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格曼法则在北极(1)

伯格曼法则在北极(1)

ID:33787815

大小:69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1

上传者:U-4187
伯格曼法则在北极(1)_第1页
伯格曼法则在北极(1)_第2页
伯格曼法则在北极(1)_第3页
伯格曼法则在北极(1)_第4页
伯格曼法则在北极(1)_第5页
资源描述:

《伯格曼法则在北极(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7表JX—7淮海技师学院教案编号:SHJD—508—14版本号:A/0流水号:姓名:魏雪松授课日期班级11财2课题:《伯格曼法则在北极》教学目的、要求1.学习作者实事求是、严禁思考、反复验证的科学精神;2.学习课文按照逻辑层次,依次说明主旨的结构特征;3.学习运用多种方法充分、准确说明事理的说明方法。教学重点:理请行文思路,了解“伯格曼法则”。教学难点:感悟蕴涵其中的科学精神授课方法:讲授法提问法教学参考及教具(含电教设备):教学后记: 7表JX—7板书设计注:要求以一块黑板的版面来进行板书设计 7表JX—7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学时分配一、新课导入推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快速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在于发现和发明,火的发现、火药的产生、纸的时代、指南针的发明、新大陆的发现、蒸汽时代、计算机时代,都是很好的例证。一位外国生物学家叫伯格曼,他发现了自然界一条规律,即:同一物种,在愈冷的地方,个体愈大,而且愈接近于圆形。(图片展示)我国的一位两极考察科学家,即本文的作者位梦华,先后7次亲赴两极考察,并成为在北极越冬的第一位中国科学家,他观察积累了许多资料,写了大量科普作品,《伯格曼法则在北极》即是其中一篇,他用大量的事实证明并探讨了伯格曼法则。这节课我们重点研读这篇文章的前8段,掌握作者用举例对伯格曼法则和艾伦推论的生动有力的论证。二、介绍体裁知识科技文是与文艺作品相对而言的,科学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一般分为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也称为社会科学)两大类。本文属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科技文。科技文有的阐明一种科学观点,有的则介绍一种科技成果。本文则介绍了一种科学发现,那就是伯格曼法则及其推论。研读科技文,我们能吸取科学知识,受到科学精神的熏陶,也能学习一些科学方法,还能感受到研读科技文的乐趣。三、阅读课文,要求:学生标记文中的例子,并思考:1.什么是伯格曼法则?2.什么是艾伦推论?理由是什么?3.作者为了验证伯格曼法则列举了哪些证据?4.作者为了验证艾伦推论又列举了哪些证据?5.人是否也遵循伯格曼法则?为什么?课前预习字词、作者相关情况此导语点明了学习本文所立足的角度,并明确了本节内容目标。此介绍有利于学生把握体裁特点,明确学习目的。此环节的目的主要在于初步理解全文内容,为下一步展开教学做准备。第一课时教案纸 7表JX—7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学时分配四、总结第一组结论:综合运用了生物、地理、生理、物理、遗传、气候等知识。给我们的启示是:知识是财富,运用是关键,丰富的知识和细心的观察是发现的基础,所以我们应该多学知识,学好知识,为将来打基础。第二组结论: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是寻求实证,即任何科学结论都要经得起反复的观察和实验的检测、证明。所以作者列举了北极的10种动物作例证。所举例证,从庞然大物的北极熊,到身长10厘米的旅鼠,从飞禽燕鸥到昆虫苍蝇、蚊子,都是作者多次亲赴北极考察并在北极越冬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因而能有力地证明伯格曼法则及艾伦推论具有科学性。(展示课件)论证充分有力,科学严谨是这篇科技文的特点。第三组结论:法则即是规律,推论是法则推演而来,先证法则(4、5、6段)后证推论(7段)合乎逻辑,但第8段又证法则似乎不合理,段落安排似乎有点不合章法,但仔细推敲,不难发现作者这样安排可能是考虑证明艾论推论比举后面的蝇、蚊对于证明伯格曼法则更主要。后举蝇蚊事例是例证的拓展,也是必要的。所以这样安排段落顺序。第四组结论:主要说明方法有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分类别。语言特点:朴实无华、通俗易懂而又幽默风趣,是这几段文字也是这篇文章的特点,同时也是科技文融知识性、科学性、文学性于一体的语言要求。五、总结研读方法首先,要抓住作者的观点,了解文章所论述的科学发现、科学成果。因为科技文或阐明一种科学观点,或论述一种科学发现。第一组同学主要针对此点。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同学加以补充。学生发言后教师明确要点。