进行统一调配。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分、子公司在商业银行分别开户,一些内部成员拥有大量的资金沉淀在众多商业银行,而另一些成员单位利用制度和资金运用上的缺陷,在当地银行大量贷款,产生了高额的利息费用,使得企业集团出现了银行存款和贷款数量都很庞大的“双高现象”,造成集团资金使用成本较高。并且在与外部公司进行结算时,每个分、子公司都要分别通过银行的账户进行结算,产生了大量的交易费用。。资金集中管理做法是:各成员单位在资金管理中心分别开设内部账户,其间的内部交易均通过资金管理中心完成,只进行账面的结算,而不进行实际划转;资金管理中心在商业银行开立账户,各成员单位与客户和供应商的外部结算统一通过资金管理中心的外部账户进行,集团内部作为一个整体与银行结算,结算金额是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想抵扣之后的净额。成员单位间的现金收付和结算由资金管理中心统一办理,成员单位与客户和供应商的外部结算统一通过资金管理中心的外部账户进行。解决的问题:①防止资金体外循环;②通过对资金进行统筹规划,平衡资金需求,解决“双高"问题;③通过对内部账户的综合管理,为减少企业内部交易而产生的不必要的资金流动等提供了组织保证。由以上三个典型的案例及资金管理分析可以看出,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在企业资金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解决了财务信息孤岛问题,实现了集团财务信息共享。由于企业集团设立了统一的服务器,保存了各成员单位的财务信息,集团总部能掌握每日成员单21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位的财务信息。(2)解决了“双高”问题,降低了资金成本。企业集团在运用了价值链原理对原有内外部价值链进行优化后,集团成员内部的交易通过资金结算中心只进行账面上的划拨而不进行实际结算;进行外部交易时,集团内部作为一个整体与银行结算,结算金额是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想抵扣之后的净额,减少了交易费用;(3)缓解了融资约束。通过内外部价值链的优化和信息管理平台的建立,集团总部掌握到了成员单位更全面的信息,有利于资金资源的有效配置。这些作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企业财务信息孤岛、资金使用“双高”、资金冗余等问题,但是还有许多现实问题没有解决。3.3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由于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复杂性,导致资金管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有许多不可控因素,总结出现有司库管理模式有以下“通病”:3.3.1信息孤岛在采取资金集中管理的做法之后,由于采取资金日终归集的方式,企业集团可以掌握到分、子公司每目的账户头寸信息,但是无法掌握到各级分、子公司经济业务的信息。这就产生了两个问题:集团总部无法实时动态的掌握到分、子公司的账户头寸信息;无法确定每笔款项支出的用途。3.3.2有令不行集团总部制定出统一的财务制度和政策,并选择出适合企业发展现状的财务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发挥财务系统协同效应、规避资金使用风险、实现企业集团边际效益最大化。但是,企业集团将纸质的规章制度和财务政策传递给集团成员单位时,这些成员单位是否能在自身的财务管理过程中贯彻执行呢?实践证明,如果总部制定的制度和政策没有在企业IT平台中进行管理,往往就相当于“一纸空文”。3.3.3信息滞后目前我国企业战略执行进程和效果未能得到有效的监控、信息系统成为财务战略执行的“短板"。很多企业不是没有建立信息系统,而是信息系统未能和企业的管理制度、组织结构等进行合理匹配,导致了信息治理的低效。例如某集团是由省级外贸企业改革后于1998年成立的上市股份制公司,在组建过程中合并吸收了相关国企,改革后公司发展迅猛。随着该集团规模的迅速22 第三章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现状及分析扩张,各级公司不断发展扩大。到2004年初,该集团拥有二级子公司29家,三级子公司59家,四级子公司达到了198家。集团财务管理在非集成的环境下进行,分、子公司定期将报表报送给集团总部。2003年,该集团曾统一聘请会计事务所对旗下公司进行了全面审计,其中本部和二级公司全面审计、三级公司抽查了70%、四级公司抽查了50%,这些公司存在大量不实资产和利润,多达上亿元。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没有统一的IT平台进行信息的管理,信息层层上报的传统方式存在许多监管漏洞。一个共同的趋势就是,越是投资链条末端的公司,发案率越高。3.3.4监控无力集团对分、子公司的财务监控不够强化,资金的流向和流速掌握不够及时准确,财务监控滞后。中航油风险管控失效就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中航油集团是我国大型企业集团之一,其下属的新加坡公司是中航油集团公司的海外控股子公司,该公司在2004年造成5.54亿美元的巨额亏损,几乎相当于其全部市值。该事件发生后,很多人认为是因为公司风险控制制度不完备。其实,中航油拥有非常完善的风险控制制度,而且有专门的风险控制组织,并且风险管理组织的人员设置也都非常完备。但是在该事件中,风险管理制度并没有对陈久霖(前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起到限制作用,超出风险警示金额时并没有按规定上报董事会,甚至还通过修改财务报表的方式隐瞒问题,而集团公司也无法得到真实、有效的信息,导致了最后的巨额亏损。本文认为,中航油风险失效的原因在于集团与成员单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不透明、财务状况不能真实的反映,上报给集团公司通过财务报表没有显示陈久霖的异常操作,集团公司未能察觉,风险管理委员更无法察觉风险,更不能有效地控制风险和履行职责。这起事件实质上反映了中国企业集团对分、子公司管控弱化的问题。3.4本章小结本章回顾了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的发展历程,采用价值链理论分析了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现状,得出目前中国企业集团司库已经解决了财务信息孤岛、“双高”、投融资约束问题,但是还存在业务信息孤岛、有令不行、监控无力等问题,为后续优化管理模式提供了事实依据。23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4 第四章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的优化方案企业集团在建立司库管理系统时应该结合司库管理的内涵和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二者缺一不可,这是由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战略性、复杂性所决定的。,,如果脱离了企业的战略目标,就无法应对企业集团长期面临的挑战。以此为基础,选取司库管理系统中管理目标、组织及职能、制度、流程和绩效考核等关键要素进行再造,并与有效地绩效考评体系相结合,才能构成完整的司库管理系统。4.1优化目标通过对司库管理模式的优化,实现集团公司对分公司的有效控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风险,最终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具体来说,要实现如下目标:(1)保证经济业务信息及时、真实、有效、准确的传递。通过价值链优化,缩短纵向价值链和业务信息传递流程。(2)保证集团战略目标能够在分、子公司得到贯彻执行,强化集团对分公司的控制力。绩效评价需要大量的信息支持,不能衡量就无法管理,无法管理就不能提高,所以企业集团通过掌握更全面的信息,全面、多视角的对成员单位进行绩效评价,确保了集团战略目标在成员单位的贯彻执行。(3)保证集团对子公司实时监控。