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氧器技术协议1

除氧器技术协议1

ID:33413833

大小:126.55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9-02-25

除氧器技术协议1_第1页
除氧器技术协议1_第2页
除氧器技术协议1_第3页
除氧器技术协议1_第4页
除氧器技术协议1_第5页
资源描述:

《除氧器技术协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项目旋膜除氧器设备技术协议需方:rj>rj*rjw%、叫、叫、供方:<1*心y业乂乂乂rj>rj>rj>rprj>rj**********(以下简称需方),*********(以下简称供方),就旋膜除氧器设备供货,进行充分协商,签订以下技术协议,木协议作为供货合同的附件,在供货合同生效时,本协议同时生效,并与供货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I、设备技术规范一、高压除氧器及水箱450t/hV=100m3(一)技术参数:1.型式:高压旋膜式2.设备型号:HMC-4503.设备出力:4.水箱容积:Q=450

2、t/hV=100m35.设计压力:P=0.65MPa6.设计温度:T=300°C7.工作压力:P=0.483Mpa8.工作温度:T=158°C9.试验压力:P=l.OIMpa10.岀水含氧量:外g/L11.除氧塔规格及材质:(p2224xl2Q345R12.13.给水箱规格及材质:(p3232xl6汽液网材质:0Crl8Ni9(S30408)Q345R14.旋膜管规格及材质:(pl33x4S3040815.通气管规格及材质:(p38x3S3040816.设备腐蚀裕量:塔/水箱3.5/2.6mm17.外形尺寸:1

3、3808X3496X7618mm1&焊接接头系数0.8519.安全阀数量一3只,公称直径DN150mm,公称压力1.6Mpa,额定压力0.65Mg。20.排汽阀数量1只,公称直径DN100mm,公称压力1.6MPa21.支座距离:8m22.设备重量:31715kg23.满水重:185T24.运行重:155T22.就地显示仪表项目数据温度指示表型式/型号轴向AVSS581温度指示表尺寸/测量范围(pl500-400°C压力指示表型式/型号径向/Y-150压力指示表尺寸/测量范围(pl500-1.0Mpa磁翻转水位

4、计数量2套磁翻转水位计尺寸DN50L=2800磁翻传水位计设计压力1.6Mpa(-)技术说明1设备说明1」」除氧器及给水箱设计时考虑的载荷:1)内部和外部的设计压力2)设计或试验情况下设备自重及盛水的重量3)附加载荷:保温层重、外部管道重量、平台扶梯重量及平台扶梯活荷载(活荷载按200kg/m2考虑)4)地震力1.1.2设备内部结构设计考虑到防冲蚀、腐蚀、松动、旋涡、波动和噪音,以满足设备正常运行、启动、停机和变工况的要求,同时避免除氧器震动。1.1.3当除氧器的前一级低压加热器停运时,进入除氧器的凝结水温度降

5、低,而凝汽量增加,在这种紧急情况下,除氧器能通过增加的流量,并将凝结水温度加热到158°Co1.1.4除氧器的最大出力不小于额定设计出力的110%0满足不同的运行方式(定压、滑压)1.1.5除氧器除氧箱的低压给水管管径应能通过最大给水流量,管径大小按机组满负荷时的低压给水温度和允许的介质流速范围内进行设计。为能把水箱内的积水排尽,除氧器除氧箱底部设有排水管。1.1.6经过除氧器处理过的给水,其出水的溶解氧不超过7pg/L,并除去所有可逸出的游离二氧化碳和其他不凝结气体。1.1.7为方便维护和检修,除氧器设有DN

6、600取物孔,给水箱设有DN600人孔。1.1.8除氧器和除氧水箱之间有足够的流通通道,以达到甩负荷或压力突然变化时,水箱与除氧器之间的蒸汽压力能立即平衡。1.1.9除氧器壳体及除氧水箱采用焊接结构。1.1.10除氧水箱设置再沸腾装置。1.1.11正常运行时除氧器本体的噪音在距设备1.0m处测得最大声压为80分贝(A)。(三)性能播述1设备结构特点本公司设计制造的高压旋膜除氧器由除氧塔和水箱两大部件组成,给水的加热和除氧主要在除氧塔中完成,水箱作储水、缓冲之用。除氧塔由二级除氧组件组成:一级除氧组件由筒体、隔板

7、、旋膜管、双流连通管、入口水混管和二次蒸汽管组件焊接成为一体,分成水室、汽室和水膜裙室。二级除氧组件由菴组和网波填料二部分组成,起到深度除氧和适应调整负荷的作用。除氧水箱内装有蒸汽导管、再沸腾管、配水管、防旋板和各接管座。在除氧器上装有就地一次仪表和安全装置,满足现场调试、操作需要。对仪表、控制阀门和保护、报警提出设计方法和耍求。2技术特性除氧器的加热蒸汽由水箱内上部蒸汽导管接入除氧塔下部通汽管喷射进除氧塔底部,并将水箱内水位上部气体一并带入除氧塔中,各支给水经混合管混合后进入旋膜管供除氧用,水和蒸汽相向流动完

8、成传热传质。旋膜管是主要的传热传质部件,网波填料是强化传热传质和满足极负荷要求的辅助传热传质部件。给水流经旋膜管产生了两种流体形态:射流和旋转膜,经历三段传热传质过程:旋膜管内给水射流卷吸大量蒸汽;给水流出旋膜管时形成水膜裙,与上升的蒸汽完成除氧塔中最重要、负荷最大的传热传质过程。给水流经水膜裙室后其温度已近于饱和温度,水中溶解氧的99%已排入除氧器空间中。有二个重要现象始终伴随着上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