第一课时 7表JX—7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学时分配其次,抓住例证,研究作者是怎样分析、证实其科学观点的,领会选例的典型性、普遍性,从而学习作者例证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精神。二、三组同学已经尝试。再次,品味语言。科技文要靠事实说话,以理服人,一般要用准确,严密的语言。但根据内容,读者对象等语言风格也可以多种多样。本文介绍科学发现所举动物为许多人少见,所以多用形象的描绘、大胆的夸张,使文章语言风趣幽默,引人入胜。四组同学完成了这一任务。指定学生读课文9~13自然段,同时要求其他同学注意标记出除例子叙事以外的句子,特别是结论句。六、逐段理解方法:学生说出结论句,教师提问引导。(一)第9段为承上启下过渡段,一般学生都能把握,只需明确作者是从人类演化的角度来研究即可。(二)研读第10自然段。结论句1.“简单地说,”“在如此短的时间内,伯格曼法则是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的。”提问:为什么?学生发言后教师明确:人类从非洲演化出来后,要学会制作衣服和帐篷之后,才有可能进入寒冷地区。“几万年”“两三万年”“1.2万年前”在上千万年的人类演化史上不过只是一瞬间的事。所以说伯格曼法则是发挥不了什么作用的。结论句2.“如果仔细观察一下,伯格曼法则在人类身上似乎还是留下了某些痕迹。”“也许这也是伯格曼法则发挥作用的结果吧。”提问:文章举了哪些例证?(此问题学生很容易从段中找出答案)再问:结论2句中的“似乎”、“也许”怎样理解?明确:两句中的“似乎”、“也许”表示不能完全肯定,是一种明确:两句中的“似乎”、“也许”表示不能完全肯定,是一种可能性。(三)研读第11自然段。把科技文体特点、本文特点、学生学法以及教师教法融为一体,升华总结出研读科技文的方法步骤此环节的目的是继续落实科技文研读首先要抓观点的方法提问引导第二课时 7表JX—7观点句1.“以此类推到黑人,似乎就有点矛盾了。”问:为什么?(学生很容易从文中找到答案)观点句2.“不过,如果到非洲去看看,还是可以找出伯格曼法则的蛛丝马迹来。”问:例证是什么?(矮黑人,图片展示)问:句中的“如果”表示什么?(表明只是推断)教师小结:伯格曼法则类推到黑人,出现了两种情况:非洲中部的“矮黑人”,个子明显小,还是可以找出伯格曼法则的蛛丝马迹来。但在结尾句结论时,加上了“如果”一词表明只是推断。另一种黑人的情况出现与伯格曼法则相反的情况,这是不是就推翻了伯格曼法则呢?(四)研读第12自然段。1.提问:现代爱斯基摩人的祖先“多塞特”人是否符合伯格曼法则呢?2.要求学生说出作者研究结论:“由此可见,多塞特人可能就是伯格曼法则在人类演化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的结果。”3.教师结论:多塞特人遵循伯格曼法则也只是一种“可能”。七、总结概括这一部分主要内容,引导延伸1.从以上作者的推断和结论方面来看,人类遵循伯格曼法则虽有某些痕迹,但似乎并无定论,相反的还举出了两个有悖于伯格曼法则的例证:一是活在热带的黑人比黄种人、白人个子大,二是爱斯基摩人并不高大。这样看来,想在人类中找到伯格曼法则的验证似乎还没有明确的结果。不像文章前半部分,好像那些北极动物们专门为验证伯格曼法则而生而长。这样想来,作者位梦华是不是不该把伯格曼法则的验证引到人类来?我们又应该怎样理解这一部分内容?2.科学研究特别注重“证伪”,即对法则、推论提出相反的例证,并证明其不能成立,所以举出两个反例,这两个反例能否推翻伯格曼法则,作者接着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非洲中部的“矮黑人”和北极地区更古老的“多塞特”人,是符合伯格曼法则的。 7表JX—73.证实的一定要证实;能证实一定程度的就证实一定程度;不能证实的就老老实实说不能证实。这不是实事求是是什么?这不是老老实实的科学态度是什么?由此,作者让我们看到了他在科学研究中始终贯穿着客观观察、严肃探究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其实我们每一个同学在学习生活中,也很需要有这种科学的态度,求实的精神。4.科学是无止境的,文章后4段给我们留下这样几个问题供大家思考:(1)人类不像动物那样按伯格曼法则生长,原因是什么呢?(2)艾伦推论在人类身上似乎找不出什么明显的证据,原因是什么呢?(3)你相信上帝造人的说法吗?(4)除此之外,文章留下了另外的更多的悬念,需要人们去探索:如伯格曼法则在南极会怎样?伯格曼法则在植物界会怎么样?结论:只要我们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肯于观察思考,注重科学方法,就能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八、总结语言特点:1、幽默风趣例如北极的苍蝇,就是个大无比,圆圆的身子,飞起来就像一架B2型轰炸机。比喻夸张咬起的大包核桃似的,满头变成崇山峻岭……比喻夸张如果把人造的七高八矮,耳朵大小不一,岂不坏了上帝的形象?连上帝自己也会觉得没有面子。所以,为了上帝的面子,艾伦推论在人类身上也就只好作罢了。反问拟人2、科学准确如果仔细观察一下,伯格曼法则在人类身上似乎还是留下了某些痕迹。在中国,北方人比南方人个子就要大一些,也许这也是伯格曼法则发挥的结果吧。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伯格曼法则在人类身上的表现还是比较明显的。多塞特人可能就是伯格曼法则在人类演化的过程中发挥了作用的结果。作业:课后习题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