有了实时传递的经济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财务信息不再滞后于业务活动,确保了集团总部的实时监控。4.2方案设计步骤首先,制定司库的战略目标。根据中国企业集团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战略目标,将司库的战略目标制定为提高整个集团的资金配置效率,降低资金使用风险,最终确保战略目标的实现。其次,定义司库整体框架和要实现的功能,设计司库的整体架构和运营模型,包括银行关系管理、投融资管理、现金管理、风险管理等。再次,根据司库管理的运营模型,优化每个功能的流程,根据流程的设计决定新需要的角色和职责,确定绩效考核指标,最后决定管控模式和政策制度。25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3优化方案4.3.1司库管理模式架构根据司库管理模式的五要素设计司库管理模式架构,企业集团中司库的建立是为了实现企业战略目标而服务的,所以首先应根据企业的战略目标制定司库的管理目标,即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和降低风险;其次是设计整体架构和运营模型,包括银行管理管理、现金管理、风险管理、信息流动性管理等;第三,根据司库的运营模型,在确保司库管理目标有效达成的前提下,优化每个功能的流程;第四,根据优化后的流程需要,设定岗位和职责;第五,为所设定的岗位确定绩效考核指标,对司库工作人员进行合理的评价和有效的激励;最后,制定司库的管理政策和制度,确保整个司库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如果实现了司库的管理目标,那么这一管理模式将重复运用于司库管理活动中,以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如图4.1所示。调整修改图4.1司库管理模式的架构Fig.4-lTheframeworkoftreasurymanagementmodel26新轮的管理活动 第四章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的优化方案4.3.1.1司库流程设计的架构司库流程设计的架构始于对现有流程的描述,只有对现有的流程有了全面、准确的掌握,才能找出影响整个流程的关键要素。确定了整个流程的关键要素,并分析现有流程存在问题的根源,在此基础上进行流程再造,才能确保未来流程的有效性。新的流程设计完成之后,通过专家论证或企业集团内部小范围测设,证明新的流程是否有效。如果新的流程有效,再根据再造的流程对将来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进行设计,确定组织架构和KPI后,最后整合和测试整个流程。在企业集团内如果优化流程是有效的,那么设定新的流程优化目标,进行进一步优化;如果优化流程无效,那么重新设定流程优化的目标进行优化。这一方法论可以重复运用于企业司库管理实践中,对整个企业司库的管理活动具有指导作用。如图4.2所示。图4-2流程设计的架构Fig.4-2Theframeworkofprocessdesign27设P-疋新的流程优化目标重新设定流程优化的目标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3.1.2司库组织设计及岗位职责的架构司库组织的设计及岗位职责的确定,是依据司库的管理目标而定的,在此基础上还要对现有司库组织和国内外司库组织的最佳设计实践进行差异分析,得出适合于本企业集团的司库组织设计指导思想;据司库组织设计指导思想,设计适用于本集团的司库管理架构,并对各项组织流程进行说明,最后对所涉及的岗位进行职责说明并确定岗位所需能力。如图4.3所示。图4.3组织设计及岗位职责的架构Fig.4.-2Theframeworkoforganizationdesignandresponsibilities4.3.1.3司库绩效考评体系的架构司库管理系统的绩效考评体系是建立在流程优化和司库组织架构基础上的,是为了实现对成员单位更为有效的监控和激励的目的。首先要对每个岗位设定出具体的工作职责,并设定关键绩效指标,不同的岗位关键绩效指标是不相同的。例如,研发岗位的评估重点是研发能力,制造和物流的评估重点是效率与成本的控制,所以设置完关键绩效指标后要通过专家论证等方法进行评估,如果有效,才能根据指标为相应的工作岗位设定工作目标,如果无效或者效果不明显,指标要根据工作职责重新设定指标。其次,要根据不同的工作目标对指标设置不同的权重,例如对于主要负责销售与市场的财务经理,评估指标中经常费用的权重要大一些,而对于主要负责财务的财务经理,对规划财务结构、营运资本的权重要大一些。最后要对指标进行检验,确保指标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如果指标有效,那么28 第四章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的优化方案可以进行新一轮的绩效考评设计,如果无效那么对指标进行修订,这一方法论可以反复运用于企业的实践中,知道企业集团司库绩效考评的设计,如图4-4所示。重新设正工作职主贝图44绩效考评的架构Fig.4-4Theframeworkofperformanceappraisal4.3.1.4制度设计的架构设正新的工作职圭贝企业集团的制度就如同道路上的交通规则,确保企业的一切活动井井有条。企业集团司库架构首先是制定制度目标,然后通过调查、分析、征求意见等方式进行制度准备;其次是要对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预审,避免实施后大面积失控,确定没有问题后,可以先在企业内部小范围的试验,以确保制度的可实施性和安全性;经过以上反复从理论上和实践中论证了可行性与有效性之后,司库管理系统的制度才能生效。制度生效后,要积极听取反馈信息,不断的修正制度目标。因为制度的完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次完成。所以通过反馈和实践的效果不断的修正制度目标、完善制度是整个制度设计架构的核心内容。这一方法论可以反复运用于企业的管理实践中,知道企业集团司库制度的设29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计,如图4-5所示。重新设正制度目标设定新的制度目标图4.5制度设计的架构Fig.4-5Theframeworkofsystemdesign4.3.2司库管理要素的优化由于司库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所以本文仅选取司库现金管理职能中的内部交易从管理目标、流程优化、组织架构、绩效考评、制度和政策五方面进行优化。旨在充分发挥企业集团内部的协同效应,使得内部交易更为高效。4.3.2.1内部交易管理目标的优化企业的战略目标由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发展为现在的企业价值最大化,由此产生的司库的管理目标是,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降低风险、最终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具体到内部交易流程上,就是要发挥企业集团内部的协同效应,缩短内部价值链,清除不增值的外部价值链,提高资金运转效率。4.3.2.2内部交易流程的优化(1)价值链分析30 第四章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的优化方案司库中内部交易流程的优化首先从价值链分析开始,目的是通过价值链的优化带动整个交易流程的优化。中国企业集团的价值链分析分为内部虚拟价值链和外部虚拟价值链两个部分。企业集团内部资金、信息的传递和流动过程形成了集团的内部虚拟价值链。企业集团与银行及外部合作伙伴问资金、信息的传递和流动形成了集团的外部虚拟价值链。从传统内部价值链来看,企业集团“母子孙’’的组建模式,使得委托代理链已经呈现过于冗长的趋势,一般为6~lO个环节,有的代理链条甚至多达10个层级。从集团财务管理角度看,各个集团的财务信息分布在一个个信息孤岛上。纵向虚拟价值链上,集团与成员单位财务信息的上传和下达也是建立在一个个信息孤岛上,这就导致了内部流程冗长。从组织结构上来说,需要设置专门的部门和岗位对财务信息进行收集、挑选、合成,还要设置相应的制度约束财务人员。由图4—6可以看出,信息传递的时间与内部虚拟价值链的长度呈正比关系,并且传递的层级越多,信息越有可能失真。无法掌握到成员单位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企业集团就无法进行有效的监控。