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乞讨儿童的问题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

流浪乞讨儿童的问题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

ID:33260357

大小:66.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3

流浪乞讨儿童的问题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_第1页
流浪乞讨儿童的问题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_第2页
流浪乞讨儿童的问题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_第3页
流浪乞讨儿童的问题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_第4页
资源描述:

《流浪乞讨儿童的问题现状及社会工作介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流浪乞讨儿童谁来解救?摘要:当我们走在繁华都市的街头,总会看到那些被埋没在来往人群中却艰难的生存着的人,有老人、孩子、青年人。乞讨儿童问题是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的流浪儿童群体也日趋庞大,他们的生存、人身、教育、发展等权利得不到切实的保障。流浪乞讨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及涉及到伦理道德问题,又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但无疑也是一个重要的法律和公共管理问题.本文将对关键词:乞讨儿童;微博解救;福利政策;引言解救乞讨儿童,是近期微博上最受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2011年1月17日,一名失踪儿童的母亲给中国社科院教授于建嵘发了一封求救信,希望通过网络找到自己的孩子。于建

2、嵘随后通过微博向网友求助。在接到更多的寻人信息之后,于建嵘教授专门建立了一个“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号召网友们随时留意身边的乞讨儿童,帮助他们和亲人团聚。解救乞讨儿童的微博不仅在热心人群中反响强烈,还受到了名人微博和公安微博的推荐与回应。城市中的流浪乞讨儿童可以说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一个群体,这类特殊的群体一直被当作污染城市环境的垃圾,但是他们背后所隐藏的却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文化、法治等各方面发展所面临的深层次的问题,他们的产生及大量涌入城市必将会对城市的管理与发展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所以对这一群体进行现象分析、找出其深层次的原因,寻找合理有效的救助方式是非常有必

3、要的。一、乞讨儿童的现状分析丐是社会的私处,我们天天羞于示人,却又天天感觉存在;丐又是极端传说,丐到洪七公的境界,皇帝都不做,丐到残疾童丐的境地,则暗无天日,江河无语。根据民政部《十一五流浪乞讨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体系建设规划》提供的数据,我国现有流浪乞讨儿童100-150万,其中80%有盗窃、抢夺等违法行为,45%的儿童常年以违法行为为生,74.4%的儿童在流浪乞讨两个月后就会出现违法行为。(一)流浪乞讨儿童的乞讨方式1.沿街流动行乞,这种方式较为普遍,或行走在商业区,或在过街天桥,或在地下通道。2.示残型乞讨,主要是展示残疾或畸形的肢体,以获取路人的同情。3.卖艺型乞讨,主要

4、采用吹拉弹唱、表演杂技等方式进行乞讨。4.以贫病等虚假理由欺骗行乞,以天灾人祸,本人落难,家人生病,无钱就医等理由进行乞讨。5.纠缠尾随等强讨恶要,采用抱住行人大腿,强拉硬拽的方式,这类儿童一般受人暗中教唆。(二)、流浪乞讨儿童的特点分析1.被操控性及团体化乞讨现象突出操控行为主体往往是成年人,包括其亲人、老乡、陌生人等,通常以幕后操控或者带领乞讨为主要形式来组织、控制流浪儿童的乞讨。操控主体与流浪儿童的关系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以亲人为主,带领或近距离控制流浪儿童以示弱方式为主要手段进行乞讨。第二种主体与这些儿童大多无直接的血缘关系,以收养、领养、租、捡、买、诱骗等方式获得婴儿

5、、病童、残疾儿童等,并以其为工具进行乞讨。乞讨所得基本为操控者所占有。第三种,成人通过哄骗、威逼利诱等方式控制流浪儿童,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把他们组织起来,经过培训,操纵行乞从中获利。例如大街上的一些卖花童,操控卖花童的有些是亲人,但大多是老乡或陌生人,他们组织卖花童以抱脚、纠缠情侣、下跪乞求等方式强卖获得高利,并用体罚、挨饿等形式虐待未达到收入要求的卖花童。2.职业化、半职业化倾向明显由于流浪儿童乞讨者的被操控性,通过成人有计划的组织、培训、监控等手段强化了流浪儿童乞讨行为的职业化或半职业化走向。3.低龄化与低学历状况严重有调查显示,14岁以下的未成年乞讨人员占了调查对象的

6、八成多,反映未成年乞讨者低龄化现象较为突出。这些乞讨儿童大部分都未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一般处于小学文化程度,有的儿童并没有接受过教育。4.乞讨收益与个人受益极度失衡儿童乞讨者一般每天都能乞讨到几十元,尤其是卖花童,他们每晚到人流量较大的广场、夜市卖花,一般都有几十元至一百元收入。尽管有较高的乞讨收入,但未成年乞讨者所得一般都要交由控制他们的成年人掌管并占有,他们仅得能维持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而不是现金。(三)、乞讨儿童未被满足的需求乞讨儿童作为弱势群体,很多方面的基本需求根本得不到满足,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分为5个等级,而乞讨儿童的最低级的生存需求都得不到满

7、足,更不要说更高等级的需求。乞讨儿童的未被满足的需求大致有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基本需求,指在衣、食、住、医疗等生存和安全层面上的需要。长期在外流浪乞讨的儿童,他们中很多都有过食不果腹、衣不遮体、露宿街头、有病无法医治的经历。然后是情感和归属的需求,。乞讨儿童大多缺少爱和关怀,过着居无定所的生活,价值观和认知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流浪儿童都曾受到过不同程度的身体伤害和心理伤害,一些孩子在流浪过程中沾染了很多不良的习惯。其次是受教育的需求,这是指在文化知识、人格品性、社会规范、职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需求。乞讨儿童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