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中考物理第一轮考点梳理复习教案14

2015届中考物理第一轮考点梳理复习教案14

ID:33724027

大小:1.07 M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2-28

2015届中考物理第一轮考点梳理复习教案14_第1页
2015届中考物理第一轮考点梳理复习教案14_第2页
2015届中考物理第一轮考点梳理复习教案14_第3页
2015届中考物理第一轮考点梳理复习教案14_第4页
2015届中考物理第一轮考点梳理复习教案14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5届中考物理第一轮考点梳理复习教案14》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考点知识梳理(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声音的产生(1)、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而产生的。(2)、实验现象说明: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物体停止振动,发声也会停止。注意:发声体振动微弱不易观察时,可以将其转换成容易观察的现象来观察,即放大法。如在发声物体上放些轻小物体看其是否跳起,或将物体与水面接触看是否溅出水花等。(3).产生声音的条件:一是要有发声体,二是发声体在振动。注意:(1)发声体既可以是固体和液体,也可以是气体;(2)发声体肯定在振动,但振动不一定能听到声音;(3)不能将“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说成“振动停止,声音也消失”,因为振动停止,物体只是不再发声,而

2、原来发出的声音仍然继续传播并存在。2、声音的传播(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在空气中,声音以看不见的声波来传播。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固体的传声效果最好。(2)、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其中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次之,在气体中最慢。在一个充满水的长自来水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可以听到三次声音,第一次是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后一次是在空气中传播的。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声音在15℃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注意:(1)玻璃罩内物体发出的声音随空气变稀薄,传出的声音也会变弱,从而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该

3、实验用到了科学推理法。因玻璃罩内无法实现真空状态,所以不可由实验直接得出。(2)声音在不同的介质和温度下,传播的速度不同。在同一温度下,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在固体中传播最快。在同一物质中,温度越高,声音传播得越快。(3)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练习: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也能听到播放的音乐声,这说明水(或液体)能传播声音。注意:一切声音的产生都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但是仅有物体的振动,声音不一定能被听到。如当声音在没有介质传播时或当物体振动的频率超出人的听觉范围时,声音也不能被听到。因此,人能听到声音的条件是:(1)发声体振动;(2)有传播声音的介质;(3)接

4、收到的声波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4)听觉正常。3、回声现象(1)、回声是由于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形成的。人们听到回声的条件是发出的声音经过较长的时间(大于0.1s)回到耳边,即发声处到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17m。(2)、应用回声可以测定海底的深度、冰山距离、敌方潜水艇的远近。测量中要先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测量方法是:测出从发出声音到收到反射回来的声音信号的时间t,查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则发声点到物体的距离s=注意:(1)回声定位和回声测距都是回声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2)当障碍物离得太近时,声波很快被反射回来,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此时人

5、们分辨不出原声和回声,但是会觉得声音更响亮。音乐厅中常用这种原理使演奏效果更好。4、怎样感知声音(1)人耳的结构:人耳主要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三部分。(2)人耳感知声音的过程:物体的振动产生声波传到耳道中,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就产生了听觉。(3)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科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二)声音的特性1、乐音的三个特性分别是音调、响度和音色。女同学的声音较尖细,是指她声音的音调较高。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的频率越大,

6、声音的音调越高。练习:同学们应该都给保温瓶灌过水,在给保温瓶灌水的过程中,水快满时声音有何不同?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分析:水快满时音调越来越高。因为发声的空气柱越短,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高。注意:往暖水瓶中装水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并不是装入的水发出的,而是水面上方残留在暖水瓶中的空气柱振动发出的,所以当水越多时,空气柱越短,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3、声音振动的快慢常用每秒振动的次数——频率表示。频率的单位为赫兹(赫),例如:某音叉每分钟振动3000次,其频率为50Hz。注意:(1)人耳所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低于20Hz的声音是次声波,高

7、于20000Hz的声音是超声波。人无法听到次声波和超声波,但是有些动物可以听到次声波。(2)次声波和超声波都是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传播也需要介质。4、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振幅指声源振动的幅度;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人们听到的声音的大小不仅跟振幅有关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注意:辨别音调和响度的四种方法:(1)根据定义辨别: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例如女高音轻声伴唱,男低音放声高歌,女的音调高,响度小;男的音调低,响度大。(2)根据影响因素辨别:影响音调的因素是频率,即物体振动的快慢,物体振动得越快,音调越高,反之则越低;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