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对策的研究

内蒙古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对策的研究

ID:33324469

大小:3.40 MB

页数:48页

时间:2019-02-24

内蒙古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对策的研究_第1页
内蒙古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对策的研究_第2页
内蒙古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对策的研究_第3页
内蒙古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对策的研究_第4页
内蒙古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对策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内蒙古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对策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前在国内针对西部欠发达地区“资源丰富”而“经济落后”的实情,以西部地区作为出发点,分析其资源优势难以有效地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原因,并结合西部地区的实际和整个宏观经济形势,运用相关的理论作为支撑,提出资源优势何以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对策思路,可以说是理论界与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一个难点问题,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现出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件值得可喜可贺的良好局面,研究的人越多、呼吁之声越强烈,一方面说明这个问题已经是很突出了,另~方面也越有可能影响到宏观政策层面。通过对现有文献资

2、料的查阅,本人认为有关西部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研究成果中,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谷泉的《优势:中国煤炭企业资源优势及深加工战略》,2005年9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该书认为,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也是煤炭行业当前面对的首要问题。作者以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国家制订的一系列能源发展规划为依据,以有关部门提出的综合利用措施为手段,运用唯物辩证法,既分析了国有煤矿具有的“资源储量大、煤系共伴生物多"的优势,又回顾了国有煤矿在市场经济初始阶段陷入的困境,以及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由“寒”转“

3、暖"的原因;既指出了国有煤矿目前存在的竞争对手,又看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新进入者的威胁。由此提出了煤炭行业属于过度性竞争行业的判断和必须“主动冲破现有格局’’的结论。继而分析到,我国是一个煤炭生产和消费的大国,产原煤、卖原煤、运原煤、烧原煤一直是多年不变的格局。这个格局造成了环境污染、运输紧张、燃烧热效率低、企业效益差等诸多弊端。作者以大量实际资料说明:煤炭资源是不可再生的,挖一点就会少一点;煤炭资源同时也是有价的,而且这种价格是随着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不断波动的。“金山"再高,也有挖空的时候;“家底"再厚,也有“吃穷’

4、’的一天。因此必须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广开思路,另辟蹊径。从这一点说,本书确实起到了警醒世人的作用。(二)张雷的《能源生态系统:西部地区能源开发战略研究》,2007年3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在分析中国目前能源开发利用形势的基础上,认为受能源资源空间分布特征影响,未来国家能源供应保障体系建设的重担将越来越向西部地区倾斜。考虑到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巨大极化效应和西部地区自身生态环境基础,传统能源资源的开发方式已经明显不适应现时需要,因此,有必要探寻新的能源生态系统建设方式,以确保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总体目标的实现。并根据生

5、态学和工业生态学基本原理,具体探讨和确立了能源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构成模型及相关分析公式。在此基2引言础上,对全国和西部地区能源生态系统发育基础,环境及内生、外生和共生三大子系统的发育过程、运行状态、作用机理,以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剖析和判断,并以此对未来中国西部地区能源开发提出相应发展对策。(三)袁莉的《聚集效应与西部竞争优势的培育》,2002年12月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作者运用国内外最新的有关区域经济的理论和方法,在收集了大量详实的数据与资料的基础上,对我国西部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面临的新矛盾进行了科学的分析

6、,并提出了以形成和增强西部聚集效应为核心的培育西部竞争优势的思路。(四)王来喜教授的《资源转换论:西部民族地区资源优势转换的经济学分析》,2006年10月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作者分析认为,资源转换问题和资源配置问题是现代经济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资源转换没有像资源配置那样引起学者们足够的重视。对于转型中的经济体,尤其对中国西部民族地区这种资源富集而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来说,资源的有效转换比资源的优化配置更显紧迫。基于这种认识,作者以全球性的资源短缺、能源危机现状为背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运用经

7、济学优势理论,来建构资源转换理论框架,并据此对民族地区资源优势转换的路径和模式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五)方行明等主编的《中国高载能产业与西部发展战略》(2006年6月由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认为,西部地区的一些省市,由于其具有能源、矿产资源丰富和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而把发展高载能产业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缩小东西部差距的战略之一。与此同时,东部地区由于能源短缺及能源成本的提高,亦纷纷放弃高载能产业,而把这一产业往西部转移。西部在发展高载能产业方面,虽然取得了GDP的较快增长及高载能产品的出口创汇增加,·但也造成

8、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增长方式的粗放性,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技术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并导致能源短缺,电力供应紧张,矿产资源日趋枯竭及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对此,本书对高载能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出路等战略性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方案。有关西部资源优势或煤炭资源优势方面的期刊文章更是浩瀚如云。例如,在中国期刊全文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