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精选

学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精选

ID:33926809

大小:585.0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9-02-27

学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精选_第1页
学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精选_第2页
学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精选_第3页
学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精选_第4页
学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精选_第5页
资源描述:

《学高中语文第一专题第课语言的演变教学案苏教版必修精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语言的演变-19-第1课语言的演变                                     (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  吕叔湘(1904-1998),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人。1926年毕业于国立东南大学(现南京大学)外国语文系。1936年赴英国留学,先后在牛津大学人类学系、伦敦大学图书馆学科学习。1938年回国后任云南大学文史系副教授,后又任华西协和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金陵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兼中央大学中文系教授以及开明书店编辑等职。1952年起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1977年起改属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

2、会科学学部委员(院士),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主要作品  代表作品:《中国文法要略》、《语法修辞讲话》(与朱德熙合著)。评价  当代著名的语言学家。(二)人物轶事不懂就问的吕叔湘吕叔湘应邀参加一个教学经验交流会。因有事耽搁,到会时已有人发言,他便悄悄地挨着张志公坐下,听了一会儿,觉得很生动,低声问:“这位是谁?”张志公在一张纸片上写了“刘朏朏”三个字递给他,吕叔湘看后琢磨了一下,指着“朏”字问张:“这是什么字?怎么念?”张志公说:“人家都叫她刘朏(fēi)朏,我查过字典,应该念第三声(fěi)。”吕叔湘是当代知名的语文大师,在一般人看

3、来语文大师而不识“朏”,实是丢面子的事,但在吕叔湘看来,汉字既这样多,这样复杂,就是字数有限的《新华字典》,恐怕博学之士,也难以认全……背景链接《语言的演变》选自《语文常谈》,《语文常谈》是一部关于语言文字的普及性读物,共收文章八篇。课文是其中第六篇,原标题是《古今言殊》,包括“语言也在变”、“语汇的变化”、“语法语音的变化”和“从文言到白话”等四个部分。选入课本时,作者删去了第四部分。-19-(一)读准字音Ⅰ.单音字1.朱熹(xī)  2.窥探(kuī)   3.骓(zhuī)4.雒(luò)5.骃(yīn)6.苜(mù)7.引擎(qínɡ)8

4、.水泵(bènɡ)9.蒲服(pú)10.匍匐(púfú)11.胰脏(yí)12.忌讳(huì)Ⅱ.多音字1.组词辨析法(1)论   (2)搁(3)卡(4)淋2.语境辨析法(5)火灾发生时,家中只有邢先生一人在睡觉(jiào),觉(jué)察出情况不对,他来不及穿衣服,就翻到了北侧的窗外。(6)他拿马扎(zhá)时,不小心被扎(zhā)破了手,马上包扎(zā)了一下。(二)写准字形1.2.3.4.5.6.(三)用准词语Ⅰ.明确词义1.久而久之:指经过了相当长的时间。2.朝发夕至:早晨出发晚上就能到达,形容路程不远或交通便利。3.欺人太甚:欺负人太过

5、分,令人不能容忍。4.席地而坐:在地上铺了席坐在上面。后泛指在地上坐。5.夜以继日:日夜不停。语境运用(辨析正误)没有铁路工人日夜不停地夜以继日的奋战,天堑就不可能化为通途,就不可能有万里之遥朝发夕至,更不可能有傲视世界的高铁第一速度。-19-辨析:“夜以继日”指日夜不停。与前面“日夜不停”重复,故“夜以继日”运用错误。“朝发夕至”运用正确。Ⅱ.易混辨析1.留传vs流传课本原句  古代人说的话是无法听见的了,幸而留传下来一些古代的文字。辨析  都有“传下去”之意。“流传”指传下来或传播开,后面一般跟消息、故事等名词;“留传”指遗留下来传给后代,后

6、面一般跟技艺、遗产等名词。即境活用  大禹治水的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张先生祖辈留传下来的瓷器上就刻有大禹治水的画面。2.掩盖vs掩饰课本原句  现代的人可以用现代字音来读古代的书,这就掩盖了语音变化的真相。辨析  相同点:都有“不让发现”的意思。不同点:“掩盖”指从上面盖住,如“鲜花掩盖了林中小路”;也指隐瞒,隐藏,如“掩盖矛盾”“掩盖罪行”。“掩饰”指设法掩盖(真实的情况),如:掩饰错误、掩饰喜悦。即境活用  违纪违法后的华丽掩饰并不能掩盖曾经的肮脏,违规修、违规建、违规用,这是一种可怕的行径,更折射出当地某些官员的肆意妄为。第一步快读课文·

7、明大意1.熟读课文并概括全文三个部分的主要内容。答: 明确:(1)从总体上举例说明古今语言是不断变化的。(2)分类说明语汇变化的主要内容。(3)简要说明语法和语音的变化。2.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依然是议论文的范畴,对议论文而言,论证思路是很重要的。请大家结合课文题目、三个小标题和具体内容,分析这篇课文的论证思路。答: -19-明确:本文题目是“语言的演变”,作者第一部分先用一个大家很熟悉也相对浅显的素材证实了语言和世界上万事万物一样,是不断变化的。这是一个前提,即我们先得确定“语言是演变的”,然后才能在这个基础上继续探讨“语言是如何演变的”,作

8、者正是依照这个思路来谋篇布局的。第二步精读课文·细揣摩1.厘清语言演变的规律及其具体表现。2.学习课文综合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的写法。3.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