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各区二模历史题含答案(word)

北京各区二模历史题含答案(word)

ID:33561964

大小:1.99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2-27

北京各区二模历史题含答案(word)_第1页
北京各区二模历史题含答案(word)_第2页
北京各区二模历史题含答案(word)_第3页
北京各区二模历史题含答案(word)_第4页
北京各区二模历史题含答案(word)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京各区二模历史题含答案(word)》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2朝阳二模12.儒学教育的官方化和制度化最早出现在A.春秋B.秦朝C.汉朝D.唐朝13.隋唐时期交通的兴盛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交通的便利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B.运河沿线形成了众多工商业市镇C.完成了经济文化重心向东南转移D.连接域外的海路交通线正式开通14.“窃尝深维欧洲富强之本……在于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徒维坚船利炮之是务,是舍本而图末也”“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这一言论A.是洋务派对自强求富的宣传B.抨击了守旧派的冥顽不化C.维新派与革命派的激烈交锋D.揭示洋务运动的根本缺陷15.图6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份皇帝诏

2、书,也被称为新时代开始的一个重要见证。是因为A.它是清政府颁布的中国第一部宪法性文件B.它为确立资产阶级共和政体提供法律保障C.它正式宣告中国两千余年君主专制的终结D.它正式宣告并任命组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图616.下列事件发生在国民大革命时期的有①爆发了五四运动②中国共产党首次提出民主革命纲领③召开国民党一大④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7.历史名城北京见证了中国近代的荣辱兴衰。下列关于近代北京的说法正确的是A.中国最早的近代企业诞生地B.共产党早期组织诞生地之一C.中国第一条电报线架设于此D.《民报》《时务报》创刊地18.下列作品反映

3、了新中国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这些事件先后顺序排列准确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④③B.④①③②C.④①②③D.①④②③19.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这两次讲话都A.完成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B.冲破了思想藩篱C.加速了对外开放的发展进程D.深化了体制改革20.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是靠部分地改造和设置新的机关来排挤掉氏族制度,并且最后全部以真正的国家机关来取代它们”。下列各项符合这一观点的是A.强化战神山议事会B.颁布“解负令”C.创立五百人议事会D.抽

4、签选举职官21.14—16世纪是英国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此时A.强化王权的同时议会与王权抗衡B.议会与国王的矛盾成为社会矛盾焦点C.议会主权至上原则得以最终确立D.形成议会中的两党对垒轮流执政模式22.19世纪中期国际分工的特点主要表现为A.英国在对世界资源的配置利用上占据优势B.欧美主要国家共同分享世界贸易中心地位C.工业国的巨额投资引导亚非拉美生产方向D.跨国公司成为推动国际分工发展重要力量23.二战结束后近三十年间,美国资本输出总额达到1555亿美元;出口贸易总额连年增长(见图7)。与这种经济状况相关的有①《罗马条约》(1957年)②《关税及贸易总协

5、定》③《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图7④《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附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37.从“构木为巢”开始,居住问题像是一面镜子,反映着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和时代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夏商西周王朝都城及其相对独立的方国都邑之间遵循明确的等级城邑制度。各城或建筑高峻城墙,或挖掘巨大壕沟,或利用天然屏障。陕西岐山凤雏村所发现的西周时期的四合院遗址,凸显着主从有序、内外有别、封闭内敛的典型的“深宅大院”的空间序列,以无言却有形的方式体现着伦理秩序。(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时期城市的主要职能,并概述西周城市和民居建制中反映出的社会特征。(6分)19

6、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德国城镇人口的比例从36.1%升至60%,地下室、棚屋等成为工人的主要栖居地,急剧凸显的居住问题被称为“急性灾难性”社会问题。1877年的议会选举中,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所获选票达到49万3千多张。1903年德国社会民主党在议会党团实力中居于第二位。1878年起德意志帝国实施《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12年间解散330多个工人组织。1890年德国政府发起召开第一届国际劳动保护会议,联邦参议院制定或修改了一系列劳工保护法。(2)分析德国“急性灾难性”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相关社会问题引发了德国政治的哪些变化?(12分)近代中国一批由进出口贸易带

7、动起来的新型商业贸易城市兴起。1916年的上海人口剧增,占地面积小、居住面积大的西式建筑开始取代平房式建筑,房地产业成为重要的新兴行业。哈同洋行新建市屋住宅五百余幢,于《申报》上刊登的广告“交通之利便、马路之平坦、胡同之广阔、院落之宏敞、建筑之坚固、装饰之华美,为沪西独步,居家最为合宜。”(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近代中国居住方式发生变化的相关因素。(10分)二战结束后,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了一场以公共住宅为核心的建设高潮。到了70年代,随着各国财政负担过重和社会经济发展停滞等问题的加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