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小学音乐的美育功能

探索中小学音乐的美育功能

ID:33847256

大小:78.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3-01

探索中小学音乐的美育功能_第1页
探索中小学音乐的美育功能_第2页
探索中小学音乐的美育功能_第3页
探索中小学音乐的美育功能_第4页
探索中小学音乐的美育功能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索中小学音乐的美育功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探索中小学音乐的美育功能辽河油田欢喜岭一小:李化音乐教学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教学生唱会几支歌么?是给学生以简单的识谱以及简单的“乐理”么?是教会学生能在某件乐器上得到一些初级练习技能么?   在前些年,中、小学音乐教师中,如果能做到上述三点,已算是不错了,如果他能数年如一日,或者还能在课外活动中再多灌输一些知识和技能给学生,或在文艺演出中,有几位突出的人才崭露头角,那可能还会算得上先进音乐教师,因为在那些年来对音乐教师称职与否多是以上述这些条件来衡量的。   “水往低处流,人向高处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90年代教育体制改革的发展和需要,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组

2、成部分,它有别于其他教育形式,它具有对心灵美的塑造、道德的教化的独特功能。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如能从美育的本义出发,研究、运用中、小学音乐的陶冶教化功能(实际上就是教学方法),那么就能通过各种艺术活动,来诱发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优美动听的音乐中认识美、接受美,以美引善、以美导真,从而真正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美的滋润、美的营养、美的熏陶,进而使他们潜移默化地在精神状态上、品德上、性情上、生活情趣上、理想抱负上有所促进(当然这是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的)。因此,美育教育的教学方式应是感受性的、浸润性的、游戏性的,是其他德育课、智育课、体育21课、劳技课所不能代替的。其教学方法更与

3、一般知识不同,它更多地强调感性陶冶的作用,更多地强调游戏或娱乐的方式来施教及受教。有一句名言一针见血地说出了美育的受教方式:“当赏心悦目(耳)之际,正是潜移默化地起美育感化作用之时”。从而使受教育者的内在心理结构在不违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在欣赏和创造“美”的活动中,在各种心理能力达到高度活跃时,尽量地按照一个理想的模式有效地发展,从而建立健全完善的心理结构。   作为当今的一名音乐教师,怎样使艺术教育真正成为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怎样在音乐教学中发挥美育的功能和作用;怎样建立健全学生完美的心理结构,提高音乐教育、教学的整体效应,是社会给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为此我在长期的音乐教学中,学

4、习和注重运用音乐治疗的原理和方法,把音乐教学分为欣赏性教学、背景性教学、技能性教学、综合性教学、创造性教学五个方面,力求通过音乐教学,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个性,建立完美的心理结构,达到其全面和谐发展地目的。   一、欣赏性教学   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是通过音响来塑造音乐形象的;而音乐形象对人的心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为此我根据音乐这一特点,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特征和心理偏异,让他们欣赏不同的乐曲,通过音乐对人的感染力,以达到矫正心理的目的。如针对厌学心理,则让他们聆听《校园的早晨》、《中学时代》、《祖国的关怀21象春天》等,激起学生对学校学习生活的热爱;针对胸无大志,自卑自弃的学

5、生则让他们聆听《长江之歌》、《中国的土地》、《亚洲雄风》,帮助学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克服困难的自信心;针对毕业班学生学习紧张疲乏心理,让他们聆听《春江花月夜》、《蓝色的多瑙河》,带给学生轻松、愉快的感觉;针对娇弱心理,让他们聆听《黄河大合唱》、《马刀舞》,培养学生坚强、刚毅的性格;针对忧郁心理,让他们聆听《在希望的田野上》、《春节序曲》、驱散学生心灵上的阴霾;针对焦虑心理,让他们聆听《童年的回忆》、《我们多么幸福》、《让我们荡起双浆》,扫除学生的烦闷与苦恼;针对攻击心理,让他们聆听《让世界充满爱》、《青年友谊圆舞曲》,建立团结互助的人际关系。例如,我校曾有位学生因家庭的不幸,产生了悲观、厌

6、世的心理,我则积极配合班主任做好政治思想工作,向他介绍贝多芬生活、创作上历经磨练,在耳聋的情况下创作出第六交响曲《田园》,唤起他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帮助他渡过了“心理危险期”。长期以来,我就是通过这种特殊手段,组织指导学生聆听一些格调较高、积极向上的中国民歌、创作歌曲、外国优秀音乐作品,使学生从这丰富多彩、美不胜收的风格各异的音乐形象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感受到革命先烈志士的大无畏精神,感受到人类伟大的创造力。从而达到了既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审美能力,同时亦收到了矫正学生心理偏异的效果。   二、背景性教学   我在音乐教学中常利用这一心理现象,在教学中突出

7、背景性,创造一种听觉形象21与视觉形象的联合体,设计一种美的情景氛围,对于了解音乐本身的内涵、熏陶美的心灵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例如在《大海啊,故乡》的教学中,为了进一步唤起学生对美好童年的回忆,激发学生对哺育我们成长的母亲的深情,运用电教手段,给学生展示出大海的画面,使学生通过歌词、旋律、画面进入意境,沉浸在大海的美感中;又如在欣赏高胡、二胡、扬琴三重奏《春天来了》这课时,分析了作品后,首先运用电教手段,给学生展示出一幅幅春天的美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