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省宿州市高考一模生物

2018年安徽省宿州市高考一模生物

ID:34037810

大小:124.75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3-03

2018年安徽省宿州市高考一模生物_第1页
2018年安徽省宿州市高考一模生物_第2页
2018年安徽省宿州市高考一模生物_第3页
2018年安徽省宿州市高考一模生物_第4页
2018年安徽省宿州市高考一模生物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年安徽省宿州市高考一模生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18年安徽省宿州市高考生物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题6分)1.下列有关组成细胞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和动物皮下组织中含量丰富的储能物质是糖原B.磷脂、DNA和tRNA分子的组成元素中都含有N、PC.能量通过ATP分子在放能反应与吸能反应之间流通D.癌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减少有关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糖类的种类及其分布和功能。A、人和动物皮下组织中含量丰富的储能物质是脂肪,A错误;B、磷脂、DNA和tRNA分子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P,B正确;C、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能

2、量通过ATP分子在放能反应与吸能反应之间流通,C正确;D、癌变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癌细胞间的黏着性降低,容易扩散和转移,D正确。答案:A2.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浓度为a时,最适于贮藏该植物的非绿色器官B.氧浓度为b时,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占呼吸总量的C.氧浓度为c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相等D.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分解的葡萄糖量相等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呼吸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A、最适于贮藏器官的氧浓度应该是释放二氧化碳最少时的氧浓度

3、c,因为此时呼吸最弱,消耗有机物最少,A错误;B、氧浓度为b时,据图可看出,释放二氧化碳为8,吸收氧气为3,只要二者不等,植物就同时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根据有氧呼吸反应式,1葡萄糖~6氧气~6二氧化碳,吸收氧气为3,则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0.5,释放二氧化碳为3。则无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为5,根据无氧呼吸反应式,1葡萄糖~2二氧化碳,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为2.5。因此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占呼吸总量的,B正确;C、氧气浓度为c时,氧气的吸收量是4,释放的二氧化碳是6,故有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的量为4,无氧呼吸释放的二氧化碳量为2,C错误;D、无氧呼吸最弱时应为0

4、,即只有有氧呼吸,应为氧浓度d,D错误。答案:B3.研究发现,细胞膜中的锚蛋白就像一个个小小的船锚,“钩”住细胞膜和细胞质中的其他蛋白,对细胞结构的稳定有关键作用。锚蛋白基因突变会导致脂肪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度增加一倍以上,不管是否节食或运动,有这种基因突变的人比正常人更容易变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锚蛋白B基因只在脂肪细胞中处于活动状态B.锚蛋白B基因突变一定导致其基因结构的改变C.锚蛋白B是协助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的载体蛋白D.偏胖的人细胞中锚蛋白B基因而偏瘦的人没有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其异同。A、锚蛋白基因突变会导致脂肪细胞吸收葡萄

5、糖的速度增加一倍以上,绝大多数活细胞中锚蛋白基因都处于活动状态,细胞按正常速率吸收葡萄糖,只有该基因突变,才会导致细胞吸收葡萄糖的速度增加倍,A错误;B、基因突变的概念就是:由于基因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而导致的基因结构的而改变,B正确;C、如果锚蛋白B是协助葡萄糖进入脂肪细胞的载体蛋白,那么锚蛋白基因突变会导致脂肪细胞不能吸收葡萄糖,与题意不符,C错误;D、偏胖的人和偏瘦的人细胞中都具有锚蛋白B基因,偏胖的人可能是锚蛋白基因突变,D错误。答案:B4.RNA聚合酶、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都属于蛋白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RNA聚合酶的合成过程需要RN

6、A聚合酶B.胰岛素在核糖体中合成后即具有生物活性C.组成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氨基酸脱水缩合的方式不同D.胰岛A、B细胞合成不同蛋白质的原因是合成了不同种类的tRN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A、RNA聚合酶的化学本质属于蛋白质,蛋白质合成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转录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的催化,A正确;B、胰岛素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需要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后才具有生物活性,B错误;C、组成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氨基酸脱水缩合的方式相同,C错误;D、胰岛A、B细胞合成不同蛋白质的原因是合成了不同种类的mRNA,D错误。答案:A5.土壤动物是土壤生

7、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某一地区3种不同类型的土地的地下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  )样地类群数个体数第1层第2层第3层第1层第2层第3层人工广场绿地14831827422某植物园13741909218农用地11849211321注:第1层为距地表0〜5cm;第2层为距地表5〜10cm;第3层为距地表10〜15cmA.用标志重捕法调査各样地中土壤动物的类群数B.相同土层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有明显的差异C.不同土层土壤中各动物类群密度没有明显差异D.人类活动对地下土壤动物的数通和分布有影响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

8、研究。A、土壤中动物丰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