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

新农村建设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

ID:33566525

大小:109.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9-02-27

新农村建设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_第1页
新农村建设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_第2页
新农村建设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_第3页
新农村建设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_第4页
新农村建设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新农村建设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农村建设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以浙江诸暨为例学生姓名:赵羚琳班级:产业经济学1114班学号:111200645指导老师:杨竹莘摘要:本文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水平、城镇化建设、农民受教育程度、政府财政支农力度等新农村建设的几个重要方面入手,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等方法,证实新农村建设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着积极影响,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议,来解决一些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城乡收入差距多元线性回归主成分分析目录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1.3相关概念介绍1.4研究内容及

2、方法第二章新农村建设与城乡收入差距现状2.1新农村建设和城乡收入差距的概念2.2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现状2.3新农村建设现状2.3.1“三农”政策新趋势2.3.2政府职能与公共财政体制2.3.3农业生产率与财政支农措施第三章新农村建设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实证研究3.1农民收入影响因素的确定3.2新农村建设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的实证分析3.2.1变量的界定3.2.2数据测算3.2.3解释实证结果第四章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政策分析4.1加快农村的城镇化建设4.2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4.3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4.4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第五章回顾与展望5.1全文总结5.2需

3、要继续研究的问题参考文献第一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党中央、国务院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为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裕,也是为了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没有农业的稳定,就没有国民经济的真正稳定;没有农村的发展,就没有国家真正的富强;没有农民的富裕,就没有国家的持久繁荣。“十一五”规划期间既是一个发展机遇期,又是一个矛盾凸显期,地区差距特别是城乡差距的矛盾尤为突出。党中央在“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再次提到了“三农”问题。让农民与城镇居民一样,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文明和实惠,所以,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国富民安,对

4、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具有特重大意义。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小,有关整个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全国农村人口约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中国的富裕主要取决于农民的富裕,全国最终是否实现均衡发展,取决于城乡差距的消失,农村问题不解决,其他方面的发展都将受其影响。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不仅会造成整体消费倾向过低,也会导致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能有效承接。例如,某些耐用品在城市已经趋于饱和,而农村却无法承受这样的大宗消费,产生消费需求的断层,不利于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在政府引导下,通过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利于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是政府的目标。城乡差距

5、,已引起了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解决好8亿农民整体收入和消费水平偏低的问题,既是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又是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的环节。统筹城乡发展是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而提出来的重大方略,其实质就是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和良性互补。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最终实现全民富裕是政府的终极目标。进入新世纪以来,推进新农村建设,逐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已成为重中之重。浙江无论在实践经验上,还是已经取得的成绩上,都值得深入研究总结,这对缩小整个中国的城乡收入差距都有着借鉴意义。1.2国内外研究现状城市与农村的不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

6、曾经面临或正在面临的一个共同问题。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日益普及,带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同时也产生了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发达国家经历了乡村孕育城市、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市辐射乡村、城市反哺乡村、城市互助共荣与融合等六个阶段的演进,到20世纪70年代,城乡之间基本上是协调发展的,不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别。1960年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开始重视农业变革与乡村的综合开发,重视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西方国家出现了以大范围空间疏解为特征的“新城建设”及“城镇更新”运动,如20世纪70年代美国各大城市纷纷兴起的“邻里复兴”与“社区福利中

7、心”等运动。这些都表明了那种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城市化和片面追求城市化率而不顾城市化质量的提高,轻视农村社区发展的方式注定会失败。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约65%,农民的富裕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全国民生的富裕。自1982年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经济与农民生活水平得以改善和提高。但1990年代中期随着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收入差距明显拉大,而且还有扩大的趋势,到2004年,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3倍以上。如此巨大的社会差别显然与国家构建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不相一致。那么造成如此巨大的城乡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呢?是政府再分配机制还是市场机制或两者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