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与书法艺术论文

兰亭序与书法艺术论文

ID:34063934

大小:963.3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3

兰亭序与书法艺术论文_第1页
兰亭序与书法艺术论文_第2页
兰亭序与书法艺术论文_第3页
兰亭序与书法艺术论文_第4页
兰亭序与书法艺术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兰亭序与书法艺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兰亭序》论文题目:墨迹的瑰宝,命途的哀歌——唐寅《落花诗册》的些许浅见学生姓名:学生学号:论文评分标准:1、格式完整(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20分2、资料详实(字数2000以上,阅读面广)40分3、思路清晰,观点鲜明20分4、行文流畅,文笔优美20分成绩:任课教师:学生序号:评阅日期:摘要:虽然唐寅的画作名大于书,但是他同时也是一位极具天赋的书法家,在大家慨叹其作画之种种时,也要重视他的书法作品,而《落花诗册》更是书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篇章。秋季学期《<兰亭序>》这次论文撰述的便是我对于《落花诗册》的一次整理以及个人的一些浅见。《落

2、花诗册》是一首哀歌,语言绮丽,却蕴含诗人无限哀愁,唐寅用落花寄在诗中淋漓尽致的展现他内心的隐秘情感,道出了怀才不遇者灵魂深处的孤独和哀伤。其创作更让世人看到了一位桀骜不驯的江南才子对传统人生道路的怀疑与否定,罹祸之后后对功名富贵的全新理解,以及对新的价值实现的个性追求。i关键字:落花诗册哀歌沧桑自由人生唐寅正文:一、执笔——天才级文艺青年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种奇特的人,他们似乎不需要悬梁刺股、凿壁借光就能学富五车、纵横古今,当李东阳、李梦阳在文坛各领风骚的时候,江苏吴县的一个年轻人正在收拾行李,准备上京赶考,博取功名。他赶考了,却并没有博取功

3、名,然而,他的名声却响过了同时代的所有人,他的名字最终成为了大明王朝的骄傲,传扬千古,流芳百世。唐寅,字伯虎,号桃花庵主、六如居士、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大家”。然而命运多舛,在经历了疑团重重的科考舞弊案之后,在残酷的事实面前,唐伯虎彻底绝望了。寻欢作乐,便赐予了他风流才子的称谓,纵情声色,也摧垮了他踌躇满志的身体,欢情乐色,却成就了他登峰造极的艺术。彻底的绝望,是

4、对当时社会的绝望,然而在绝望的背后,在灯红酒绿的面前,他未曾放下手中的笔,也未曾放下过心中的笔。二、谱曲——《落花诗册》的由来和主要内容沈周因丧子而撰写落花七律十首,此为唐寅和之《落花诗册》共30首。唐寅看到地上落英满布,联想起自己的坎坷遭遇,怅然不已,抒发了心中愤慨之作。诗中多处表达了对光阴易逝、年华易老的感慨,是其年轻时《白发诗》的余韵。唐寅二十五岁时发现自己“玄首有华丝”ii,不禁“怆然百感兴”,并鼓励自己“功名须壮时”。想当年年轻气盛,前途一片光明;如今境遇大改,物是人非。“春尽愁中与病中,花枝遭雨又遭风”“多少好花空落尽,不曾遇着

5、赏花人”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伤感。

6、1秋季学期《<兰亭序>》“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iii。惜花怜花叹花的万千感慨中自有满腔的悲愤之情,却不仅仅是伤情之作,唐寅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对世事无常心中了了,也正因为诗中所含的超脱旷达之意,使唐寅即使在晚年心境平和之后仍然偏爱自己当年的这些诗作。年少时的我啊,如此才华横溢的我,如此受人追捧的我,曾在酒宴上放出狂言“今科解元舍我唐寅,更有何人!“的我,被这个社会所抛弃,随波逐流,命运多舛地当上了桃花庵主的我。沦为落花,那又怎样?!花开的时候尽情地绽放,花谢的时候才会有一地地缤纷。三、审曲——

7、《落花诗册》墨迹的各个版本唐寅一生曾多次书写落花诗,每次所录诗作数量不同,内容不同,书法风格也不同,并且会有所修改。目前所知的有以下几个版本:苏州市博物馆藏本,纸本册页,三十四开,每开尺寸27cmx30cm不等。共录七律三十首,其中,十三首为原集所收和沈周落花诗。十七首为补遗之作。卷末未署名,也未标时间。后有正德三年进士方豪题于嘉靖丙戌的跋和翁方纲题于嘉庆二年的跋。其中翁方纲的跋说:“……此六如三十首草稿,与集本多异,想屡自改定欤?瑶田得此于都门,中阙二首。及南归,晤江秋史,而秋史处恰有此二首。宛然适合……“翁方纲认为这是一个草稿本,说明此

8、藏本的时间比较早。翁氏的推测可以从普林斯顿藏本中得到证实。《落花诗册》苏州市博物馆藏本行书纸本册页,三十四开,每开尺寸27cmx30cm不等普林斯顿大学附属美术馆藏本,纸本长卷,25.1cmx649.2cm。录七律二十一首,前八首为补遗之作,后十三首为原集落花诗作。卷末有唐寅落款“晋昌唐寅稿”,未标时间。另有马日琯书跋。“唐寅稿”的字样。这个“草稿”是誊写本。字迹十分工整。从书风上看,苏博藏本与普林斯顿藏本比较接近。

9、2秋季学期《<兰亭序>》从抄写内容看,两者都有十三首为原集落花诗作,虽然排列顺序不同,这十三首的内容是基本相同的。因此,普林

10、斯顿藏本的写作时间与苏博藏本相距不会很远,但决不同时。因为相同的一首诗中又有少许改动,如普林斯顿藏本中“春来何事默凭栏”一句,苏博藏本作“春朝何事默凭栏”。《和沈石田落花诗三十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