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凝血监测精品医学ppt课件

出凝血监测精品医学ppt课件

ID:33358199

大小:9.10 MB

页数:107页

时间:2019-02-25

出凝血监测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1页
出凝血监测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2页
出凝血监测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3页
出凝血监测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4页
出凝血监测精品医学ppt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出凝血监测精品医学ppt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出凝血监测牡丹江医学院麻醉重症医学系目录概述临床监测实验室监测出凝血监测在围手术期的应用出凝血功能的术前评估术中与术后出血分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课后思考题概述正常生理情况下,血液在循环系统血管中流动,一方面必须保持流体状态下不发生凝固;另一方面,一旦发生创伤,即可通过正常止血机制达到止血目的。概述正常的止血机制包括血管收缩与血小板反应、凝血与抗凝系统、纤溶系统三个部分。凝血和抗凝系统在正常情况下保持动态平衡状态,一旦这种平衡失调,就会导致异常的出血或血栓形成。概述围手术期,由于原发性疾病、基础疾病、手术麻醉应激、

2、手术大出血后大量输血输液及术后严重并发症等因素,可通过影响小血管功能、血小板数量与功能、凝血/抗凝机制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等几个止血机制,造成出血或血栓形成。概述对出凝血功能的评价及临床与实验室监测必须贯穿于整个围手术期,以便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概述出凝血监测一般分为临床监测和实验室监测两大类。在临床工作中,必须根据临床监测和实验室监测结果综合考虑,以作出正确的诊断与治疗.临床监测主要包括详细了解出血史、出血倾向、诱因、过敏史、职业史、家族史以及完善的体格检查。项目具体内容出血情况出血点、瘀斑

3、、咳血、呕血、便血、血尿出血部位皮肤、粘膜(口腔、鼻腔)、肌肉、消化道、泌尿道、关节出血状况出血的时间、频度、严重性,自发或外伤出血,拔牙后或手术后出血临床监测项目具体内容出血诱因出血与食物、接触物、药物等关系过敏史发生紫癜、出血的同时,是否伴荨麻疹及低血压状态等职业史是否从事与重金属、有毒化学物品、有毒气体接触的职业用药史解热镇痛药、抗癌药、抗凝药、抗血小板药、血浆代用品、止血药家族史家族中有无类似出血情况既往史尿毒症、肝病、感染、恶性病史体检生命体征,皮肤粘膜出血点、瘀斑.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腹部、胸部体

4、征等内凝系统KPKHK胶原ⅫⅫaⅪⅪaCa2+外凝系统ⅫaⅩaⅦTFⅦaCa2+选择通路传统通路ⅩⅧaPL+Ca2+ⅨⅨⅨaⅩⅩaⅤaPL+Ca2+ⅩⅢⅩⅢaCa2+凝血酶原凝血酶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单体稳定的纤维蛋白凝血机制临床监测血管性因素和血小板因素所致出血性疾病BT延长CRT(+)PC(-)CT(-)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性疾病CT、APTT、PT、TT中任何一项延长,而其他(-)。临床监测(一)出血的原因临床上常见的出血原因主要分为两大类:1、局部原因引起的出血如手术中止血不全、外伤、皮肤粘膜糜烂等。临床

5、监测2、出凝血机制异常引起的出血①不能单纯用局部因素来解释的出血;②自发性出血或轻微创伤引起的出血不止;③同时有多个部位出血;④有家族遗传史或常有出血史;⑤伴有易引起出血的全身性疾病,如尿毒症、严重肝病等。临床监测(二)出凝血机制异常的环节分析根据不同的临床出血特点,可进行以下几个环节分析:1、血管因素由于血管壁异常、免疫或感染等因素造成的血管壁受损而致。常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及粘膜出血,通过局部压迫往往可止血。临床监测2、血小板异常血小板①P生成减少②P破坏过多血小板①原发性P增多症②继发于慢粒、脾切除术后③

6、P消耗过多P功能缺陷①遗传性②继发性临床监测血小板异常疾病与病因生成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减少;药物、感染、中毒、不明原因破坏增多脾脏破坏血小板功能增强;脾功能亢进免疫破坏:药物、感染、输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机械或毒性反应:DIC、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管炎、溶血、尿毒症生成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性血小板增多:脾切除术、肿瘤、外伤血小板功能缺陷尿毒症、阿司匹林或潘生丁等药物血小板疾病所致的出血临床监测3、凝血因子缺乏①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如血友病,常表现为关节、肌肉等深部组织及手术部位出血,轻者仅表现

7、为皮肤、粘膜出血;临床监测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严重肝病、白血病、大量库血输入。其中DIC可表现为全身多个部位的广泛出血及原发病的表现,压迫不能止血,需补充凝血因子。②临床监测4、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主要见于DIC纤溶期,常表现为大片状皮下出血、肌肉等深部组织出血及针眼样出血,手术伤口无血块形成。临床监测(三)病情动态监测病情动态监测包括:①出血部位的监测:皮肤、粘膜、伤口、消化道、泌尿道、鼻咽部等;②凝血功能实验指标监测;③生命体征的监测;④警惕并发症的发生。实验室监测由于机体的止血/

8、凝血机制十分复杂,参与止血/凝血反应的因子极多,所以反映止血/凝血功能的监测项目也很多。不同的监测项目从不同的侧面反映止血/凝血功能的变化,但与围手术期关系密切者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实验室监测(一)检查血管壁和血小板相互作用的实验1、出血时间(bleedingtime,BT)指皮肤被刺破后出血至出血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可粗略估计血管壁和血小板的功能。实验室监测2、cap脆性试验(cap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