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基本常识

常见病基本常识

ID:33842934

大小:123.50 KB

页数:31页

时间:2019-03-01

常见病基本常识_第1页
常见病基本常识_第2页
常见病基本常识_第3页
常见病基本常识_第4页
常见病基本常识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见病基本常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常见病基本常识一、小儿腹泻[概述]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种病原、多种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可同时伴脱水及酸中毒为特点的消化道疾病,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多见于6个月到2岁的儿童。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阻碍生长发育。病因:食物、水被污染,病毒、细菌等通过手、玩具等侵入小儿的消化系统;肠道外感染,如上呼吸道感染、肺炎及某些传染病也可引起小儿腹泻;婴幼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如喂养不当,易造成消化系统功能紊乱;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可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引起腹泻;气候变化,腹部受凉等原因都可引发小儿腹泻。分类:1、根据原因

2、可分为感染性(如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真菌感染、寄生虫感染等)和非感染性(如饮食不当、天气变化等)腹泻。2、按得病时间分为:急性腹泻(2周以内)、迁延性腹泻(2周到2个月)、慢性腹泻(2个月以上)。[症状]大便次数增多,可由数次到数十次,大便稀或呈水样、蛋花汤样,可伴有呕吐、腹痛、发热、食欲减退,严重者可引起脱水、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二、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概述]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是由于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症,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病因: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婴幼儿上呼吸道特殊的解剖和免疫特点容易患本病

3、;营养障碍性疾病,护理不当,气候改变和环境不良等因素则易发生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或使病程迁延。分型:可分为一般上感和特殊类型上感(疱疹性咽峡炎、咽结合膜热)。[症状]一般上感:(1)局部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干咳、咽部不适和咽痛等,多于3—4天内自然痊愈。(2)全身症状:发热、烦躁不安、头痛、全身不适、乏力等。部分患儿有食欲不振、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婴幼儿起病急,全身症状为主,局部症状较轻。多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热程2—3天到1周左右,起病1—2天可因高热引起惊厥。年长儿以局部症状为主,全身症状较轻,可

4、仅轻度发热。疱疹性咽峡炎:多发于夏秋季,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烧、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病程为一周左右。咽结合膜热:多发于春夏季,以发热、咽炎、结膜炎为特征。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眼部刺痛,有时伴消化道症状,病程1~2周。[鉴别]1、流行性感冒:由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引起。有明显的流行病史,局部症状较轻,,全身症状较重。常有高热、头痛、四肢肌肉酸痛等,病程较长。2、急性传染病早期:上感常为各种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如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猩红热等,应结合流行病史、临床表现等综合分析。三、小儿肺炎[概述]小儿肺炎是由

5、多种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造成的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的疾病。婴幼儿时期,肺炎是常见病,是我国住院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被卫生部列为小儿四病防治之一。病因:各种病原微生物侵入小儿的肺部,引起炎症。分型:1、按肺部患病部位分为: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最常见)、间质性肺炎。2、按感染小儿肺部病原微生物的不同分为:病毒性肺炎、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原虫性肺炎、真菌性肺炎、非感染因素肺炎。3、按病程分为:急性肺炎(1个月之内)、迁延性肺炎(1个月到3个月)、慢性肺炎(3个月以上)。4、按病情分为:轻型肺炎(只有呼吸系

6、统改变)、重型肺炎(有其它系统受累表现,全身中毒症状,甚至生命危险)。5、按临床表现是否典型分为:典型肺炎、非典型性肺炎(由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病毒引起。2002年冬到2003年春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传染性非碘型性肺炎SARS)。[症状]发烧,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可伴有循环、神经、消化系统的功能障碍。1、婴幼儿肺炎:一般为支气管肺炎。表现为起病急,发热(体温38—39℃),咳嗽,气急,烦躁不安,面色苍白,食欲减退,有时可有呕吐、腹泻等,新生儿可表现为拒奶、吐沫,而无咳嗽。2、年长儿肺炎:以大叶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为常见。(

7、1)大叶性肺炎:起病急,高热(体温39℃—40℃),寒战,烦躁,早期气促,胸痛,咳嗽不多,约3—4天后,出现咯铁锈色痰。(2)支原体肺炎:起病急或缓,体温可高可低,咳嗽渐重,呈刺激性频咳,咯出粘痰,乏力,头痛或胸痛。四、小儿贫血[概述]贫血:是小儿时期常见的一种症状,当外周血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时称贫血。血红蛋白在6个月~6岁,低于110g/L,6岁~14岁,低于120g/L即为贫血。以6个月到2岁婴幼儿常见。皮肤黏膜苍白为突出表现,可伴有肝脾大和淋巴结肿大。病因:(1)红细胞,血红蛋白生成不

8、够;(2)由于各种因素破坏红细胞;(3)失血丢失红细胞;(4)很多贫血是由于缺铁造成的。分型:按贫血程度分:轻度(血红蛋白在90g/L以上);中度(60—90g/L);重度(30—60g/L);极重度(小于30g/L)。[症状]皮肤(面部,耳廓,手掌)、粘膜(眼睑结膜,口腔粘膜)、指甲床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