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0例疗效观察

痛风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0例疗效观察

ID:33820225

大小:55.6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1

痛风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0例疗效观察_第1页
痛风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0例疗效观察_第2页
痛风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0例疗效观察_第3页
资源描述:

《痛风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0例疗效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痛风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50例疗效观察张颖许东云(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云南昆明650032)【中图分类号】R25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34-0417-02【摘要】木文通过了解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优势,得出结论:中医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毒副反应较西药明显减少。【关键词】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方中西医治疗痛风是一组瞟吟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祖国医学认为木病属于中医痹证之“热痹”、“历节”的范畴。有外感和内伤之说,即外有风寒湿热(毒)之邪,入侵机体,使脏腑功能发牛紊乱或常因过食膏粱厚味,湿热内蕴

2、,兼因外感风邪,侵袭经络而成;或素体阳虚,卫外不固,诸邪所致,使脏腑损伤,湿、痰、瘀等病理产物阻碍气机,留注关节,以致气血凝滞,运行不畅,闭阻不通,不通则痛。笔者于2000年3月〜2008年12月用名中医经验方“痛风方”及“别瞟吟醇”内服治疗木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般资料木组观察病例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性40例,女性10例,年龄19〜77岁,平均年龄为49.25岁。病程2〜15天。对照组30例,其中男25例,女5例,年龄21〜79岁,平均年龄48.15岁;病程1〜13天。两组病例急性发作期均

3、有关节疼痛,局部皮肤发红、发热、肿胀、压痛明显,关节活动受限。血尿酸均高于420μmol/L(我院正常值为90~420μmol/L)oX线:初次发病及病程短者多表现为软组织肿胀;病程长及反复发作者可见附近骨质穿凿样破坏。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参考“美国风湿病协会1977年制定的标准”[1],木文80例患者的诊断均符合上述标准,对慢性痛风己破坏骨质的不属木观察范围。2治疗方法2.1治疗组(1)内服自拟痛风方:桃仁、红花、赤芍、泽泻、川苛、生地、土茯苓、当归、六方藤、蒲公

4、英、连翘、牛膝、丹参、土鳖虫、延胡索等,并随症加减。2H1剂,水煎2次,早晚分服。(2)服用西药:别瞟吟醇0.辽/次,每天3次。2.2对照组服用西药:别嚓吟醇0.1“次,每天3次,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50mg,1日2次。两组服药吋间均为7d,同吋嘱患者适当休息,抬高患肢,戒洒,不食含高嚓吟类物质的食品及高脂肪、高蛋白的饮食,多饮水。2.3统计方法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包。3治疗结果3.1疗效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⑵评定。显效:关节红肿热痛消失、局部无任何反应,活动如常,血尿酸值降至正常范围。好

5、转:关节肿胀消减,疼痛缓解,血尿酸值下降,但未达正常范围。无效:关节红肿热痛症状改善不明显,活动仍受影响,血尿酸值未下降。3.2两组治疗结果比较经χ2检验,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o3.3两组治疗前后血尿酸水平情况比较(见表1)。3.4两组副作用比较治疗组出现胃皖不适5例;对照组出现恶心呕吐,胃腕不适27例,皮疹12例,齿龈出血6例。两组有明显差异。4讨论4.1S前,痛风尚无根治之法,但药物治疗及饮食疗法,可达到一定效果。基于此认识,本文主要是观察临床中痛风方加别瞟吟醇与单纯

6、使用西药治疗对急性关节炎的本病的疗效判定,结果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疗程短的优势。4.2别卩票吟醇是黄卩票吟氧化酶抑制剂,它是通过抑制该醇的活性,阻断黄卩票吟转化为尿酸,从而降低血尿酸水平,是防治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等病的常用药物。因其有抑制骨髓、损害肝功能等副作用,故每个接受该药治疗的病人,如发现不良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及吋治疗。4.3笔者治以活血化瘀,清热泄浊通络之法,选用名中医经验方痛风方,方中用桃仁活血化瘀为君药,四物汤加强活血化瘀之功;上茯苓解毒祛湿通络;泽泻、牛膝清热除湿,通利关节,连翘、蒲公英清热解

7、毒,加强其清热泻浊解毒之力;姜黄、丹参、土鳖虫、延胡索活血通络止痛;六方藤消痛散结;佐药吴茱萸温中散寒,顾护脾胃;使以甘草调和诸药。诸药配伍共奏其活血化瘀,清热泄浊,通络止痛之功。4.4痛风0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本病使用西药虽能较好地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易产生耐药性及副作用,影响疗效。因此,中西医相结合,在短时间内迅速缓解和控制本病,预防反复发作,实为治疗痛风的又一有力武器,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参考文献⑴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等•实用骨科学[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359〜1

8、360.[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8.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