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插齿机主运动液压系统的仿真

分析插齿机主运动液压系统的仿真

ID:33346792

大小:258.7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5

分析插齿机主运动液压系统的仿真_第1页
分析插齿机主运动液压系统的仿真_第2页
分析插齿机主运动液压系统的仿真_第3页
分析插齿机主运动液压系统的仿真_第4页
资源描述:

《分析插齿机主运动液压系统的仿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综述与展望·蒋书运.等·插齿机主运动液压系统的仿真分析插齿机主运动液压系统的仿真分析蒋书运,杨成伟,姚华(东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江苏南京211189)摘要:以YS51200CNC插齿机主运动液压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经典控制理论建立其控制阀数学模型.基于AMESim及Simulink软件建立液压系统联合仿真模型,并进行联合仿真分析。根据仿真结果.分析控制阀与液压缸间管道长度对液压系统响应特性的影响。利用PID调节器对伺服比例阀阀芯位置信号进行调节.有效地降低了系统的稳态误差,提高了系统的响应速度。关键词:液压系统:伺服比例阀;AMESim-Simulink联合仿真中图分类号:TH137.

2、33;TP391.9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1—5276(2015)02—0001—03SimulationandAnalysisofHydraulicSysteminGearSlottingMachine’SMainMotionSystemJIANGShu—yun,YANGCheng-wei.YAOHua(SchoolofMechanicalEngineering,SoutheastUniversity,Nanjing211189,China)Abstract:ThehydraulicsysteminYS51200CNCgearslottingmachine’Smainmoti

3、onsy~emisstudiedinthispaper.Themathe·maticalmodelofthecontrolvalveisbuiltaccordingtotheconventionalcontroltheory.AcombinedsimulationmodelisdevelopedandanalyzedbasedonthesoftwareAMESimandSimulink.Theinfluenceofthelengthofthepipeconnectingcontrolvalveandhydrauliccylinderonthecharacteristicsofhydra

4、ulicsy~emisanalyzed.ThePIDcontrollerisutilizedtocontrolthesignalofthedisplacementofthecontrolvalve’Sspool,theresultshowsthatPIDcontrollerreducesthesteadystateerrorandenhancesthereactionspeedofthehydraulicsystem.Keywords:hydraulicsystem;servo—proportionalvalve;AMESim—Simulinkcombinedsimulation套液压

5、系统实现,液压系统的结构如图2所示。在工作过0引言程中该液压系统存在着响应慢,速度稳定性差,换向不稳定等问题。本文将基于AMESim和Simulink软件建立液液压传动具有结构紧凑、惯性小及无极调速等优点,但压系统的联合仿真模型,并进行仿真分析,研究控制阀及同样存在着泄露、对油温变化敏感及对元件精度要求高等液压缸间连接管道长度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并利用缺点。为保证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对液压系统进行PID调节器对控制信号进行调节,降低液压缸稳态误差,分析和研究。随着仿真理论及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提高系统的动态特性。液压仿真技术得到了更多的研究和应用。液压仿真研究有针对液压元件的

6、仿真研究以及面向液压系统的仿真研究:关于液压元件优化的研究.杨逢瑜等人通过对液压电梯液压缸摩擦力对启动平稳性的研究,对液压缸的结构加以改进,提高了电梯启动的平稳性l1]。金胜秋基于同步阀的理论基础.利用AMESim对同步阀进行建模仿真,根据仿真结果对同步阀的结构尺寸进行改进。得到尺寸小巧稳定性好的同步阀_2;关于液压系统的仿真研究,刘春庆对水压机电液比例控制系统关键元件进行数学建模.利用传统PID控制理论对系统进行分析校正.并设计出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器对系统进行控制,提高了系统的动态特性[3]。图1为YS51200CNC插齿机结构图,其主运动通过一图1插齿机结构示意图基金项目:国家高档

7、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重大专项(2010zx04001—192)作者简介:蒋书运(1966一),男,安徽六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高速加工机床、飞轮储能系统、机械动力学、摩擦学等。《振动、测试与诊断》杂志常务编委。发表期刊论文100篇,其中:国际期刊论文40篇,SCI收录40篇,EI收录50篇,授权国家专利4O余项;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863计划项目1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5项、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点基金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