若要保证集团能实时准确掌握到成员单位的业务信息,就要尽可能的缩短内部虚拟价值链。|黧臻藩都|l簇淤黪褐、糕舞藕魏lil努、擎蛰稀痣l努一予蓉湖鑫。静、擎姣遴e黪t擎蟹瓣辫黪豢辘l瓣、警轻罐糕静攀德黪、挚毫}饕澍辫攀镳lr镪‘k黪、擎蹬端器l}努、崇磐辫器2l辟h麓耪-擎镦灞黻势纛镳l繁、擎懿骥瓣舞蒸虢装i黪、挚蛰鬻暴2l势、挚爱霭器翟霪{努、学骚鬻纂勰黪-擎畿镄燃辫豢麟静”劳繇猁谚黪糕魏l静t警激瓣粼势熬;蠛图4.6传统内部价值链Fig.4-6Traditionalinternalvaluechain为了强化企业集团的管理和控制,对内部价值链进行优化。目的是使得集团能够做到集中管理和配置关键资源;集团制定的各种政策能够贯彻到每个成员;集团总部能实时掌握到成员单位的信息。优化后的价值链如图4—7所示。31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o。一-‘f‘‘‘⋯+^_。o-。_·‘●:敷黧麾;⋯’叠一⋯篙⋯III⋯王图4-7实时共享环境F的纵向价值链Fig.4-7Theverticalvaluechain从传统外部价值链来看,企业集团与银行间的资金及信息的流动形成了企业的外部价值链。传统资金管理模式由于集团的成员单位在银行分别开户和结算,造成了外部价值链数目众多且散乱,企业通过银行的内部交易也产生了大量不增值的活动,如图4.8所示。鼙鬻厂⋯、‘嘲羚|努、沓麓瀚萋瑟雾一r_、蠛》|爷~季袋南2糕户辩熬公筏辫鼗攥搔}’女十LJ一势~渗公孀糍露卜鞠ko图粕传统外部价值链Fig.4-8Traditionalexternalvaluechain对外部价值链进行优化后,企业的内部交易的结算不通过外部银行,而是在企业内部完成,消除了外部价值链产生的不增值活动。而且企业集团作为一个整体与外部银行结算,大大减少了外部价值链的数量,如图4-9所示。价值链分析对后续流程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不仅包括企业内部活动的整合,还包括企业与外部银行、供应商、销售商间的协调,使得企业的活动更加高效。32 第四章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的优化方案缀蕤獯鬻女;稳辫镶纷#i粼牵瓣缀缀蚺凝爨嬲瓣线婚嘞图4-9集中开户模式的外部价值链Fig.4-9Theexternalvaluechainofcentralizedaccountmode(2)传统司库管理模式内部交易流程分析本文以内部交易为例说明资金分散管理、资金集中管理、高级司库管理模式的区别。一方面,集团成员单位的内部交易改变了内部交易成员单位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在交易过程中产生相应的单据(如应收单、应付单),在财务上反应交易双方的资产、负债、收入、费用等的增减变化;另一方面,从整个集团看,内部交易不影响集团的资产、负债、利润等的增减变化,为了正确反映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需要在编制集团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是将内部交易所产生的资产增加变化、利润增加变化等进行抵消,生成合并的集团财务报告。在企业集团的内部成员单位比较少的情况下,反映内部交易的财务流程还比较简单,实现内部交易单据协同处理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当企业集团内部成员单位很多(几百个),内部交易错综复杂。以制造业中典型的事业部制的集团为例,假设该集团有洗衣机事业部、冰箱事业部和空调事业部,3个事业部承担生产产品的任务。传统的业务流程如下:(1)洗衣机、冰箱、空调事业部将产品自行存放;(2)销售公司分别提供给3个事业部的仓库销售单,仓库根据销售单发货出库;33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赣绫睡帮变器镝鹰姆对努魏攫溉表枫搴艇帮冰瓣攀簸部空调攀撼都镳德公司帮懿生产入瘴发赞穗撵开据销睡发椠洗蔽橇镳馁发黎审棱与记焱浚农枫焱务数撩艨文傣鼯群【鲨:篁,黧产入簿舞始———1_—一宰生产入簿订攀嶷赞渤瘴开懿锛键发黎诛籀锛镑发黎窜棱岛弛张球簌娥磐数攒簿文掺睇褥靛爨国瘴开撮镶鬻发禁爨谭镝镄发黎帘棱姆记账燮谖戳务数揲嬲文静瓣锝对缘愆蘸瓣袋搂受茨黎内褰蹩秀难确?獭攮均识贼镇镪公魂窳务数据库宠髂图4.10传统内部交易销售与财务流程Fig.4-10Traditionalinsidertradingsalesandfinancialprocesses34 第四章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的优化方案(3)各事业部开据产品销售发票;(4)各事业部有专门的记账人员,根据销售发票和出库信息等编制记账凭证,反映应收账款的增加和销售收入的增加,将数据录入独立的内部系统中;(5)3个事业部分别将财务人员开据的销售发票通过邮寄的方式寄给给销售公司;(6)销售公司接收发票;(7)销售公司按照发票信息进行对账。如无问题,将相应数据录入独立的内部系统中。如有问题,与事业部沟通解决;一个会计期间结束后,各财务部门进行对账。流程分析:从流程图可以看出,销售公司需要给每个生产型事业部提供订单信息,生产型事业部也据此获取出库信息;完成出库后,生产型事业部还要分别向销售公司开具和邮寄销售发票,形成了与多家销售公司的应收账款,也就需要与多家销售公司核对应收账款。这一过程的弊端在于:①为了缩短生产事业部与销售公司入账时间的差异、让对方及时获得记账数据,导致邮寄发票的频率很高、费用增加。⑦在核对账款的过程中,由于各事业部由不同的人操作,再加上邮寄发票的过程需要时间,内部成员单位的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不是同时生成,导致管理成本增加、账务核对困难。③在这个流程中,如果某个环节出现问题,很难查明问题的源头,内部交易流程受到阻碍以至于影响整个企业集团的运作效率。当企业集团发展到某一阶段,传统内部交易流程已经无法满足企业内部需要。如图4.7。(3)资金集中管理阶段内部交易流程分析根据价值链理论,按照ESIA的基本方法,对该企业进行了部门间的流程重组,如图4.11所示。表4.1基于ESIA方法对传统内部交易流程的分析Table4-lTheanalysisoftraditionalinsidertradingbasedonESIA清除重复的活动每个生产型事业部和销售公司重复录入财务数据,可只录入一次简化程序通过简化财务流程增加工作人员的信息处理能力整合相似的活动每个事业部开据销售发票和邮寄销售发票的工作,可整合为由专门部门完成自动化数据采集、传输数据采用人工录入,可借助自动化实现35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为了避免各事业部开票岗位操作的不一致性,撤销各事业部的专门设立的开票岗位,在集团总部成立票据中心。由票据中心负责之前各个事业部的开票工作。具体职责包括:代替各事业部开票岗位完成统一开据发票,邮寄发票、管理发票和内部交易双方的工作;开票中心直接从物流事业部的出库单获取销售信息生成发票,就不需要3个事业部分别通过出库信息开据销售发票。这样做的优势在于由该部门负责统一邮寄发票,避免了不同人员操作的不一致性;通过流程优化,实现财务信息的同步生成、实时传递和共享。经过流程分析,改进后的流程如下:(1)产品出库后,发票由开票中心从信息系统中读取所需数据自动生成,并保存在数据库中;(2)协同凭证由信息系统根据发票自动同步生成,在生产型事业部得到的是应收单,在销售公司得到的是应付单,并通过信息平台实时传递到相应的两个内部交易单位;(3)“增值税系统’’根据发票自动计算缴税金额;(4)销售公司、生产型事业部同时得到网上传来的应付单和应收单,确认后自动生成销售公司的财务信息,保证两个内部交易的单位往来信息的一致性;(5)票据中心根据一个会计期间的交易记录打印发票,并通过邮寄的方式传递给全国的销售公司;.(6)销售公司和生产型事业部在一个会计期间结束后,进行网上对账,确保数据的准确行和一致性。从管理目标来看,传统企业集团是以实现利润最大化为目标,企业只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长期利益,一味的通过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方法增加企业的利润,并不重视企业组织间的协调和配合。