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中考阅读

岳阳楼记中考阅读

ID:33990983

大小:69.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3

岳阳楼记中考阅读_第1页
岳阳楼记中考阅读_第2页
岳阳楼记中考阅读_第3页
岳阳楼记中考阅读_第4页
岳阳楼记中考阅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岳阳楼记中考阅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一、《岳阳楼记》与《桃花源记》比较阅读练习:(一)(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那?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和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皆竹楼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鹤(chǎng),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

2、。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滴居之胜概也。(选自(王禹偁的《黄冈新建小竹楼记》,有删节)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求:②居庙堂之高则优其民庙堂:③不可具状具:④公退之暇,被鹤氅被: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A、①后天下之乐而乐②烟云竹树而已B、①以其价廉而工省也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C.①处江湖之远②竹工破之D.①然则何时而乐耶②子声丁丁然3.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①微斯人,吾谁与归?(2分)译文:②焚香默坐,消遣世虑。(2分)译文:4.两文都是

3、作者被贬官之后所作,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态度?(2分)(二)[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乙]王①,帝第五子元杰也。尝于邸中为假山,费数百万。既成,召僚属,置酒共观之,众皆叹美,坦②独俯首不视。王强使视之,坦曰:“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王惊问其故,对曰:“坦在田舍时,见州县催税,上下相急,父子兄弟鞭笞苦楚,血流满身。此假山皆民租所出,非血山而何!”是时,帝③亦为假山未成,闻之亟毁焉。(

4、选自《纲鉴易知录》)[注]①王:指益王赵元杰,字明哲。②坦:姚坦,当时在益王府任职。③帝:宋太宗。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1)先天下之忧而忧先:(2)微斯人,吾谁与归归:(3)尝于邸中为假山为:(4)王强使视之使:2.翻译句子。(2分)(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3.选文乙中姚坦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姚坦的言行是选文甲中哪句话的真实写照?(4分)(三)【甲】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唯,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桔倾样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

5、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项;沙鸥翔集,锦鲜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暖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嗯!微斯人,吾谁与归?【乙】齐人有好猎者,旷日持久而不得兽,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猎者曰:“何为?”人不对。猎者自思,得无欲吾

6、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得良犬,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注释〕旷日:荒废时日。1.结合文意,找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2分)A.薄暮冥冥薄:迫近B.沙鸥翔集集:集合C.人不对对:回答D.家富则市得良犬市:买2.选出下列句中“然”字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2分)A.屋舍俨然B.满目萧然C.百事也尽然D.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玡也3.翻译下面句子。(4分)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②入则羞对其家室,出则愧对其知友。4.甲文第一段中“感极而悲者”是指哪些人?他们感极而悲的原因是

7、什么?(4分)5.与范仲淹一样关注国家命运、关注民众疾苦的历史人物很多。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中任选两位,并写出其与此相关的名句。(2分)杜甫顾炎武周恩来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甲文前两段采用对比的写法。一阴一晴,一悲一喜,两相对照。B.“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对古仁人的向往和对朋友的劝勉之情。C.乙文是一篇寓言故事,通篇叙事,借事说理。D.乙文说明了人在遇到困难时,不可勉为其难,有时退是为了更好地进的道理。(四)【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