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伊索寓言》word版

《读伊索寓言》word版

ID:33923821

大小:64.80 KB

页数:2页

时间:2019-02-27

《读伊索寓言》word版_第1页
《读伊索寓言》word版_第2页
资源描述:

《《读伊索寓言》word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7.读《伊索寓言》钱钟书[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正确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性、幽默性。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质疑解难的能力。3、德育目标:学习要主动,要有探究精神,多发问,多思索。[教学重难点]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言《伊索寓言》是古希腊一部著名的流传千古的书,它有很高的思想性,又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在世界文学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二、作者、作品介绍《读<伊索寓言〉》选自钱先生的《写在人生边上》。《写在人生边上》出版于1941年,据现代文学研究专家袁良骏先生说,这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书:《写在人

2、生边上》很可以看作《围城》的前奏曲,没有它,也许就没有《围城》。为什么叫《写在人生边上》?作者这样解释:“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末,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看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间”。在书中的《一个偏见》一文中,他又说:“只有人生边上的随笔、热恋时的情书等等,那才是老老实实、痛痛快快的一偏之见”。这就是说,第一,这本书写的是作者对“人生”这部大书的理解和体悟,也可以说是对这部大书的丰富和补充;第二,这本书是写在人生边上的“随笔”;第三,这些“随笔”和那些“热恋时的情书”一样,是“老老实实、痛痛

3、快快的一偏之见”。承认自己所写乃个人的“一偏之见”,并非什么绝对真理,这表现了作者的谦虚。假如仅仅从标题上看,我们一般会把此文当成读后感或者一篇文艺评论。但是作者却用一篇书评的外衣写出了新意。更为引人注目的是他用妙喻般的语言表达了深沉的理性思考,所以也增加了研习的必要。三、分析文章结构层次(一)(1、2段)由人性的某种弱点而导致的偏见谈到由此形成的历史观,引出下文。(二)(3—12段)重读《伊索寓言》中九则寓言的新感受。(三)(13段)作者与卢梭对《伊索寓言》的不同看法。四、研读课文第一部分1、问:一、二段写了些什么?明确:第一段谈的是应当如何客观对待现实和历史

4、的问题。虽然作者举的是人事的例子,但他实际上指出了人们过于自尊,不肯承认他人的劣根性。作者在这里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因而,更增加了文章的内涵。第二段,作者写的是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对待历史的态度。历史是有着丰富的内涵的,很值得我们去吸取和借鉴。但是由于人类的唯我独尊,不肯承认他人的长处,因此常常小看历史,并歪曲历史的本来面目,忽视历史的价值。2、提问:这两段有什么含义?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后明确:这两段是全文的引子。作者运用比喻的写法用两类人来比喻不同的人生阶段。正是因为作者对人性自我的深刻认识,才有了他对《伊索寓言》的重新解读。第一,这是一本古代的书,读了可

5、以增进我们对于现代文明的骄傲。因为是古代的书就能说增进现代文明吗?显然不能,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原来是说,现代人往往自高自大,瞧不起古代的文明。而事实是,古代文明被我们现代文明所玷污了。第二,它是一本小孩子读物,看了愈觉得我们是成人了,已超出那些幼稚的见解。换一个角度说。也为下文作准备。暗示人有瞧不起人的丑恶的一方面。第三呢,这部书差不多都是讲禽兽的,从禽兽变到人,你看这中间需要多少进化历程!我们看到这许多蝙蝠、狐狸等的举动言论,大有发迹后访穷朋友、衣锦还故乡的感觉。可以说这里是第三次强调现代人的自尊与自信,都是为下文作铺垫的。而在此处的讽刺却更加明显了。但是

6、穷朋友要我们帮助,小孩子该我们教导,所以我们看了《伊索寓言》,也觉得有好多浅薄的见解,非加以纠正不可。通过以上的对比,把需要比较的两个方面强调得更加突出。同时将作者真正想说的话作了一个提示。其实并非是《伊索寓言》有什么内容可以纠正,而是作者有话要说。2五、研读课文第三部分提问:同是面对《伊索寓言》,作者的观点与卢梭的观点既有一致之处又有分歧,一致之处是什么?分歧点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分歧?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和卢梭都反对把《伊索寓言》当作儿童读物,但出发点不同。卢梭主张返朴归真,因此即便像《伊索寓言》中动物的争智争勇,他也反对提倡,他希望人性单纯朴实。钱钟书比卢梭

7、要务实一些,尤其是本文写于30年代,他通过自身的人生体会意识到人世的艰难、人性的叵测,所以《伊索寓言》在他看来仍过于理想化。第二课时一、重点阅读课文第二部分(一)文章第三段内容如何理解?明确:第三段,总体上写的是作者由《伊索寓言》引起的感想。值得注意是作者在此段中隐含了丰富的思想感情:一是作者对这部书还是十分肯定的(“大可看得”)。二是,这部书也未免太纯朴了,不足以反映我们今天的复杂的历史与现实。“可以增进我们对于现代文明的骄傲”,“现代文明”其实是一个反语,指的是现代人的奸猾与做作。“看了愈觉得我们是成人了,已超出那些幼稚的见解”暗示的是我们的见解与经历比起古

8、人来更丰富得多。“发迹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