丽现阶段企业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管理目标,充分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更注重企业内部组织间的协调,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现有的内部交易流程从组织结构上看,成立了开票中心负责开据发票和邮递发票;开票中心从职能上来看,就是财务公司或内部银行的一个分支机构。从流程上看,传递发票、审核记账和编制记账凭证是影响整个流程的关键环节,这些节点不仅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及时生成,多人操作还极易出现错误。传统内部交易生产型事业部从开始生产产品到与销售公司对账,需要经历6个步骤:开始生产产品一生产入库_发货出库一开据销售发票一审核与记账_录入记账数据_对账,而现在只需要经历5个步骤:开始_生产入库一发货出库一生成销售发票一生成协同单据并存储_网上对账。传统内部交易流程销售公司从发出订单到与生产型事业部对账需要经历6个步骤:发出订单_发货出库_÷开据销售发36 第四章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的优化方案票_邮寄销售发票_接受并核对销售发票是否正确_审核与记账_对账,现在只需要4步就可以完成:发出订单_发货出库_自动生成销售发票_自动生成财务凭证一网上对账。资鑫集中管懑瘫都交易岛财务瀛粒镳甾公蠲洗衣执、空谰、冰开黎中心耪漉搴黢部辅攀娥都‘习获散嫠息瘸动k一一。卅如痒单ll订单l。盘玉曼胁拽垒成销倦发蘩t鹊绺单l文件文|绛I、、—。———,√\k—.∥一曾詹黜!]1上●搿动生/篓≯/r黧刊交佟~晦成锛闭/系统/、‘~√V|}摹摄.,”—、r雯巽一、’~J,d铸傍文件x格^Id≈}二I{1q4照付擎文r'r、~/湖,奠翁动拇卵并邮{譬销0终递癸发桑审核确认自动垒成财务凭诫I叫黼涨(一7'二)镂馋公闭财千务文姊,L—。/对凝搬铬镶俦发票一图4-11资金集中管理内部交易销售与财务流程Fig.4-11Centralizedcapitalmanagementinsidertradingsalesandfinancialprocesses(4)高级司库管理模式内部交易流程分析随着企业集团的不断壮大,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从流程图4.12可以看出,每个生产型事业部都需要自己独立的财务文件数据库,销售公司和物流公司也需要单独的数据库存储财务文件和出库文件,每个数据库存储37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的数据存在部分相同(例如产品名称、数量、单价等),造成数据冗余。如果手工录入出现差错,仍然会出现数据的不一致性。每个事业部都设立各自的数据库,不利于企业集团实时监控各事业部的业务信息。同时,整个内部交易流程是面向职能,而不是面向整个流程的,并没有发挥出整个企业集团的最大协同效应和规模优势。根据价值链理论,按照ESIA的原则,对该企业进行了部门间的流程重组:基于司库管理系统,实现了财务业务一体化;由于“数出一门",即所有的数据一次性录入,所以不会出现数据不一致性,可以省略对账的流程;表4-2基于ESIA方法对资金集中管理内部交易流程的分析Table4-2TheanalysisofcentralizedfundmanagementinsidertradingbasedonESIA清除不必要的检验财务业务一体化,省去了网上对账活动间的等待销售公司等待生产型事业部邮寄发票的时间简化程序通过订单信息,同时生成业务信息和财务信息整合数据财务业务数据重复存储,可以整合共享给整个价值链自动化数据传输采用电子发票,省去邮寄时间和费用改进后的流程如下:(1)当产品出库时,系统自动确认销售实现,物流事业部从数据中一心通过产品价格接口获取出库单信息,销售发票也通过该方法生成,各事业部可以通过相应接口取到本事业部的财务信息而不需要在本地存储;(2)销售公司、生产型事业部通过相应的接口获取销售信息和财务信息,确认后自动生成生产事业部的财务文件。由于“数出一门”,可以保证两个内部交易的单位往来信息的一致性。事业部的财务文件可以与销售公司共享,销售公司不需要生成新的财务文件;(3)期末,销售公司自行打印发票,不需要其它部门邮寄。从企业的管理目标来看,由于集团总部和成员单位委托代理关系的存在,经营者和债权人间的利益会发生冲突,股东最大化的管理目标不利于企业的稳定发展,所以高级司库管理模式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管理目标。企业最大化不仅关注资金的时间价值,更强调资源的有效配置和风险控制。从组织分工和职能来看,司库管理中心除了实现了资金的集中管理,还能提供风险管理和决策支持。从流程上来看由于实现了财务业务一体化,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必然是一致的,由业务数据可以直接获得财务数据生成财务报告、业务分析报告和风险管理报告。38 第四章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的优化方案从绩效评价来看,司库管理系统保证了成员单位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全面性,可以多视角、综合的评价成员单位的绩效。优化后的流程如图4一12所示。司厍管理梗式内邵交易与财秀瀛程销售公司生产型事业部司库管理中心物流事业部—”、.、,一—,。司库管理系统订单文件-I、~。p/lJ}销童}信息财务言息财务信息+业务信息产品价格l发票文件r1::洗衣机冰箱财空调财々出库单打印销I财务文务文件售发票l件-'r1r|{肖售发l决策业务iil.行l票』支持操作服务图4.12高级司库管理模式内部交易销售与财务流程Fig.4-12Treasurymanagementinsidertradingsalesandfinancialprocesses4.3.2.3内部交易组织及岗位职责的优化在借鉴通用电气、壳牌石油、道达尔等国际先进企业集团司库职能构建的优秀经验的基础上,考虑了支持司库管理战略的共享和共识,司库管理信息收集与监控、司库管理的分析与评价的基础上,构建出司库管理系统的基本职能架构。39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分为三个管理层次:决策支持层、业务操作层、执行服务层。(I)决策支持层包括政策制定、预警监控、分析决策;(2)业务操作层包括人民币集中管理和外汇管理;(3)执行服务层包括资金结算、资金池管理、风险管理。岗位设定具体说来如表4—3所示。表4-3司库管理层次Table4-3Treasurymanagementhierarchy决策支持层政策制定制定统一的司库管理制度、制定统一的司库管理手册预警监控预警分布及后续情况分析、集中监控分析决策司库分析报告、决策支持业务操作层人民币集中管理账户管理、计划管理、结算管理、资金归集、对账管理、现金收支管理、票据管理、债务管理、综合授信管理、表外资金管理、控参股公司管理、风险管理、客户管理外汇管理执行服务层资金结算账户管理、收支结算、票据管理资金池管理资金归集、头寸管理、融资、内部信贷、资金运作、同业拆借风险管理信用风险、市场、操作、结构、政治法律对于内部交易流程而言,优化前的流程图中所示财务会计流程需要4个岗位:业务部门及业务处理岗位、财务凭证编制岗位、财务审核岗位、财务记账岗位;优化后实现了财务业务一体化,只需要两个岗位就可以完成之前的工作:业务部门及业务处理岗、财务审核岗位,大大减少了人力成本,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4.3.2.4内部交易绩效考评的优化优化前资金管理模式下信息层层传递并且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中导致信息缺失、信息滞后反应、信息不准确,导致了集团无法全面、客观的评价成员单位的绩效。而司库管理系统的建立,实现了财务业务一体化,保证了信息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企业可以建立动态的、多视角的绩效考核体系,将提升集团总部的管理和监控力,如表4.4所示。 第四章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的优化方案表4-4内部交易的多视角评价报告视角绩效考评报告洗衣机事业部洗衣机事业部分析报告冰箱事业部冰箱事业部报告空调事业部空调事业部报告销售公司销售公司分析报告司库管理中心评价指标分析报告4.3.2.5内部交易制度设计的优化由于每个事业部和销售公司在建立时就成立了各自的财务部门,并且经过企业长时问的发展也各自制定了财务制度,这就导致了企业集团内部有多套财务制度,分别有各自的内部交易制度、审批制度、授权制度等,同一会计事项多重确认标准,不利于企业集团会计信息的汇总与分析;优化后企业集团的内部交易统一通过司库管理中心完成,遵循同一套财务制度,提高了管理效率。