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心理弹性理论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与对策(2)new

基于心理弹性理论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与对策(2)new

ID:34144485

大小:350.98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3

基于心理弹性理论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与对策(2)new_第1页
基于心理弹性理论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与对策(2)new_第2页
基于心理弹性理论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与对策(2)new_第3页
资源描述:

《基于心理弹性理论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与对策(2)new》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010年第5期商业经济No.5,2010(总第349期)SHANGYEJINGJITotalNo.349[文章编号]1009-6043(2010)05-0120-03基于心理弹性理论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与对策刘庆华,孔庆娜(黑龙江科技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27)[摘要]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高校贫困生教育的一个关键问题,基于心理弹性理论,可建立贫困大学生的“个人—过程—环境”心理弹性框架,为实现贫困生的自我心态调整,探索一条可实现的操作路径。基于心理弹性理论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与对策,应着重两方面的内容,即构建贫困生外在环

2、境的保护因素及贫困生内在心理弹性完善。[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弹性;对策[中图分类号]D720[文献标识码]B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高顾了个体、环境以及适应结果各自所起的作用以及彼此校贫困生现象日益突出。一些贫困大学生在承受经济压之间发生的交互作用。力的同时又面临着“心理贫困”的危机。目前,我国学者对(三)贫困大学生的“个人—过程—环境”心理弹性框架贫困大学生的压力源、个体心理因素、心理问题成因、行基于Kumfer的模型,本文构建了贫困大学生的“个为表现均展开了研究,并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相关对策,但人—过程—环境”心理弹

3、性框架,其中主要组成部分为如对策分析中对具体操作方式却很少涉及,且对怎样实现下文,各部分的主要影响因素如图1。贫困生自身心态的转变过程及过程控制研究较少。本文通过基于心理弹性的视角,在对贫困生的“个人—过程—环境”心理弹性框架分析基础上,着重探讨如何构建“外在环境的保护因素”和“实现内在心理弹性完善”两个方面。一、基于“个人—过程—环境”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弹性框架(一)心理弹性理论心理弹性理论研究领域研究的是个体(尤其是儿童、青少年)在不利处境下得以积极适应与正常发展的内外机制和过程。“心理弹性观”是一个包含了心理弹性过程、心理弹性因素及人与环境互动关

4、系的全面的心理弹性理论图1贫困大学生的“个人-过程-环境”心理弹性框架图架构,其核心是个体与其社会环境间“自我心态”层面的压力源即是引起当事人焦虑和压力的刺激物。个体动态演变。的外在社会环境包括家庭、朋辈、学校或社区等不同层(二)Kumpfer的“个人—过程—环境”次。外在社会环境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之间互相制衡,一Kumpfer(1999)的个人一过程一环境心理弹性模型是旦危险因素高于保护因素(社会环境中的消极自我心态高目前该领域最为全面的一个模型。它建立在社会生态观、于积极自我心态),将会使逆境中个体的自我心态进一步系统观的基础上,不仅包括了三方面

5、因素即外在环境中失衡,倍感压力存在。外在社会环境能否在逆境中起到支的危险因素和外在保护因素、个体内在的心理弹性因子持和帮助作用,关键在于这些环境中的优势自我心态是(内在保护因素)以及个体的适应结果,而且包括了个体、积极还是消极。环境和适应结果三方面之间起中介作用的动态机制。兼个体经历逆境之前的自我心态,即个体内在心理弹[收稿日期]2010-02-24[作者简介]刘庆华(1980-),山东菏泽人,黑龙江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学工办主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大学生心理健康。[基金项目]中国伦理学会“十一五”规划高等院校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大

6、学生“三观”教育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GXKT-2009-009)。-120-刘庆华,孔庆娜:基于心理弹性理论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与对策性因素是“心理弹性过程”的第一个环节。个体与环境互实际困难,又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同时,借助社会团体、动过程是“心理弹性过程”的第二个环节。个体经历逆境企业和个人等社会力量的资助,在高校设立贫困学生资后重新整合的积极自我心态即这一整合后的积极自我心助基金,也是解决高校贫困生经济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态在现实中展现为心理过程和行为,也称弹性过程是整其中,要使社会支持与回报社会有效结合,必须通过舆论个“心理弹性过程

7、”的第三个环节。宣传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并制订有关的法律政策来规范和激励此项事业,使之健康有序地发展。需强调的二、自我心态调整的内在机理及相关要素是,在资助中,学校要有意识地将资助活动加以深化,变(一)个体自我初始心态社会的爱心为学生成才的动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个体经历逆境之前的自我心态有以下五种:开放父和使命感。母自我心态、成人自我心态、开放儿童自我心态、封闭父(二)建立重视过程管理的“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母自我心态、封闭儿童自我心态,前三项属于积极自我心育、咨询体系态,有利于个体适应环境中的变化;后两项属于消极自我心态,不利于个体适应环境

8、中的变化。(二)自我心态调整的相关要素目前已有研究证明外在环境因素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影响作用。例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