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ID:34097663

大小:46.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3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_第1页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_第2页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_第3页
资源描述: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几点思考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中国的“短板”在乡村,美丽中国的“希望”也在乡村。  他山之石:野百合也有春天美丽乡村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纵观浙江安吉、桐庐、龙游,江西婺源和陕西平利等市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先试先行,成效显著。这些地方给人最直观的印象莫过于环境优美、村落整齐、绿树成荫、小河潺潺、街道整洁,房屋建设统一有序而又不失特色。从整体来看,经过改造,乡村人居环境并不弱于城市,与城市的热闹喧嚣相比,在满足人们日常居住需求外更多了几份恬

2、静。主要经验及做法:(一)部门联动,合力推进。从考察的三省五县来看,各地均把美丽乡村建设放在了重要位置,采取部门联动、全员上手的路子。相关部门发挥职能作用,相关镇办发挥集聚协调职能,通过统一组织协调,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如在安吉县,各单位、各部门都积极投身到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来,并制订了详细的发展规划,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并依照规划落实相关工作任务。(二)立足特色,经营品牌。抓“三农”工作,一定要有经营品牌的思维和理念,让特色铸就品牌,让品牌形成生产力。安吉利用长三角后花园的区位优势,提出要打造长三角地区新农村建设示范区,利用高效生态农业开发了笋、茶、桑、畜、禽

3、等多个系列产品,利用“安吉白茶”中国名牌农产品的牌子来推广其他农产品。婺源则依靠集中种植油菜花,形成规模效应来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三)强化党建,能人引领。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江苏华西村成为“中华第一村”,关键是有吴仁宝。小岗村后来居上,关键在于沈浩。在考察中发现,各地通过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了一大批优秀村干部。他们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在基层群众中是主心骨,在发家致富中是带头人。(四)调动主体,共建共富。农民主体作用强不强,事关农村发展得好不好。各地均采取了政府主导、村级主抓、农民主体、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突出农民主

4、体地位,激发自主创业活力,引导农民由单个领域创业转为广阔空间创业、由一部分人率先创业转为全体全面创业。而政府主要为农民创业搭建平台、优化环境,做好引导、支持、帮扶服务和民生建设工作,为农民排忧解难,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投石问路:藏在深闺人未识从历史上看,神木曾经是山清水秀的人间仙境,历经沧海桑田,昔日的花草树木化作今天造福百姓的侏罗纪煤炭。如今我们凭借资源禀赋持续发展,2012年GDP已突破千亿元大关,排名位居全国百强县前列,但脆弱的生态环境却显得不堪重负,经济地位与生态保护不平衡进一步加剧。此时提出生态农庄建设,可谓其时已至,其势已成。我们的机遇:从国家大环

5、境来看,十八大将生态文明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起构成了“五位一体”的发展布局;从神木小气候来看,我县人均GDP已超过三万美元,属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已进入到工业反哺农业的关键时期,有条件进行生态农庄的建设;从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我县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自然环境脆弱,加之工业开发不可避免的破坏,给生态环境的补偿性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生态农庄的建设将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的挑战:自然条件之挑战,我县地处毛乌素沙漠边缘,年降水量仅440毫米,植被覆盖差,尽管进行了多年的植树造林、封山禁牧,但与所考察的县市相比,

6、自然条件恶劣;人口质量之挑战,我县地广人稀,人口密度约为考察县市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尤其是我县南部乡村,很多已经成为空壳村,人口构成以“3860部队”(妇女、60岁以上的老人)为主,青壮年劳力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村的发展;区位条件之挑战,所考察的县市距中心大城市较近,交通便利,基本属于一小时经济圈,便于发展家庭旅游和周末休闲游。而我县周围缺乏大城市的支撑,故不宜一刀切、大规模的开展建设,应以工业反哺农业为主,通过产业化建设发展村落经济。如果说美丽乡村为我们统筹城乡发展打开了思想解放之窗,生态农庄则是通过结合神木实际、综合考虑生态、经济、人口等诸方面因素而摸索

7、出的一条前进之路,也是我县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抓手。我们的生态农庄建设,不求南方美丽乡村的小桥流水、亭榭楼阁,但求宜居、宜业、宜游。  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一)环境为基,打造绿色生态农庄。环境美是生态农庄的直观表现。但是,就像习总书记强调的,建设美丽乡村不是涂脂抹粉,也不能大拆大建。而要从根本上转变农村整治建设方式,推动农村环境发生质的变化。一要突出地域“品位”。通过狠抓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有效改善农村“脏、乱、差”的环境状况,变“污点”为“绿点”,配套建设公园、健身场所、图书室、医务室等公共服务设施,提升公共设施配套水平、提升绿化美化水平、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

8、水平、提升道路通达水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