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政治学视野下的我国政府生态管理问题研究

生态政治学视野下的我国政府生态管理问题研究

ID:33323988

大小:2.79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2-24

生态政治学视野下的我国政府生态管理问题研究_第1页
生态政治学视野下的我国政府生态管理问题研究_第2页
生态政治学视野下的我国政府生态管理问题研究_第3页
生态政治学视野下的我国政府生态管理问题研究_第4页
生态政治学视野下的我国政府生态管理问题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态政治学视野下的我国政府生态管理问题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绪论1绪论1.1选题背景及意义1.1.1选题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后,人类在遭受了被破坏的生态环境的打击报复后,开始认真反思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关联,从而悟出了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谛。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明确提出了环境保护这一概念。会议在《人类环境宣言》中剖析了当代的环境问题,全面阐述了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提出了保护全球环境的战略。该宣言明确提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各国人民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是各国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由此拉开了保护人类环境的帷幕。在国际

2、社会的影响和推动下,各国政府都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纳入到国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建立符合生态发展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实施人类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如何推进我国的生态政治化进程,如何利用政治力量平衡、协调我国生态与经济、整体与个体的利益冲突,也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济快速增长与生态环境破坏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凸显,使得政府决策层不得不把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结合起来考虑,统筹兼顾,寻求解决之道,同时,我国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也使得国家有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条件和基础。政

3、府在资源、生态环境问题上的观念不断进步,政策也在不断成熟。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再—次把环境问题置入了—个更大的系统,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基于此,笔者试图从政府的职责出发,结合我国生态管理的实际,进行讨论与分析,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1.1.2研究意义生态政治学产生于20世纪中叶,它比马克思主义诞生整整晚了一个多世纪,从这一事实并不能简单地认为两者没有关涉。恰恰相反,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类生态学和生态政治学的观点思想。本文基于现代生态系统思想中人的

4、二重性规定,揭示生态政治学和生态文明的马克思主义人学属性。以当代中国最新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来回应生态政治学,既坚持社会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又做到反映时代特征与时俱进,这正是本文的理论意义。本文从生态政治学的视野研究我国政府生态管理问题。对我国经济、政治、生态、社会的协调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现阶段的深化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一是有利于1西安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加强政府生态行政管理,实现五个统筹。生态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仅靠科学技术得不到根本解决,仅靠市场规则也不可能彻底改善。生态问题已经勿庸

5、置疑地成为全人类面临的重大的公共管理问题。只有政府亲自出面,统筹各方面的资源才能使生态问题得以解决。二是有利于强化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生态是最重要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之一,加强政府生态管理,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建设生态服务型政府是适应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温家宝总理强调在“十二五”规划中将环保工作作为重点,努力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保护环境、服务民生以及适度调低GDP速度(7%)等都说明了政府在逐渐加大生态管理的力度。同时也使其有了较大的空间和余地来关注和展开政府生态管

6、理方面的工作。1.2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1.2.1国内相关研究现状述评由于生态政治学起源于20世纪下半叶的西方,所以国内研究紧随其后。目前,这种研究主要还是对国外研究者的思想和论著进行推介和分析。其中,有些学者通过整理、挖掘也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观点。现将有代表性的学术观点概述如下。(1)20世纪90年代初,在引进生态政治学这一术语的基础上,山东大学刘京希等人提出生态政治学是生态与政治相结合的政治学理论。认为生态政治学应当是以人类自由为价值追求的有限民主政治论,从这一思想的展开就可以看到政府生态管理的理论支

7、撑。(2)2000年郇庆治在《欧洲绿党研究》中首次系统介绍了西方生态社会主义思想。并将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归于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技术统治和异化消费。否定了技术的“中立性”而将其当作资本主义政治统治工具。“异化消费”必然在加速经济增长的同时,对脆弱的生态系统造成压力从而导致生态危机。(3)2003年肖显静出版的《生态政治—面对环境问题的国家选择》把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看作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将建立可持续的社会、自然、经济作为思考的中心,认为生态政治产生的背景是环境问题日益政治化的结果。(4)

8、肖显静、杨通进等学者在介绍西方学者环境伦理学发展的基础上,认为环境伦理学的彻底的变革在于强调代际平等与国际正义。笔者认为,这些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可以扩展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当代变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中与发达国家应建立一种富有时代意义的竞合关系,扩大我国在国际交往中的话语权,以推动我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5)山东社科联的包心鉴研究员认为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起点低,事实是在一定程度上重复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过程中所走的老路。所以,就必然要求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