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创新应用

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创新应用

ID:34135862

大小:315.29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3

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创新应用_第1页
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创新应用_第2页
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创新应用_第3页
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创新应用_第4页
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创新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创新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2007年6月图书馆论坛Jun,2007第27卷第3期LibraryTribuneV01.27No.3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创新应用甘琳(深I图书馆,广东深匀『l518026)[摘要]从深圳图书馆应用RFID的经验、体会出发,阐述这种新技术给图书馆行业在服务、业务及管理上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关键词]RFID技术;图书馆;创新应用[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一l167(2007)03—0008—042006年6月9日,我国科技部等十五部委编制的《中国射频识一是引进了RFID技术及设备;第二是将其创新

2、性地应用于图书馆别(RFID)技术政策白皮书》正式发布,标志着以国家的名义开始业务领域,比如与图书馆数字化系统(在深圳图书馆为d—ILAS)推动RFID产业与RFID应用进入加速发展的轨道。2006年lO月,的接口、兼容及应用延伸等课题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填补了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简称863计划)设立和发布的“射频识白;第三则是独立创新开发了架位标识,文献定位导航和智能分拣别(RFID)技术与应用”等2O个重大课题,表明国家正以计划和书车并投入应用。这些应用和创新,解决了图书馆事业发展和业务资金启动RFID技术在我国各行各业广泛应用。RFID是一种利用无工作中面临的共同难

3、题,为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普及应用及深度线射频通信实现的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RFID标签被形象地称开发展示了广阔前景。为电子标签,它具有体积小、容量大、寿命长、可重复使用等特RFID技术和文献智能管理系统的应用使深圳图书馆的服务水点,可支持快速读写、非可视识别、移动识别、多目标识别、定位平和工作效率有了根本性的提高。新馆开馆后,广大读者对RFID及长期跟踪管理。RFID技术应用于物流、制造,公共信息服务等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其便捷与高效有着普遍的认同和热烈的行业,可大幅提高管理与运作效率,降低成本,以创造新的社会效欢迎。读者到馆人数比原来增加了6一g倍,外借数量增加了5

4、—7益与经济效益增长点。倍。其中,“RFID文献智能管理系统”带来的文献定位清楚,查找任何一种新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应用都需要一个过程。根据权便捷、借阅高效快速等,均为读者服务刷新了记录。例如,我馆的威人士预测,RFID技术将在未来2—5年开始大规模应用,到2008馆藏联机目录(OPAC)查询数量多年来持续降低,因为查询到的年仅在全球货品供应链领域的市场需求就将达到4o亿美元。文献很难在相应的架位找到,读者往往用书架前直接浏览来取代查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是一个灵活运用的重点策略。从询。自新馆启用RFID文献智能管理系统后,在OPAC中增加了文身份识别到货品运送、从食品追踪到

5、图书馆管理,RFID已经快速献的定位和导航,全馆8O余台OPAC查询工作站每天“座无虚席”,地应用到各个行业,并进入平常百姓的生活。RFID技术引入图书直接导致文献流通数量的激增。馆领域,并非简单照用,也非为图书馆行业的特殊需要而度身制2图书馆行业的应用空间作。它存在诸多局限和空白。因此,在积极引进、应用国外RFID2.1数字图书馆服务的手段技术的同时,应结合国内图书馆工作实际,以先进的文献服务理念RFID解决方案是一项自动识别和数据获取(AutomaticIdentifica—和馆藏管理模式为先导,打破原有的传统束缚,大胆地进行探索和ti0nandDataCa口ture,AI

6、DC)领域的革命性技术。在图书馆自动化的改革,使RFID技术成为图书馆提高服务水平、实行馆藏文献管理应用中,RFID标签可为一本书籍、一张光盘或一张借书证存储一智能化的有效手段,进而解决全行业性难题,使图书馆读者和社个唯一的标识符号,并且可以通过这个符号进行快速高效的流通处会、国家普遍受益。理、读者管理和库存管理。1深圳图书馆的应用现状及效果传统的图书馆流通业务以条形码标识和磁条安防标识为基础,2006年7月正式对外开放的深圳图书馆新馆,是中国最大的而RFID标识对比起来,实现了借还、防盗标识合二为一,具备信RFID项目和国内第一家全面使用RFID设备的图书馆,从文献的采息容量

7、上的优势、操作与读取效率的优势、跨系统、跨平台的信息访、分编、加工到流通、典藏和读者证卡,RFID标签和阅读器已共享优势、更高的容错性和保密性优势及与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的经完全取代了原有的条码、磁条等传统设备。目前深圳图书馆的全优势,也为数字图书馆的建设提供了硬件平台。部业务工作均在RFID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效果显著。深圳图书馆数字化应用系统充分利用了RFID技术的特点,紧深圳图书馆使用RFID标签近200万个,RFID自助借还设备l3密配合新馆RFID技术的全面运用,形成了与RFID技术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