另外,由于企业集团的内部交易通过司库管理中心完成,汇总了大量供应商、销售商以及银行信息,基于集团掌握到的更全面的信息,还可以制定一些新的制度,例如《供应商选择的规范》、《项目风险评估的规范》等。4.4优化效果本文基于构建的司库管理系统,对内部交易流程进行了优化。优化的具体效果如下:(1)管理目标。企业集团的管理目标由传统的利润最大化,发展到股东效益最大化,而未来的趋势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不仅关注资金的时间价值,更注重企业内部组织间的协调、资源的配置效率和风险的控制,更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2)组织及职能。企业集团的内部交易最初由各事业部或公司独立的财务部门协调完成,“本位主义”的存在导致跨部门沟通和协调非常困难;资金集中管理阶段企业通过成立内部银行或者建立财务公司,作为企业的结算中心、资金监督中心和贷款中心,解决了账户管理问题,控制了资金流向;司库,独立于企业集团其他业务部门,采用扁平化、信息集中化的管理方式,直接向集团总部汇报,它不仅具有资金管理中心的功能,还具有风险控制、信息流动性管理、融资功能,41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3)制度。企业集团下属事业部或公司的财务制度建设最初由各事业部或公司独立的财务部门完成,导致企业集团内部多套财务制度,同~会计事项多重确认标准,不利于企业集团会计信息汇总与分析。优化后企业集团统一了下属事业部或公司的财务制度,提高了管理效率。(4)流程。内部交易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在于每个生产型事业部和销售公司分别编制记账凭证、审核记账凭证、记账、编制报表等活动。优化前的业务单据都经过多次传递和加工,财务流程和业务流程作为两个独立的流程,导致了财务信息对业务信息的反映是滞后的。而这些流程反映在内部交易中,需要跨部门对账时,问题又会变得更加复杂。对流程的关键环节进行优化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优化前的财务流程图所示,多人操作使信息传递和加工效率低下,并且容易出现错误。如图4.13所示。业务鄯门及业务处理财务审核岗位财务记账岗位编制报表岗位由f、疆l坯;客俐l审核凭证一锄长一』编铜报表,‰‘土■t【,,I业务l南传递一tl传递卜。—h甲雠一睡证}1传递|报表.......Jl≯L。.。,一统计信息卜./—、l~百簿}Jl口富拈;t:}‘;,三二竺o}~。Jr’,wP__‘‰‰h—p厂’业务台帐。l茸日紊5{_=f嘲{}L。对账报吉7I’一。⋯J’k,1,——帅州‘’q图4.13优化前的财务流程Fig.4-13Financeprocessbeforeoptimization优化后的财务流程提倡协同运作,实现了财务业务一体化。通过流程优化,消除了编制记账凭证等不增值活动,保证了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同时生成;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可供整条价值链上的所有成员共享;司库管理中心可以根据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生成财务报告、业务报告、风险管理报告等。如图4.14所示。42 第四章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的优化方案业务处理部门财务审核岗位报表生成和分析岗位及业务处理岗位处理经济业务审核一生成报告’●厂『Lll‘财务报告lb’-_H_-_--_,厂—、—”、,、业务分析报告\、。一。,—/吵鬻户\。。。。.∥7\。,。。。/~.。⋯一。/+——’、业务单据记账凭证账簿数据风险管理报告数据文件文件h。.。.一.。,———‘“、~。—d’’~—,’’●一—“___7●◆图4.14优化后的财务流程Fig.4-14Optimizedfinanceprocess除了岗位减少了之外,通流效率也是衡量流程优化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通流效率是指一个活动在整个流程中所占的实践比例,用公式表示为流程通流效率=工作占用时间/系统总时间x100%以内部交易流程为例,从生产型事业部的角度对流程数据进行模拟:表4-5优化前流程消耗时间Fig.4-5Unoptimizedprocesstime—consuming活动活动时间等待时间处理经济业务生成业务单据收到订单10分钟文件处理订单文件1天发货15分钟处理销售信息1天开据销售发票10分钟传递发票1天审核与记账lO分钟传递记账凭证1天存储财务数据文件5分钟对账平均为15天那么,优化前的通流效率为:50(分钟)/(19x60x24+50)X100%=0.18%也就是说优化前的流程中有99.82%的时间都花在整个价值链的不增值活动43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上。一般而言,企业的业务或财务流程应达到200/0的水平,所以内部交易流程亟待优化。优化后的流程消耗时问如表4-6所示,假设各类分析报告每小时生成一次:表4-6优化后流程消耗时间Fig.4-6Optimizedprocesstime-consuming活动活动时阅等待时间收到订单文件10分钟处理订单文件5分钟发货5分钟获得财务文件5分钟生成报告5分钟等待数据汇总1小时优化后的通流效率为:20(分钟)/(70+20)=22.2%可以看出企业集团的通流效率大大提高了,优化后在司库管理模式下实现的内部交易流程,不但岗位减少了,整个流程的时间也缩短了,更有利于集团对成员单位的监控和对风险的有效控制。(5)绩效考核。首先优化前的资金管理模式下信息层层传递导致的信息缺失、信息滞后反映、信息不准确,导致了集团无法全面、客观的评价成员单位的绩效。其次财务信息与业务信息分离,导致集团很难综合、多视角的评价成员单位的绩效。而司库管理系统的建立,实现了财务业务~体化,保证了信息的全面性、及时性、准确性,企业可以建立动态的、多视角的绩效考核体系,不仅仅局限于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运营状况等,还可以包括发展能力状况。基于管理目标、组织及职能、制度、流程、绩效考核五个要素的管理模式的优化,最终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控制了风险,确保了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4。5本章小结本章针对目前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确定优化模式目标,设计方案并进行模拟优化。采用价值链整体优化和具体业务流程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借助于信息技术,通过构建网络体系、职能架构、IT平台等步骤,得出优化的司库管理模式。 第五章结论5.1研究结论资金是企业集团生存和发展的基石,随着企业集团的不断壮大,资金集中管理不能解决的问题逐渐凸显出来,目前全球资金管理已经进入到由资金集中管理7向司库管理模式过渡的阶段。而中国企业集团对司库高级管理职能的运用远远不够。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内部市场理论、优序融资理论为基础,采用了企业价值链优化、流程再造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司库管理模式的优化,实现集团公司对分公司的有效控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降低风险,最终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本文的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目前中国企业集团司库已经解决了财务信息孤岛、“双高”、投融资约束问题,但是还存在业务信息孤岛、有令不行、监控无力等问题,本文通过对中国企业集团现有司库管理系统分析,从管理目标、制度、组织结构、流程和绩效考评五个方面进行了归纳总结,得出了现有司库管理系统只解决了财务信息孤岛、内部资金不必要流动、投融资约束、贷款余额高、存款余额高的问题,但是,业务信息孤岛、有令不行、监控无力的问题还没有解决,高级司库管理模式要在解决以上问题的基础上,提高资金配置效率、降低风险、最终确保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2)本文在借鉴了国外大型企业建立司库管理模式职能架构的基础上,并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的五要素:管理目标、组织结构、制度、流程和绩效考评。