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ID:33990204

大小:56.1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3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_第1页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_第2页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_第3页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_第4页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138-01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同时伴有一定的直觉动作思维。新的指出:”在数学教学中要研究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初步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而数学能力其中就包括动手操作能力.小学数学的学习是一项重要的智力活动,而小学生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对于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

2、就忘了;看过了,就明白了;做过了,印象就深刻了。因此,要让学生动手做数学,特别是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心强,动手操作容易吸引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课堂上亲手动一动,胜过老师一遍又一遍地讲解。在低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识特点,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是主动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掌握数学概念的必要手段,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建立正确而清晰的概念,而且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实践证明加强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项有效措施。那么,数学教学中如何训练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

3、作能力呢?1.在概念教学中训练小学生的操作能力数学概念是抽象的,六七岁的孩子要理解并掌握数学概念是十分困难的。所以,在教学中,要利用学具这个中介物,先将抽象的概念物化,再内化为小学生的心智活动,是小学生学好数学概念的好方法。同时,在指导学生操作时,必须把动手操作同时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有机结合。例如:教学数字”6”的认识时:(1)让学生通过观察、数学、实际操作等活动,认识数字”6”的意义。(2)让学生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及观察刻度尺等活动,逐步认识到6是由5添加1得到的,6在5的后面,5在6的前面,6比5多1,

4、5比6少1,从而掌握6的顺序和大小;(3)让学生观察动物的次序,能区分6个和第6个。(4)让学生摆小棒活动,学习6的组成,方法是:摆出6根小棒,然后向右移动1根后,让学生观察6根小棒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6可以分成5加1)再往右移动1小根,这时6根小棒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6可以分成4和2)继续向右移动小棒,让学生发现5根小棒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等等。通过以上四步骤的操作、观察,数”6”的概念的形成就比较牢固了。1.在计算教学中训练小学生的操作能力进行抽象的计算,对小学生来说也是很困难的。为了学生较好的掌握20以内

5、数的加减法,教学中要训练学生进行。例如,在数学用凑十法计算”9+3”时,重点是使学生掌握口算方法,理解算理,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要让学生围绕重点动手操作。(1)让学生先拿出贴在纸上的9个黄片,。再拿出3个红圆片。(2)提问:”要求一共有向个圆片,怎样算?能不能用圆片摆一摆?"(3)引导学生边摆边想:9个黄圆片再摆上一个红圆片凑成10个,就把3个红圆片分成1和2,9个红圆片加上1个黄圆片是10个,10个再加2个是12个。(4)学生自己摆过后,再请两三个依次摆给大家看,边摆边说过程。(5)引导学生观察并得出”

6、9+3”的口算道理。这样通过操作,使学生推导出凑十法的算理,不但加深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还加强了学生的记忆。2.在解决问题中训练小学生的操作能力应用题教学的重点是分析数量关系。由于数量关系具有抽象性,而低年级学生年龄小,阅读能力差,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理解题意是比较困难的,要利用动手操作这一手段教学应用题。例如:”有黄花5朵,红花比黄花多3朵,红花有几朵?”这道题对小学生来说无疑是很难的,学生无法理清数量关系。为了帮助学生理清数量关系,必须让学生动手操作,即先摆上5朵黄花,再摆上和黄花同样多的红花,最后再摆上比黄花

7、多的3朵红花。通过摆花,让学生清楚地看到红花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和黄花同样多,另一部分是比黄花多的3朵。因为黄花是5朵,红花比黄花多出3朵,所以求红花的朵数就是求比5多3的数是几。这样使学生在操作中获取了知识,发展了思维。对于有些远离学生生活内容的题目,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也需要通过操作帮助学生解答。例如:”哥哥和弟弟各有20支铅笔,哥哥给弟弟4支后,弟弟比哥哥多几支铅笔?”题目出示后,大部分学生回答弟弟比哥哥多4支,这时,老师指导学生利用实物反复操作,通过操作使学生到哥哥给了弟弟4支,是哥哥少了4支,而弟弟

8、多了4支,因此弟弟比哥哥多了2个4支即8支。这样就使学生在操作中轻而易举地解决了这个差别题。总之,训练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通过具体操作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使较复杂的问题容易化,而且能帮助学生思维,发展学生的概括、理解能力,给学生的学习搭上一座桥,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同时,使学生较迅速地获取了知识,而且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