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枸骨根化学成分研究

中药枸骨根化学成分研究

ID:33930888

大小:1.54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9-02-27

中药枸骨根化学成分研究_第1页
中药枸骨根化学成分研究_第2页
中药枸骨根化学成分研究_第3页
中药枸骨根化学成分研究_第4页
中药枸骨根化学成分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药枸骨根化学成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湖南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但不能作为苦丁茶正品使用。其中,冬青科枸骨的干燥叶为苦丁茶主流品种【31。本文选择枸骨为研究对象。1.2.2常用功效冬青科常绿植物枸骨是中药功劳叶的基原植物,其叶也可加工成茶叶,即苦丁茶。苦丁茶为常用中药,多以植物的嫩叶或叶入药,枸骨的嫩叶经水泡晒干,泡茶有治头痛、解热功效。性味苦甘,具有清热凉血、滋养肝肾之功效;能散风热、清头目、除烦渴。现代研究证明其含有咖啡碱、皂昔、鞣质、苦味质、淀粉等。根味苦,生凉.无毒,功能补肝肾,健腰膝,除风湿,凉血清热。主治肝肾不足,腰膝疾弱、关节疼痛、头风、赤眼、牙痛、炸腮、疮疡等。多用于治疗头痛、齿痛、目

2、赤、热病烦渴和痢疾等症【4】。另据《纲目抬遗》记载,苦丁茶有“逐风、活血、绝孕"之功效,《中国医学大辞典》记载,苦丁茶还有“活血脉、碌子宫’’之功效。民间还将其作为减肥饮料,亦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和高血压症。研究表明,苦丁茶具有明显的生物活性,其临床应用前景乐观,作为一种新药开发,也具有很高的价值【5I。据《广西万承苦丁茶》一书记载:早在元朝期间就被指定为朝廷“贡茶",其价值由此可见一斑。但几千年来一直停留在我国亚热带冷凉山区民间作农户的清凉解毒饮料品,未能形成商品进入饮食、药品市场,为社会服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苦丁茶有了更深的认识。据浙江农业大学茶学

3、系对苦丁茶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多数苦丁茶含黄酮类化合物芦丁、杨梅酮和槲皮素3种成分;大叶冬青苦丁绿细茶中这3种成分总量在93.851m∥lOOg之间,为茶叶(绿茶)的116.1417倍:苦丁茶黄酮类含量高于茶叶,可能是导致其品质风格与茶叶差异的根本原因,也是苦丁茶先苦后甜特殊味觉的主要来源【61。古人对食苦颇有见解《本草备要》说:“苦者能泻燥火。”《吕氏春秋·本味论》中也提出“凡和,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滑甘”。中医认为:苦味食物如同苦药一样有除燥湿、利尿和改善食欲的作用;从化学结构看,苦味物质主要有生物碱、苦味肽、黄酮类化合物等几种类型【7I。由于

4、苦丁茶生长在空气清新的深山森林环境中,没有受到废气、污水、农药、化肥、飘尘等有害物质的污染侵害,所以品质纯正,对人体无毒无副作用,被称为“地道的绿色饮料品”。在国内外市场潜力巨大的饮品中,已成为一员新贵,不仅为生活在高山地区的人民所独钟,也深受广大美食爱好者所青睐【31。近代医学研究表明:苦丁茶含熊果酸,蛇麻酯醇、蒲公英赛醇、原儿茶酸等成份,有广泛抑菌作用,对虐疾、咽喉炎、尿路感染、菌痢、肥胖症、高血压等有明显疗效。苦丁茶属优良的保健饮料品,饮后不仅能生津止渴、解腻爽口、提神醒脑、也能助消化【9l。第一章绪论1.2.3提取工艺研究毛莉娟等设计工艺流程:苦丁茶专粉

5、碎_乙醇浸提一减压蒸馏专硅藻土过滤专树脂交换一减压蒸馏一真空干燥_精品,以芦丁标准品制作标准曲线,通过乙醇浸提正交实验和黄酮的精提正交实验的结果分析,认为用lO倍于原料的70%乙醇在70.75℃的温度下浸提4h,硅藻土2.Og吸附,树脂交换(90%乙醇洗脱),洗脱体积为250ml时,黄酮的精制效果较好f∞】。叶善蓉等对四川粗壮女贞苦丁茶中黄酮进行了提取、分离和初步鉴定。利用黄酮类化合物与混入杂质极性不同,选用不同溶剂进行萃取,再用薄层层析法和柱色谱技术进一步分离、纯化.将苦丁茶的乙醇提取液一真空浓缩回收乙醇一静置,过滤专石油醚萃取(1:1),3次一弃去石油醚,合

6、并水层用乙酸乙酯萃取(1:1),3次专合并乙酸乙酯层,真空浓缩一乙酸乙酯层干物质(黄酮粗品)一硅胶柱层析。氯仿.甲醇梯度洗脱,接收的洗脱液经薄层检测后分别收集.洗脱顺序为:CHCl3---》CHCl3:MeOH(80:1)寸⋯⋯一CHCl3:MeOH(1:3)--}MeOH。将黄酮粗品配成lmg/mL的甲醇溶液,按浓度梯度(3次重复)点样于硅胶GF254薄板上,展开剂为CHCl3:MeOH=5:l,在紫外分析仪(254nm)上显色定位,并计算斑点的R值。对硅胶柱层析所得6种化合物进行各种显色反应,进行四川粗壮女贞苦丁茶中黄酮组分结构的初步鉴定。认为从四川苦丁茶中

7、提取黄酮的最佳浸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0%,浸出温度80。C,相比(固:液)为l:10,浸出时间4h,物质的浸出率可达84.32%,所得提取物中黄酮总量为47.6803mg/gIlll。王登良等通过添加外源酶(纤维素酶、果胶酶和木瓜蛋白酶)浸提苦丁茶,分析了苦丁茶浸提液中化学成分含量的变化,以及单一酶和酶组合间的比较分析,得出苦丁茶的最适酶解浸提方法为时间40min、温度50。C、pH值5.5和纤维素酶浓度0。2%t12l。任秀莲等在苦丁茶中提取熊果酸的过程中,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次数等对熊果酸浸出率的影响。正交实验的方差

8、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熊果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