本文将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归结为三个管理层次:决策支持层、业务操作层、执行服务层,涵盖了资产配置、风险管理、信息及流动性管理、融资四个模块的功能。(3)采用价值链整体优化和具体业务流程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可以通过构建网络体系和职能架构,建立司库管理系统。本文选取司库管理层次中的内部交易流程,进行司库管理模式的优化,优化的效果体现在五个方面:管理目标、组织及职能、流程、制度设计和绩效考评。优化后的司库管理模式可以解决企业集团目前存在的信息孤岛、有令不行、监控无力等问题。(4)优化后的司库管理模式实现了如下功能:①保证经济业务信息及时、真实、有效、准确的传递;②保证集团战略目标能够在分、子公司得到贯彻执行,强化集团对分公司的控制力;③保证集团对子公司实时监控。45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2研究局限性与展望。由于司库管理模式的建立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人力、物力以及财力,涉及到整个企业集团组织架构和企业制度的变更,因此目前司库管理模式在国内还处于理论研究阶段。本文尝试根据中国企业集团的实际情况,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基于以上原因,本文的研究成果还未能进行实证检验。另外,由于本人的能力和学识水平和的局限性,加上获取企业集团资料的数量和时间等制约因素,使得本文的研究只限于一定的水平和范围,尚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司库管理系统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本文仅选取了内部交易流程进行优化,还有许多角度可供研究,优化后的各个流程和组织问如何相互协调、有效运作,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是十分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2)本文仅从产品结构的事业部制的企业集团入手进行研究,对于其它组织结构的企业集团的内部交易流程如何优化,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一至耋壅鲢.一一———————————————————————————————————————————————————————一一参考文献【l】OliverHart&BengtHolmstrom.Thetheoryofcontracts【M】.1986·131·132f2101i豫E.Williamson,Economicorganization:Thecaseforcandor(J】.TheAcademyofManagementReview,Jan1975,24:48-57【3】Peyer,UrsC.ahdAnilShivdasani.LeverageandInternalCapitalMarkets:EvidencefromLeveragedRecapitalizations【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2001,59(3):477·515『41伽nKhannaandKrishnaPalcpu.Whyfocusedstrategiesmaybewrongforemergingmarkets【J】.HarvardBusinessRenew,1997,75(4):41-51【5】K趟VLins.EquityOwnershipandFirmValueinEmergingMarkets【J】.JournalofFinancialandQuantitativeAnalysis,2003,38:15%184[6】RobenH.Gertner.InternalversusExternalCapitalMarkets【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Nov1994,CIX:1211—1230[71StijnClaessens.DisentanglingtheIncentiveandEntrenchmentEffectsofL鹕eShareholdings[J】.TheJournalofFinance,Dec2002,57:2741·2771【8】TamnKhannaandKrishnaPalepu.TherightwaytorestructureCOnglomeratesin咖e】晒ngmarkets【J】。HarvardBusinessReview,1999,77(4):125-134【9】Perotti,EnricoC.Gelfer,Stanislav.InvestmentFinancinginRussianFinancial山dus砸alGroups【C】.WilliamDavidsonInstitute(WDI)一WorkingPapers,Oct1998,242【lo】TamnKhanna,KrishnaPalcpu.EmergingMarketBusinessGroups,F0rei班Intennediaries.andCorporateGovernance【q.EconomicEffectsofConcentratedCorporateOwnership,Jan2000,265-294【11】DavidE.Weinsteinl,YishayYafeh.OntheCostsofaBank-CenteredFinancialSyst锄:Evidellce饷mtheChangingMainBankRelationsinJapan(J].TheJournalofFinance,Apr1998,53:635—672112]JaeH.Kim.Acomparisonofvarianceratiotestsofrandomwalk:AcaseofAsian锄e1酉ngstockm砌s【J].InternationalReviewofEconomics&Finance,2003,16:488-502[13】TakeoHoshi,AnilKashyapandDavidScharfstein.CorporateStructure,Liquidity,andInvestIIlent:E访dencefromJapaneseIndustrialGroups【J】.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991,106(1):33—6047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Hyun—HanShina,YoungS.Park.Financingconstraintsandinternalcapitalmarkets:EvidencefromKorean’chaebols’[J】.JournalofCorporateFinance,Jun1999,5(2):169-191[15】StijnClaessens.TheseparationofownershipandcontrolinEastAsianCorporations[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2000,58:81·112[16】RandallMomkl,BemardYeung.AgencyProblemsinLargeFamilyBusinessGroups[J】.Jun2003,27(4):367-382【17】TarunKhanna,KrishnaPalepu.IsGroupAffiliationProfitableinEmergingMarkets?AnAnalysisofDiversifiedIndianBusinessGroups【J】.TheJournalofFinance,Apt2000,55(2):867-891【18】MarianneBertrand.DoesEntryRegulationHinderJobCreation?EvidencefromtheFrenchRetailIndustry【J】.