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个水性木器面漆

同一个水性木器面漆

ID:33960106

大小:53.8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2

同一个水性木器面漆_第1页
同一个水性木器面漆_第2页
同一个水性木器面漆_第3页
同一个水性木器面漆_第4页
资源描述:

《同一个水性木器面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同一个水性木器面漆,做在不同的两个水性木器白底漆上,一个漆膜正常,另一个却出现密密麻麻的皱纹,是什么原因啊?我快急死了。出现皱纹的这个底漆,跟面漆使用同样树脂。这个树脂做的透明底漆没有问题。朋友们指点下,一般水性木器漆做多高的固含?我看到一家水性木器白底漆固含有65%了。出问题的这块白底漆也是做的65%的固含,会不会太高了?这方面是新手,请朋友们多指教!用的是丙烯酸乳液做的感觉到你粉料应该比较多而且可能搭配有些问题,水性木器漆对粉料的选择性比油性宽容度小,LZ可以考虑把配方贴出来谢谢朋友们指点。刚才又试了下,把分散剂调整一下好了很多。但新的问题又来了,铵盐的分散剂分散效果不好,用到1.5%还是

2、效果不理想,很快就后增稠了。是不是配方里的水太少了?水多了又怕在一些底材上起筋。配方不是小气不想贴,是不好意思贴,贴出来乱七八糟的怕给人笑话,白底漆配方大概是:乳液30%,钛白粉17.5%,高岭土5%,重钙25%,滑石粉5%,前面那个起皱的用的是钠盐分散剂,1%。觉得不好的朋友不要喷我,多指点下。怀疑底漆被面漆咬起,试试在白底上薄涂道封闭是否会好,然后再调整思路树脂问题!在这个体系中,这个AC树脂不宜做白漆!有填料颜料影响,它喷涂后比正常的乳液过快破乳就是这个鸟样啦!即是还没流平就破乳,要把粘度调低些喷,然后喷完后4分钟左右,立刻拿到适度在65%以内,32度-40度,可能就不会有那现象!14楼

3、的朋友说的有点道理,首先要考虑做底漆的乳液。30的乳液,除非你的乳液对颜填料的包裹很高了。密度板的乳液一般用量在50-55之间颜填料在35之间。后增稠跟分散剂没太大问题。增稠剂搭配谢谢朋友们指点。我再去试下。昨天试着把乳液量提高到40%,做在密度板上正常了。但做在松木板上又是这种情况。我再把乳液量提高试下。可能是松木吸水率高,大量的乳液吸进去了。以前没做过,完全被一些文章和样品误导了。某大厂的白底漆固含65.5%,某文章的参考配方,乳液量28%.....您所说的破乳,是不是指乳液被溶胀了?除了换乳液,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比如把乳液量提高点?因为刚开始做,原料不多,也不想把原料搞得太复杂。这个乳液

4、做面漆效果还不错。现在我把乳液量提高后,在密度板上没问题了,但在松木板上还是老样子,是否是因为底材吸水率的原因?刚刚看了好多朋友回贴,其实,别人文献上讲的也有道理,并没有胡说。我跟你想得相反,中纤板上的白底要做高粉料体系,这样才能保证高填充性和快干性。我们可以做到那么高固含高粉体系,但是没你说的那些问题。个人感觉还是你的树脂有问题,对颜填料的包裹和润湿也太差。你提高了乳液的用量有改善,同样可以保证不被咬底,面漆的助溶剂损失少成膜性更好流平也更佳,就是这个道理。你加太多树脂,成本那么高,产品做出来没有竞争力,就没意义。建议你做水性白底向做乳胶漆学习。另外,不同PVC的白底应用是不一样的,所以就没

5、有统一固含标准。您说的没错,也就是因为乳液性能不够好,包裹性不好。要么更换乳液,要么增加乳液量,是同一个目的。如果是乳液包裹性不好,不知道能不能拼混一些普通的苯丙乳液来改善?因为是高粉料体系,打磨性一般没问题。换乳液当然好,但手上的条件有限,没有那么多乳液供选择。赞同楼上的。底漆做到65%的固含是没问题的,主要是树脂对粉料的包裹性,最好树脂要有点弹性。还有就是你的底漆是否完全干透了,看起来想咬底啊回上面的,底漆是干了一个小时打磨喷漆。我也觉得没干透,呵呵,这点忽略了。要让树脂有点弹性,那我拼点建筑用的苯丙乳液可否?刚试了一下,把乳液降到百分之二十几,其中拼了点普通的苯丙,好像可以。等一会儿出结

6、果。今天试了,做在中纤板上OK了,但做在松木板上还是不行,有起筋现象。水性白底做到65%固含,高粉量是没任呵问题的。你的重钙多啦,换别的吸油小的粉,你的表面差是重钙引起的,换成硫酸钡应该会好一些。乳液量提高不出问题应该也是这个原因。现在又遇到新问题了,起筋。。再请教下各位高手,做在松木板上起筋是不是常见的现象?最好的办法应该是把底封好后再上白底漆,那有没有办法直接做白底漆来解决这个起筋的问题?关键问题在于我手上的一个白底漆样品,就基本不起筋,只有在过量稀释的时候才会出现。做在松木板上,底材吸水率非常高,本来好好的白底漆,乳液都被它吸进去了。能否指个方向?减少配方中的含水量或是用粒径大点的乳液减

7、少渗透或加快干燥时间?用粒径大点的乳液跟我们底漆所要求的渗透、封闭的初衷不相符啊?我现在觉得矛盾的是,要解决起筋的问题,一、提高固含量,加快干燥速度,但固含高乳液量就少,本来就不多的乳液被吸到底材中,那底漆就完蛋了,一喷就咬底;还有干燥快白底漆喷到板上根本来不及流平,麻麻的;二、乳液量高,两层把底材起筋的地方封闭好,但一方面白底漆乳液量不可能做到太高,另一方面来说,乳液量大,渗透到底材里的溶剂就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