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

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

ID:33834221

大小:76.1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3-01

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_第1页
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_第2页
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_第3页
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_第4页
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_第5页
资源描述:

《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观察贺颖(葫芦岛市中心医院辽宁葫芦岛125001)【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4-0234-02【摘要】目的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在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初发T2DM患者104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诺和灵N(NPH)联合门冬胰岛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的血糖达标时间和单日内血糖的波动情况以及低血糖的发牛情况、胰岛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在血糖达标时间和单日内

2、血糖的波动情况以及低血糖的发牛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t;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胰岛功能均显著提高。结论使用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确切低血糖发生几率较低,更加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关键词】甘精胰岛素NPH门冬胰岛素T2DM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牛活水平逐渐提高,被称之为“富贵病”的糖尿病患者人数也越来越多[1]。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CDS)组织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在20岁以上的人群中,年龄标化的糖尿病患病率为9.7%,而糖尿病前期的比例更髙达15.5%,我国60.7%的糖尿病患者因未被诊断而无法及早

3、进行有效的治疗,糖尿病的慢性血管并发症对患者的牛命和牛活质量威胁极大,早期强化血糖控制可降低和延缓微血管和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牛。木研究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6月到2011年1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初发T2DM患者104例,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糖化血红蛋白≥9.0%,空腹血糖>12.0mmol/L,未使用过任何降糖药物,除外精神疾病,严重感染、贫血、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严重肾功能损害及肿瘤、活动性肝病,妊娠和哺乳期妇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昏迷及其他不配合治疗的患者

4、。随机分成治疗组52例,对照组52例,其中治疗组男32例,女性20例;年龄最大的81岁,年龄最小的39例;对照组男31例,女性21例;年龄最大的79岁,年龄最小的41岁。两组在病例数量、男女比例、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只有可比性。1.2方法两组均给与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和糖尿病健康教育,睡前(22吋)皮下注射甘精胰岛素(赛诺菲?安万特)或NPH(丹麦诺和诺德),起始剂量均8U/d,三餐前注射门冬胰岛素,起始剂量18U/d,治疗期间采用美国强生稳步型血糖仪定期监测三餐前、三餐后2小时、22:00及3:00血糖,根据血糖结果定期调整膜岛素剂量,治疗过程要求

5、患者记录任何不良事件,治疗2周后,观察相关指标,评估疗效。1.3观察项目血糖达标吋间和单H内血糖的波动情况以及低血糖的发生情况、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吋血糖(2hPG)、22:00、3:00血糖、空腹C肽(FCP)、餐后2小时C肽(PCP)o1.4疗效评标准治疗后空腹血糖(FBG)在4.4—6.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PBG)在4.4—8.0mmol/L为达标,血糖<3.9mmol/L,不管是否有临床症状,均为低血糖事件。1.5统计学方法数据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两组间比

6、较采用t检验和X2检验,以P<0.05,为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治疗组血糖达标时间和单日内血糖的波动情况以及低血糖的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表1)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比较观察组52例(7.3±2.1)天(3.7±1.0)mmol/L3例(5.77%)对照组52例(13.1±3.2)天(6.1±1.5)mmol/L9例(17.31%)t=9.9685t=9.4698x2=6.52P<0.05P<0.05P<0.052.2治疗2周后两组FBG、

7、2hPG、3Am血糖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组名糖的发生情况病例数血糖达标时间单日内血糖的波动情况低血比较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VO.O"两组比较下降的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甘精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比NPH更理想;两组患者治疗后胰岛功能均显著提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升高的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2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变化(mmol/Lx・±s),胰岛功能指标变化(x■&plu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