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2002,117(4):1369-1413【19】HongseokOh,Myung-HoChungandGiuseppeLabianca.GroupSocialCapitalandGroupEffectiveness:TheRoleofInformalSocializingTies[J】.TheAcademyofManagementJoumal,Dec2004,47(6):860-8【20】StewartC.Myers,NicholasS.Majluf.Corporatefinancingandinvestmentdecisionswhenfirmshaveinformationthatinvestorsdonothave【J】.JoumalofFinancialEconomics,1984,6:187-221【21】JonathanBaskin.AnEmpiricalInvestigationofthePeckingOrderHypothesis[J】.AfricanJournalofBusinessManagement.2011,5(22):8778-8788【22】LakshmiShyam-Sundera,StewartC.Myersb.Testingstatictradeoffagainstpeckingordermodelsofcapitalstructure[J].JournalofFinancialEconomics,1999,2:219—244[23】Kagelmann,Schulmaneta1.Improvingsharedserviceimplementation:adopdnglessonsfromtheBRPmovement【J】.BusinessProcessManagementJournal,2006,12:191[24]JamesHenryBergeron.BeyondIntegration:AEuropeanPerspectiveonGlobalization[J】.TheEuropeanLegacy:TowardNewParadigms,2010,8(3):245—266[25]HajoA.Reijers.Bestpracticesinbusinessprocessredesign:useadimpact【J】.BusinessProcessManagementJournal,2007,13(2):193-213[26】陈世汉.企业集团内部管理[J】.大众企业管理,1991;1:24.33【27】王玲.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探析[J].财会月刊(B财苑),2004,12:34.39[28】王晓薇.谈谈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J】.财会通讯,2007,4:21.2948 参考文献【29】薛春霞.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方法研究【J】.金融研究,2011,2:100-102【30】商屹.我国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J】.石油科技论坛,2006,4:236,240[3l】刘戳.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的“中国特色”【J】.管理学家,2006,12:38-40[32】陈志斌.信息化生态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框架研究【J】.会计研究,2007,I:33-39[33】张瑞君.基于价值链的动态预算管理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1:55.61f34]刘娜.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有效性的实证分析fJ】.商业现代化,2010,l1:158.159【35】王爱群、王洪玖.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研究——以中国移动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09,1:158—161[36】胡圣沂.论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模式【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71.75[37】赵振智,武新梅.浅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问题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5,35:44.50【38】林咏.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方法研究——基于蓄水池理论的研究[J】.企业经贸2010,4:93-95【39】王晓东.关于一汽集团公司资金管理模式的优化研究fJ】名企理财,2010,5:105.107【40】王晓薇对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冲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20.25【4l】邹静雅.集中管控中的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分析【J】上海经济,2001,1:147.149【42】曾建飞.中国银行业混业经营趋势研究:金融制度变迁的视角【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5,10:18—19【43】李争浩.优化财务公司结算模式提升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效率[J】,会计之友,2009,5:55-62[44]刘波.1MF考虑扩大资金池确保拥有更多资金应对危机fJ】.国际商务财会,201】,10:86.66【45】张瑞君,邹立,封雪.资金集中管理成功因素的实证研究【J】.会计研究,2006,11:156.166[46】徐广成.IT环境下企业集团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创新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话,2009,12:39-41[47]宋红.浅析集团公司的资金集中管理【J】.中国集体经济,201l,1:278.281[48]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弗重组的意见fR】,http://www.gov.cn/,2010,9【49】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R】,http://www.sasac.gov.cn/,2007,8【50】DeniseBedell.ChoosingaGlobalTreasuryStrategy[J】.CorporateFinance,49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11:144-152[51】DeniseBedell.TheGESchoolofTreasury[J】.CorporateFinance,2001,6:193.211[52】DuncanAshford.OptimizingCashandLiquidityManagementinAsiaPacific[J].TreasuryandRiskManagement,2000,1:145—160【53】MayaPatel.TrendsintheUseofTreasuryVehicles[J].BankRelationshipConsultancy,2000,11:78-93【54】PhilippaFosterBack.CorporateCashManagement:StrategyandPractice[J].WoodheadPublishingLimitedandAssociationofCorporateTreasurers,1997:322·341[55】KenethR.Dummitt.ERPVSTreasuryManagementsoftware:WhatRightforYou[J】TreasuryandRiskManagement,2000,12:39-44[56】蔡昌.