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可遗传变异带答案高二期末复习

三种可遗传变异带答案高二期末复习

ID:33947326

大小:52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2

三种可遗传变异带答案高二期末复习_第1页
三种可遗传变异带答案高二期末复习_第2页
三种可遗传变异带答案高二期末复习_第3页
三种可遗传变异带答案高二期末复习_第4页
三种可遗传变异带答案高二期末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三种可遗传变异带答案高二期末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理科生物期末复习学案班级姓名学号高二理科生物复习资料三种可遗传变异资料编号12.1基因突变判一判(1)积聚在甲状腺细胞内的131I可能直接诱发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并遗传给下一代。()(2)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可能导致基因突变。()(3)为了确定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的一株红花豌豆是否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花色基因的DNA序列。()(4)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5)诱变获得的突变体多数表现出优良性状(  )

2、(6)基因突变的方向是由环境决定的(  )判一判答案:1-6×√√×××1.分析基因突变的原因(注意基因突变的外因、内因、时间、结果等问题)原因外因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从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内因某些诱变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等特点(1)普遍性: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2)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部位(3)低频性:突变频率很低(4)多向性和可逆性:可以产生一个以上的等位基因;可由A突变为a,也可由a突变为A(5)多害少利性:一般是有害的,少数有利发生时间DNA复制时,即有丝分

3、裂间期和减数分裂Ⅰ前的间期意义①新基因产生的途径;②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③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2.分析基因结构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对生物的影响碱基对影响范围对氨基酸的影响替换小只改变1个氨基酸或不改变增添大不影响插入位置前的序列,而影响插入位置后的序列缺失大不影响缺失位置前的序列,而影响缺失位置后的序列3.讨论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的原因(1)不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中的“突变”不引起基因突变,不引起性状变异。(2)由于多种密码子决定同一种氨基酸,因此某些基因突变也不引起性状的改变。(3)某些基因

4、突变虽改变了蛋白质中个别位置的氨基酸种类,但并不影响蛋白质的功能。8高二理科生物期末复习学案班级姓名学号(4)隐性突变在杂合体状态下也不会引起性状的改变。4.与基因突变有关的几个易错点(1)无丝分裂、原核生物的二分裂及病毒DNA复制时均可发生基因突变。(2)基因突变一定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但却不一定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3)基因突变是DNA分子水平上基因内部碱基对种类和数目的改变,基因的数目和位置并未改变。(4)生殖细胞的突变率一般比体细胞的突变率高,这是因为生殖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对外界环境变化更加敏感。(5)

5、基因突变的利害性取决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如昆虫突变产生的残翅性状若在陆地上则为不利变异,而在多风的岛屿上则为有利变异。(6)基因突变≠DNA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7)基因突变不只发生在分裂间期。【即时检测】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都是有害的B.基因突变是随机定向发生的C.病毒感染也可能引起基因突变D.基因突变都需要外界因素的诱导2.有性生殖后代比无性生殖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根本原因是 A.产生许多新基因B.产生新的基因组合几率大C.基因突变频率高D.更易受环境影响而发生变异

6、3.以下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都会遗传给后代B.基因碱基序列发生改变,不一定导致性状改变C.染色体变异产生的后代都是不育的D.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4.人类镰刀型细胞贫血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5.如图所示为结肠癌发病过程中细胞形态和部分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图示中与结肠癌有关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B.结肠癌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累积的结果C.图中染色体上基因的变化说明基因突变是随机和定向的D.上述基因突变

7、可传递给子代细胞,从而一定传给子代个体2.2基因重组判一判(1)减数第二次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自由组合。()(2)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均可产生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3)同源染色体的非姊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4)纯合体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判一判答案1-4××√×1、比较三种类型的基因重组8高二理科生物期末复习学案班级姓名学号重组类型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重组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间的重组人为导致基因重组(DNA重组)图像示意发生时间减数分

8、裂Ⅰ四分体时期减数分裂Ⅰ后期发生机制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新组合同源染色体分开,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重组目的基因经运载体导入受体细胞,导致受体细胞中的基因重组2、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的区别和联系项目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发生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原因在一定外界或内部因素作用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