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3抑制剂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综述

stat3抑制剂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综述

ID:34034097

大小:186.79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3

stat3抑制剂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综述_第1页
stat3抑制剂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综述_第2页
stat3抑制剂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综述_第3页
stat3抑制剂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综述_第4页
stat3抑制剂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stat3抑制剂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STAT3抑制剂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摘要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STATs)是一类发挥信号转导和转录因子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家族,它们可以作为信号转导分子和转录调节因子参与到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对于正常细胞的调控作用中。STATs的异常激活,特别是STAT3激活,和多种人类恶性肿瘤相关联。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3(STAT3)为细胞内重要的信号转导蛋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抑制STAT3的过度的表达为治疗肿瘤的手段之一。分别从肽和拟肽类、天然产物类以及虚拟筛选技术发现的小分子这几个方面对目前已报道的STAT3抑制

2、剂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关键词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抗肿瘤活性;构效关系;展望前言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signaltransducerandactivatoroftranscription,STAT)家族为一类既具信号传导功能又有转录活化功能的胞浆蛋白,可与不同的细胞因子受体结合,并将胞外信号传递至细胞核内,从而引发相应靶基因的转录。作为STAT家族成员之一的STAT3因具有多种重要作用(如可调节细胞生长、分化和程序性死亡以及血管形成等)而备受研究人员关注。近来研究显示,在正常生理状态

3、下,STAT3蛋白的激活受到严格控制;而在多种肿瘤(如乳腺癌、卵巢癌、头颈部鳞状细胞癌、前列腺癌、恶性黑色素瘤、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脑瘤、非小细胞肺癌及各种白血病等)的细胞中均可见该蛋白过度激活且呈高水平表达[1]。研究人员发现,利用RNA干扰技术,可抑制结肠癌细胞中STAT3的表达,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由此证实,人类STAT3可作为癌症治疗的重要靶点[2],原因是STAT3被激活后可产生免疫抑制作用,抑制STAT3的过度表达不仅能阻断肿瘤细胞的过度增殖,还可增强机体对肿瘤的免疫能力。机制研究显示,STAT3为表

4、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信号传导途径、由白介素...-6(IL-6)介导的JAK-STAT3途径和由src基因介导的信号传导途径等多个致癌性酪氨酸激酶信号通路汇聚的“焦点”,其被激活后,可发生二聚化并易位到细胞核内,然后与靶基因[包括bcl-xl、bcl-2、cyclinD1、c-myc和mcl-1基因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IL-10、IL-2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的基因]启动子上的特定位点结合,从而调节靶基因的表达。干扰素、白介素等细胞因子或EGFR等生长因子与各自受体结合后可活化Jan

5、us激酶(Januskinase,Jak)及信号转录因子与活化子(signaltransducerandactivatoroftranscription,STAT),STAT入核后参与基因转录,调控细胞增殖.分化、免疫调节等过程。研究表明该通路在许多实体瘤和血癌中活动旺盛,STAT3常因变异而组成性活化,可通过促进原癌基因表达而诱导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转移。与其他STAT成员结构相似,STAT3可分为6个部分:N端的氨基酸保守序列、螺旋区、DNA结合域、连接区、Src同源2(Srchomology2,SH2)结构域

6、和C端的转录活化区[3-4]。STAT3抑制剂的抗肿瘤机制主要包括:1)抑制STAT3-STAT3二聚体的形成;2)抑制STAT3磷酸化;3)抑制STAT3与靶DNA在细胞核内的结合。目前研究较多的STAT3抑制剂按类别可分为肽和拟肽类、天然产物类以及通过计算机药物虚拟筛选技术发现的小分子,本文就此分类综述STAT3抑制剂的抗肿瘤活性及其构效关系研究进展,旨在为相关抗肿瘤药物的研发提供参考。1肽和拟肽类STAT3抑制剂该类STAT3抑制剂系STAT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或糖蛋白130(gp130)上705

7、位酪氨酸磷酸化产物(phosphotyrosine-705,pTry-705)周围的氨基酸残基序列为模板而设计合成的磷酸肽,其主要靶点为STAT3的SH2结构域。该类抑制剂可阻断STAT3与细胞因子受体或生长因子受体结合而阻止STAT3的磷酸化、二聚体化及核易位,还能抑制STAT3二聚体与DNA结合,防止凋亡抑制基因和细胞分裂基因的过度表达。2001年,Turkson等[5]在细胞核内发现了连接于STAT3蛋白SH2域、由6个氨基酸构成的磷酸肽PpYLKTK(图1,其中“P”代表脯氨酸残基,“pY”代表磷酸酪氨酸残

8、基,“L”代表亮氨酸残基,“K”代表赖氨酸残基,“T”代表苏氨酸残基),并将其提取出来进行活性研究。结果发现,此肽能有效抑制STAT3与DNA的结合(IC50为235μmol·L-1)、并能抑制STAT3的激活和转录活性,且还可阻断Src激酶诱导的STAT3依赖性成纤维细胞转化。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磷酸酪氨酸以及与其相邻的“Y+1”位亮氨酸残基和“Y-1”位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