提升现金流管理【M】,第一版,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76.123【57】陈志斌.现金流创值管理论[M】,第一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4:187-236【58】杜建华.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一山西煤炭进出口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创新【J】.会计之友,2007,1:109.112[58】杜莹芬.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J】.企业管理,2006,8:87.90【59】付胜华,范建学.对集团客户关联交易信用风险监管现状与制度成因的分析[J】.上海金融,2006,12:67.68【60】胡仁宽.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几个理论问题【J】.会计之友,1996,4:35.36【61】纪培锋.集团企业资金集中管理的探讨[J】.经济理论研究,2006,7:113.115【62】雷薪途.企业集团财务治理的要素及层次探讨——兼谈基础性行业大型国有企业集财务治理存在的问题【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6:173.177 致谢光阴似箭,在北京化工大学的三年的硕士研究生生活即将画上句号。在过去的三年里,我有幸得到了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各位尊敬的老师的关爱和培育,系统地学习了经济管理的相关前沿知识和理论,较好地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和手段,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各位老师的身教言行,谆谆教诲使得我能够将专业理论和现实状况紧密结合起来,对于解决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大有裨益。于此,我真诚感谢培养、教导过我的各位老师。在我整个研究生学习期间,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我的导师李小燕老师都给了我莫大的鼓励、鞭策和支持,使我的科研能力,理论水平,研究方法,组织与协调能力等方面得到很大的提高。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李老师在学术上严谨求是的态度和生活上平易近人的作风也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她对于我成长的无微不至的关怀,我将终生难忘。在此次学位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李老师对我的论文的选题、中期检查、初稿和终稿始终严格要求,并帮助我开拓思路,精心点拨、热忱鼓励。正是李老师学术上~丝不苟的作风,严谨的态度、踏踏实实的精神,不仅授我以文,而且叫我做人,虽历时三载,却使我终身受教。对李老师的感激之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在此,我谨向她致以崇高的敬意并祝她的家人平安幸福!同时,我还要感谢在论文选题和撰写过程中悉心指导过我的余乐安老师、姚飞老师、孙军老师、周荣喜老师,对我的研究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使我能够不断学习和提高,直至有今天的研究成果。感谢我的同门师兄以及亲爱的同学们,在学习中我们相互帮助,互相激励和关心,希望大家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没有他们的支持,就没有今天的我。愿把我的幸福和快乐都送给关心和支持过我的人,也愿他们一切如意。51 ——一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二_——二-二==二二_—一一52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发表及已接受的论文1.武瞳渲=奎型!基.中国企业集团司库构建路径的思考.12(增刊):212.21453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4 导师和作者简介导师:李小燕;性别:女;出生年月:1964年11月民晚汉晚出生}电:湖南省召附乖节;学位:管理芎斜尊士;职除副教陵主要工作经历及任职:1998年9月至今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1993年9月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系讲师2004年5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2003年12月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系副主任作者:武晓洁;性别:女;出生年月:1986年10月;民族:汉族;出生地:新疆阿勒泰;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信息化55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56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研究生姓名:武晓洁。专业:管理科学与工程论文题目: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的优化研究指导教师姓名:李小燕职称:副教授论文答辩日期:2012年6月3日地点:化纤楼207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姓名职称工作单位本人签名余乐安教授磊。立时冯婕教授彩以姚飞教授.蜘人王明明教授,北京化工大学珈勺Q张英奎教授锹兹L—一’,孙军教授‘≥,,亏刘安国教授≥铷虱王淑慧教授3/"衫/z,,辛春林教授锄呶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选题意义、文献综述、论文所取得的成果及水平、学风和论文写作水平、论文的不足之处):武晓洁同学的学位论文从解决中国企业集团现有司库管理模式存在的信息滞后反映、监控无力等现实问题出发,采用规范研究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企业集团现有司库管理模式进行优化。这一论文选题不仅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也对中国企业集团司库管理的实践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作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做了分析、提炼工作,文献综述全面、清晰。论文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并显示了一定的学术水平。主要体现在:建立了基于SOA架构的司库管理信息平台,实现了司库管理流程优化与信息平台支持系统的无缝对接;提出了解决企业集团司库管理信息滞后反映闯题的内部流程设计方案。文章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语言流畅,论文协作表现出作者对管理理论有扎实的基础,特别是很好的掌握了IT环境技术架构的工作原理和流程设计方法,切学风端正,体现出作者具有较强的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具备了管理科学硕士的专业素质。论文的不足之处:希望后续进一步研究对企业集团司库管理模式进行系统思考,提出整体优化方案。对学位论文水平的总体评价优秀l良好I一般l较差答辩委员会表决结果:同意授予硕士学位9票,不同意授予硕士学位0票,弃权0票。根据投票结果,答辩委员会做出建议授予该同学硕士学位的决议。/、答辩委员会主席签字:墓巧,。誓2012年6月3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