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史教案增补

隋唐五代史教案增补

ID:33851245

大小:124.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9-03-01

隋唐五代史教案增补_第1页
隋唐五代史教案增补_第2页
隋唐五代史教案增补_第3页
隋唐五代史教案增补_第4页
隋唐五代史教案增补_第5页
资源描述:

《隋唐五代史教案增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隋唐五代史专题教案隋唐五代史课程的主要问题1、隋唐五代史研究的基本史料(包括书名、作者、性质,应了解10种以上);2、对唐代作为中国古代社会发展鼎盛时期的认识;3、秦汉——隋唐时期中国社会发展地理格局的变化及其意义;4、南北朝-唐-宋社会变迁的主要表现:关于“贵族社会论”和“唐宋变革论”的认识;4、唐代官僚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科举制度、实行情况及其社会影响;5、隋唐五代重大政治历史事件的解释:所谓“中央革命”和“地方革命”;6、经济发展的基本面貌,经济制度变革和经济重心南移问题;7、外来文化特别是佛教兴盛对中

2、国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影响;8、日常生活和社会习俗的演变要求至少认真阅读一部隋唐五代史著作和若干篇论文,并作简要评论。第一讲:隋唐五代社会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生态基础(2学时)重点问题:1、隋唐五代时期的气候变迁及其影响1)竺可桢、满志敏、蓝勇、刘昭民等人的成果和观点;2)继魏晋南北朝气候寒冷期之后,隋代至唐初处于温暖湿润期,气候与现代大体相当;3)气候转向温暖湿润有利于农牧生产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物质生活与政治状态;4)补充介绍历史上亚欧大陆农耕和游牧两个世界的互动关系,以及气候变迁在其中所发挥

3、的显著作用;5)讲述历史上周期的气候冷暖变迁与社会变动之间的相关性。2、黄河和长江中下游生态环境的基本面貌1)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包括气候、地形、地势、植被、水文和土壤情况);隋唐与当代北方生态面貌之比较;2)“黄河安流”:安流的原因,对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3)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生态环境的基本特征:A、六朝以来长江中下游环境的变迁;B、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初步开发、或几乎未被开发的状态(可以“瘴气”为例深入说明);C、补充说明自上古以来汉族社会对南方认识的逐渐扩展和深入;D、汉族南迁

4、与南方地区的汉化过程;E、中国历史空间格局的变化——由黄河轴心时代向黄河长江双轴时代的转变。3、隋唐五代的人口及其分布格局的变化1)隋朝人口:4600万;2)唐代人口:A、初唐的人口:武德时国家仅掌握200万户,约1000万人;贞观初约300万户;永徽中约380户;神龙中近620万户;B、盛唐的人口:国家统计的最高人口数字:约891万户,5291万口;与汉代最高人口数字的比较。C、在籍人口与实际人口数字的差距(5300万VS8000万):杜佑的说法,汪篯、胡寄窗等人的观点;D、唐代人口分布的变化:人口重心由北

5、方向东南逐渐移动;南北人口比重的变化。人口消长和布局的变化与战争和社会治乱的关系;人口分布所反映的社会经济问题。课堂讨论:环境因素在特定时代中的历史作用。第二讲:基本历史脉络及其与前后时代的衔接(4学时)重点问题:1、隋唐与秦汉历史的相似性和差异性A、两个时代在帝国建立、制度创设、疆土开拓、区域整合、国力强盛、阶级变动以及世界地位等方面的历史相似性;B、历史差异性:两个时代历史基础、空间格局、制度改革和社会变迁等方面的不同;C、关于“历史循环论”问题的讨论。2、隋唐五代与前后历史的衔接A、隋唐帝国建立的政治和

6、社会基础(关陇贵族集团与胡汉联盟);B、隋唐制度的几大渊源:1,(北)魏(北)齐之制;2,梁陈之制;3,(西)魏(北)周之制.C、所谓“南朝化”问题;D、社会结构的变动:门阀士族的进一步衰落;社会流动;由贵族社会向庶民社会转变;E、政治、经济和军事制度的变迁;F、文化下移和通俗文化的兴起G、陈寅恪的“文化——种族分析”框架H、内藤湖南的“唐宋变革论”课堂讨论:关于“唐宋变革论”问题。第三讲:皇权——官僚政治体制的调整变化(6学时)唐代官制概要(要求阅读张国刚著《唐代官制)(三秦出版社1986年版)《通典》卷十

7、九《职官》:开元二十五年刊定职次,著为格令。盖尚书省以统会众务,举持绳目。门下省以侍从献替,规驳非宜。中书省以献纳制册,敷扬宣劳。秘书省以监录图书。殿中省以供修膳服。内侍省以承旨奉引。御史台以肃清庶僚。九寺(太常、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为九寺)、五监(少府、将作、国子、军器、都水为五监)以分理群司。六军、十二卫以严其禁御。一詹事府、二春坊、三寺、十率,俾乂储官。牧守督护,分临畿服。设官以经之,置使以纬之。自六品以下,率由选曹。居官者以五岁为限。于是百司具举,庶绩成理,亦一代之制焉。重点

8、问题:1、人才选拔和官吏考核:科举、铨选、考课和勾检制度1)科举:自先秦至南北朝时代人才选拔制度的演变;科举制度产生和发展对加强中央集权、扩大统治基础以及促进社会流动的作用。2)铨选:铨选制度“量材授官”,对于选任具有实际行政能力的干练之才的意义;对于官僚队伍进行筛选和管理的作用。3)考课:“四善二十七最”--唐代考课制度之完善和严密,考课对于提高行政效率的积极作用,对于官僚队伍的监督管理的重要意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