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交换原理复习版

现代交换原理复习版

ID:33680124

大小:59.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8

现代交换原理复习版_第1页
现代交换原理复习版_第2页
现代交换原理复习版_第3页
现代交换原理复习版_第4页
现代交换原理复习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现代交换原理复习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点对点通信的工作方式有: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2、传统的公共交换电话网(PublicSwitchedTelecommunicationNetwork,PSTN,简称电信网)有用户终端、用户还来、交换机和中继线组成,包括本地网和长途网两大部分。3、PSTN的本地网络图:P34、交换技术的发展:①、电路交换②、分组交换③、快速分组交换④、标记交换5、交换机的组成及器功能:①、交换网络:执行交换机的传送面功能。②、控制器:执行交换机的控制面功能。③、接口:是交换机与各种传输链路的界面,是交换机对外服务的窗口。6、交换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2、①、交换容量:交换机所能提供的最大吞吐量,即最大信息转发能力。②、阻塞率:交换机内部资源全部被占用的概率。③、时延:分为信令处理时延和分组转发时延。④、差错率:比特差错率、信元差错率或分组差错率。⑤、接口类型:提供服务的种类,而接口速率表示接口的服务能力。⑥、可靠性:反映交换机在特定的工作环境条件下正常运行的能力,通常用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作为可靠性的指标。7、例题【2.2】某电话局的统计资料表明,改距平均每分钟到达12个呼叫。试按泊松分布计算,在一分钟内到达K各呼叫的概率(K=0、1、2……)。P17(λt=12)泊松分布概率函数:例

3、题【2.3】设呼叫的平均通话时长为3min,(1)试计算通话时长大于3min的概率;(2)如果呼叫已经通话3min,试计算在此条件下呼叫继续通话大于3min的概率。P19指数分布的概率分布函数:条件概率计算:例题【2.4】在甲地也乙地之间有一条通信线路。呼叫的发生强度未每分钟0.3个呼叫,呼叫的结束强度为每分钟1/3个呼叫。呼叫遇线路繁忙时不等待,二是立即消失。求此系统在统计平衡状态时占用概率分布。P23状态概率:例题【2.5】设有无穷条线路可以利用,每个呼叫的结束强度为μ,呼叫的发生强度为常数,求此系统在统计平衡状态下的占用概率分

4、布。提示:系统有k个呼叫的条件下,呼叫的介绍强度为kμ。P23例题【2.7】设电话呼叫平均占用时长S=3min,允许的等待时间T=3min,流入话务量强度A=70e,服务设备中继线的数目(每条中继线的容量为一个话路)为90,试求呼损率E。P37允许等待时间为T的呼损率:例题【2.8】某电路交换系统使用2个信令处理器协同工作。设每次呼叫所需的平均信令处理时间为10ms,呼叫强度为每秒100次,允许等待时间为100ms,试求呼损率E。P38提示:λ=100/s,S=0.01s,m=2,T=0.1s,流入服务强度A=λ*S=1,则Em(A

5、)可查表。例题【2.9】设在分组交换设备的每一输出端口都有一个缓冲器,分组到达缓冲器的平均速率是10^5分组/秒,分组的平均长度是1000比特,缓冲器输出链路的传输速率是150Mbit/s,试求该输出端口内逗留的平均分组数。P39提示:λ为分组到达速率,μ为分组输出速率,ρ=λ/μ为流入业务量强度,逗留的平均分组数:N=ρ/(1-ρ)8、数字时分交换网络①、时分复用PCM的形成图P48。(数字化过程:采样、量化和编码)A、原始的模拟话音信号B、模拟信号经采样后形成PAM信号C、对每个样值依其幅值进行量化,编码成一个8位二进制码字,的

6、到PCM基带信号。(编码规律有A律和μ律)D、对PCM基带信号采用多路复用,形成时分复用(TDM)PCM信号。(TDM体制有E1和T1)②、PCM集群的帧结构图P49。A、一帧由32路PCM话组成(即32时隙),一帧周期为125μs,其中TS0为帧同步吗,TS16为复帧同步码和标志信号,一时隙3.9μs有八位二进制码,每位488ns。A、16帧合成一个“复帧”每个复帧周期是125*16=2ms。B、一路PCM基带信号的速率:R0=8000*8=64kbit/s。C、32路基带信号复接形成的PCM集群速率为:R1=R0*32=2.04

7、8Mbit/s.③、时隙交换示意图P50。时间交换器又称T型交换器,其功能是完成一条PCM复用线上各时隙内容的交换。由话音存储器(SM)和控制存储器(CM)组成。工作原理:A、“顺序写入,控制读出”,话音时隙顺序写入SM,再由控制系统通过CM中存储的读出顺序来控制SM中时隙的读出顺序。B、“控制写入,顺序读出”,控制系统通过CM中存储的写入顺序,将话音时隙写入到SM中,读出是从SM中顺序读出。④、空间交换器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图P54)空间交换器又称S交换器,其作用是完成不同PCM复用线之间的交换。由交叉结点矩阵和控制存储器组成。A、

8、输出控制方式:控制系统利用CM内的内容控制第几条输入复用线路的第几个时隙输出到该条复用线路上。B、输入控制方式:控制系统利用CM内的内容控制该输入复用线路的第几个时隙输入到第几条输出复用线路上。⑤、TST网络(TST三级交换网络图P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