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文言文的阅读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阅读

ID:33335545

大小:32.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4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阅读_第1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阅读_第2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阅读_第3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阅读_第4页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阅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文言文的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考语文文言文的阅读(2009-04-1415:41:21)标签:杂谈    文言文阅读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几乎可以包含学习文言文的所有知识点、能力点。最常见的有对常用实词、虚词的考查,以及对文言句子的理解和翻译。A 文言文阅读方法:1. 分析句子成分理解2. 用学过的文言知识(相同字词)去理解,用注释的内容去理解3. 特殊句式,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活动词这是破解文言文的关键。4. 看问题中是否有漏洞帮助理解。5. 弄清这篇文章的对象、内容、反映什么,这样就可以理解。6. 如果还是不懂,就要联系上下文反推敲

2、。B考点:1.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概括2.对课文中人物的评价3.主观题与文章的中心思想及写作意图有密切联系4.用“/”线标出需要加标点符号的位置。5.本文讲了什么道理6.注意句末语气语、停顿:焉、耳、矣、也、者,邪,乎7.分析句子成分进行停顿8.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如果直译后语

3、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加词或减词),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C常用实词虚词  常用实词,是中考考查的传统考点之一,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的关键,是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文言实词的重点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训练中要特别注意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及其与现代汉语的差异现象。主要包括: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  初中阶段常用文言虚词大致分为以下几类: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为”“于”;起连接作用的,如“乃”“则”“而”;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哉”

4、“焉”。  常用的文言虚词有二十多个,要重点掌握“之、其、者、而、则、乃、且、然、以、于、为、也、乎、夫、焉”这十五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其作用和意义,还应与现代汉语作比较,明确哪些作用保留下来了,那些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发生了变化;在解释时,应准确运用现代汉语中与之相当的字词代替,借助归类进行比较,掌握各类虚词的用法及意义。通过反复训练,熟记各类虚词的基本用法。D  文言句子的理解、翻译    文言句子的理解、翻译是在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基础上进行的。要正确理解词义及文言句式,需掌握关键性词语在句

5、中的意思,并结合语境,依据各类句式的特点,正确把握文句的意思,着眼点放在对课文核心句、文眼句及其判断句、倒装句、被动句、省略句式的理解及翻译上。在今后的中考中,句式的理解和翻译,仍是考查的重点。  ◎【样题点击】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送董邵南游河北序  韩愈  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董生举进士,连不得志于有司,怀抱利器,郁郁适兹土。吾知其必有合也。董生勉乎哉!  夫以子之不遇时,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矧燕赵之士出乎其性者哉!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吾恶知其今不异于古所云邪?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董生勉乎哉! 

6、 吾因子有所感矣。为我吊望诸君【注】之墓,而观于其市,复有昔时屠狗者乎?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注】望诸君:即战国时燕国名将乐毅。他忠心耿耿,战功卓著,后被人离间,受到燕王怀疑,被迫离燕至赵,赵封他为望诸君。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然吾尝闻风俗与化移易  (2)明天子在上,可以出而仕矣  2.标示句子的诵读节奏,选择词的恰当义项。  (1)用“/”标示下句的诵读节奏。  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  (2)下面方框中文字出自《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解释“皆爱惜”中的“惜”,应选择第_

7、_________义项。(只填序号)  惜xī①爱惜。《韩非子•难二》:“~草茅者耗禾穗,惠盗贼者伤良民。”(耗:减损。惠:给人好处)②吝惜,舍不得。蔡琰《悲愤诗》:“岂敢~性命。”③痛惜,哀伤。贾谊《惜誓》:“~余年老而日衰兮。”  3.“郁郁适兹土”的“适”解释为“往,到”。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不能解释为“往,到”的一项是:()  A.由是先生遂诣亮B.去过怀乡,忧谗畏讥  C.辍耕之垄上D.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4.翻译下面的句子。  聊以吾子之行卜之也  5.根据文意,联系“望诸君”的注释,谈谈你对韩愈委托董邵

8、南“吊望诸君之墓”的认识。  ◎【分析】  第1题考查的是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含义。这里的“易”与“移”连用,是“改变”的意思;“仕”,在这里是“做官”的意思。  第2题的第(1)小题考查学生对句子停顿的把握。划分诵读节奏,一定要参照句式的特点,把握特征,按照不同的停顿规律,以“意群”为单位,重在“语意”上下功夫,不要曲解句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