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补充讲义》doc版

《劝学补充讲义》doc版

ID:33161895

大小:11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1

《劝学补充讲义》doc版_第1页
《劝学补充讲义》doc版_第2页
《劝学补充讲义》doc版_第3页
《劝学补充讲义》doc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劝学补充讲义》doc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勸學〉補充講義一作者荀子像(一)姓名:荀況(《史記》稱「」(二)籍貫:趙人(三)年代:約西元前四世紀末到三世紀末之間,較稍晚。(四)遊歷:1.齊國:、三為。2.秦:正在推行法家的政治3.趙:趙王是個急功好利之人4.楚國:春申君任其為蘭陵令(戰國時代文化思想的匯合處:齊桓公所設的稷下學宮以及楚國的蘭陵。)(五)弟子:、。(六)學說:荀子孔孟新儒家體系舊儒家體系天道觀天人分離,天行有常天是自然的、永恆不變的天是無意識的(荀子的天:___________)人類要()←強調人為努力天人合一孔子:懷疑鬼神,信守天命(孔孟的天:________)墨子:懷疑天命,信守鬼神(尊天、事鬼)人性論從動物之

2、性論人性,目好色,耳好聲,口好味,心好利,骨髓膚理好愉佚,此皆與生俱來,故性惡。肯定道德教育與環境對人性向善的重要。人人皆可成為道德完善的君子。(先決條件:_____________)肯定道德教育與環境對人性向善的重要。人人皆可為道德完善的君子孟子:性善,與生俱來之四端名學有〈正名篇〉所謂有名:制名以指實所緣以同異:天官制名之樞要:同則同之異則異之科學的、邏輯的孔子:「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則言不順,⋯⋯」(正名:為維護倫常法統)孟子:無禮治以禮「平亂」重視隆禮,外在的制度→影響法家(李斯、韓非)重禮樂教化內省自覺政治尊君、法後王善群、愛民經濟:富國、節用、裕民法先王、尊王賤霸貴民輕君先富後

3、教、重義輕利教化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方法:誦數以貫之、為其人而處之(擇友)、思索以通之(思辯)孔子:志道、據德、依仁、游藝。見賢思齊。孟子: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為學要循序漸進方法:時雨化之、成德者⋯二題解〈一〉出處:荀子荀子一書:勸學----堯曰,共32篇。1.劉向命名為《孫卿新書》2.楊倞作注,更名為《荀子》〈二〉題旨:作者藉為學的目的、方法、效用,闡明的重要性。4〈三〉學術成就1.荀子作品每篇皆有一中心思想,議論嚴謹,架構完整,開有意著作以專著建立一家之言的先河。(語錄體→對話體→長篇專題論文)2.以「論」為題,成為後世「論」這種文體的鼻祖。3.〈賦篇〉

4、被視為賦體之濫觴,開詠物賦的先河。4.〈成相篇〉為後代彈詞一類俗文學之祖。三、中國討論人性的學說(一)戰國中期1.告子:性無善無不善。認為人的本性包括維持個體生命的食,和繁衍種族生命的色,道德行為是後天學習所得。()2.或曰:性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指同樣的人因不同的環境而有善與不善的表現。()3.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在同樣的環境中,有性善的與性不善的同時存在。()4.孟子:性善,人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等四端,仁義禮智非由外爍我也,我固有之也。()(二)戰國末年荀子:性惡,其善者偽也。(化性起偽:變化惡性,以禮為偽)偽:人為力量的努力改變人們在後天環境的陶冶下,通過

5、主觀的學習和修養,可以化惡性為善德,形成高尚的道德人格。這就是「化性起偽」。(三)漢:1.大多主張性善性惡相混的說法2.董仲舒、揚雄、王充等人以為人性同時具有善惡,修養則善,修惡則惡,並認為孔子的中人以上者是性善的,中人以下者是性惡的,而中人則是可善可惡的。(性三品)(四)唐1.韓愈承襲漢儒之「性三品說」2.李翱有〈復性說〉,恢復孟子的人性本善論。(五)宋、明3.基本上是承繼孟子性善的說法,故至南宋光宗時《孟子》被列為第十三經。4.朱熹與陸九淵的鵝湖爭辯,朱熹以「道問學」為主,主張格物致知(理學派);陸九淵以「尊德性」為主,主張心即是理。(心學派)5.陸九淵的「心學」傳至王陽明,王陽明主

6、張「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四)相關成語1.入耳著心:聽到的事,都牢記在心。2.口耳之學:道聽途說,未經思考明辨即說出之學問。3.六馬仰秣:形容聲音之優美動聽。4.蓬生麻中:喻環境之重要。5.登高望遠: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自然遠大。6.跬步千里:跬,ㄎㄨㄟˇ,半步。喻不間斷地努力即可成功。47.駑馬十駕:喻平庸之人勤奮努力,亦能有所成就。8.鍥而不捨:鍥,ㄑㄧㄝˋ鏤刻。(1)原義為學必須不斷累積,持之以恆(2)今日指任何事情的成敗,視其有恆心、毅力與否9.青出於藍:(1)原義後天的學習勝過先天的秉賦(2)今義喻學生的成就超過老師10.梧鼠技窮:(1)原義喻學習要專一,否則難有

7、成就(2)今義喻技能多而不專精,無法派上用場;樣樣通,樣樣鬆。11.手足胼胝:胼胝,指手腳因勞動過度所生的厚皮。形容極為勞苦。〈子道〉12.生殺予奪:指生死賞罰的各種權力。〈王制〉13.載舟覆舟〈王制〉14.兵不血刃:兵,兵器。指未經激戰則取得勝利。〈議兵〉15.約定俗成〈正名〉16.強本節用:本,指農事。指加強生產,節約開支。〈天論〉17.移風易俗〈樂倫〉18.跛鱉千里:喻條件雖不好,只要努力不懈、堅持到底,也能成功。〈修身〉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