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林市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规划

虎林市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规划

ID:33707328

大小:3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28

虎林市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规划_第1页
虎林市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规划_第2页
虎林市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规划_第3页
虎林市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规划_第4页
虎林市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规划_第5页
资源描述:

《虎林市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规划》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虎林市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2011-2015)为加快推进我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提高义务教育质量,根据《鸡西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鸡政发〔2011〕25号)精神,特制定本规划。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按照市级统筹、以县为主、改造薄弱、均衡发展的要求,以均衡配置公共教育资源为重点,以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载体,着力缩小校际、城乡和区域间差距,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学校内涵建设,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

2、切实保障适龄少年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和谐。二、基本原则1.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统筹县域义务教育与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计划、分阶段落实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目标。2.突出重点、改造薄弱。以改造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为重点,加大对边远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县域公共教育资源均衡配置,促进校际、城乡、区域之间教育均衡发展。3.促进公平、确保质量。把保障教育机会、教育赛程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根本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4.试点先行、全面建设。教育行政部门8要因地制

3、宜,城乡一体,全面建设,先行先试,推广成功经验和做法,按时完成规划目标任务。三、总体目标到2012年年底,全市实现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发展目标;到2015年年底,全市达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届时,我市义务教育学校全部实现标准化,学校布局更加合理,学校和城乡办学条件、教学设施、教师素质、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基本均衡。四、主要任务1.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统筹兼顾农村城镇化发展、新农村建设、城乡学龄人员变化等因素,科学制定中小学布局调整、标准化学校建设及城乡教育共同体发展规划,合理调整布局,大力改造农村薄弱学校,加快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办学

4、条件基本均衡。2.完善教育投入机制。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政府财政保障范围,落实生均公用经费标准,逐步提高保障水平。统筹管理使用各项建设资金,向边远地区和农村学校、薄弱学校倾斜。完善贫困学生和弱势群体资助救助体系。3.实行教师轮岗交流制度。建立和完善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教师队伍制度。实行“无校籍管理”,县域内城乡教师编制和工资待遇同一标准,均衡配置教师资源,全面推行以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为主体的交流制度。4.深化管理制度改革。全面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确保师生安全。建立和完善城乡学校统一评估考核制度,采取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整合、重组、对

5、口支援等方式,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升县域内学校总体办学水平。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提高学校管理水平。5.全面推进素质教育。8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国家课程政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初中升优质高中定校配额制度。大力推进减负工作,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6.完善督导评估制度。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制度和评估认定制度,加强过程性督导,实行问责公示制度,确保各项责任和任务落到实处。五、保障措施(一)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实现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基本均衡1.全面统筹教育规划布局。教育行政部门及各相关单位要结合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发展

6、、学龄人员变化等实际情况,科学制定标准化学校建设、城乡教育共同体及薄弱学校改造规划。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地区和薄弱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倾斜机制。不断完善学校内部设施,使全市中小学校“三室”建设全部达到规范化标准,保证教育教学需要。加强中小学食堂、宿舍建设,满足集中办学需要。2.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市政府将按照《黑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2012年达到占GDP4%的要求,将义务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保障,各级财政要根据年度财力增长和教育发展需求的实际,扩大教育

7、供给,建立和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保证“三个增长”8。各级政府在财政预算中要将教育经费单列,均衡安排,重点向农村地区和薄弱学校倾斜,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均衡配置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完善寄宿制学校生活配套设施,更新远程教育软硬件条件。保证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费附加主要用于义务教育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新增教育投入重点向农村寄宿制学校、城区薄弱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倾斜。逐步提高农村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等弱势群体学生补助标准。(二)科学配置师资力量,实现义务教育人力资源均衡1.建立科学的教师队伍管理机制。建立由县级政府主导、教育行政

8、部门统一管理的教师、校长交流制度,实行“无校籍管理”,促进校际、城乡、区域之间教师资源均衡配置。教育行政部门要从实际出发、研究、选择教师交流模式,统筹规划,积极试点,整体推进,采取轮岗交流、挂职锻炼、下乡支教、进城跟岗、对口帮教等形式,加强义务教育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