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赫鲁晓夫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理论及结局

论赫鲁晓夫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理论及结局

ID:34154924

大小:2.20 MB

页数:60页

时间:2019-03-03

论赫鲁晓夫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理论及结局_第1页
论赫鲁晓夫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理论及结局_第2页
论赫鲁晓夫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理论及结局_第3页
论赫鲁晓夫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理论及结局_第4页
论赫鲁晓夫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理论及结局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赫鲁晓夫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理论及结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聊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赫鲁晓夫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路线”的理论及结局姓名:唐玉琴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指导教师:程玉海20050401聊城大学硕士论文摘要对赫鲁晓夫关于“国际共运总路线”理论问题的研究,是20世纪国际共运研究中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现阶段我国深入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工程不可逾越的重大问题。本文本着追源求真、实事求是的原则,试就赫鲁晓夫关于“国际共运总路线”理论形成的原因、形成与演进的历史轨迹、主要理论观点以及这一理论的历史结局进行初步研究。赫鲁晓夫关于“国际共运总路线”的理论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

2、,但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时代问题、战争与和平问题,“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简称“三和”)理论、民族解放运动的理论,等等。在苏共“20大”上的报告中,赫鲁晓夫强调了“国际关系中的几个根本问题”:第一,关于战争与和平问题。他指出,当今时代的主要特点是社会主义已超出一个国家的范围变成了世界体系,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经济体系的同时存在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现代的基本问题是战争与和平问题。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随着社会主义力量的增强、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科学技术的发展、核战争危险的加大等因素,时代的特点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现代的国际条件下,不

3、仅具备了防止战争的精神手段,而且也具备了物质手段,所以,战争并不是注定不可避免的;第二,关于和平共处。现时代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并存的时代。在现实条件下,解决两大制度之间的关系,只有两条道路:或者共处,或者发动战争,除此没有第三条道路。核战争对人类具有毁灭性,所以要和平共处。和平共处并不是软弱,也不是妥协,而是两个社会制度斗争的另一种形式,是斗争的继续;第三,关于和平竞赛。在现代条件下,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的主要措施和手段就是和平竞赛。和平竞赛主要是经济方面的竞赛,经济竞赛就是在最短的历史时期内解决苏联的基本经济任务——在按人13计算的产品产量方

4、面赶上并超过最发达的资本主义。美国是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所以苏联要赶超美国。他坚信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和平竞赛中最终胜利的将是社会主义;第四,关于和平过渡。由于世界舞台上发生了根本变化,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形式将越来越多样化。而这种形式的实现,不一定在聊城大学硕士论文任何情况下都将要同内战连在一起。他更加强调和平过渡的可能性;第五,关于民族解放运动。他指出,苏联把建立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特别是支援、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作为苏联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苏共“20大”后,赫鲁晓夫对其理论系统化,并上升为苏联党和政府的外交政策的总路线,此后又逐步扩大为“

5、国际共运总路线”。在这一理论和政策形成之初,就引起了激烈的争论,后来又发展为中苏间长达10年的论战,论战导致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分裂。赫鲁晓夫关于“国际共运总路线”的理论,是他在调整斯大林之后的国内外关系、认识二战后时代特点的新变化、反思和调整国际共运传统理论和战略、策略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他提出这些的理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是冷战时期的来临与缓和紧张的国际局势的任务;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矛盾的出现与建立新型苏东关系的呼声;斯大林去世后,苏联国内政策和外交政策调整的需要;核时代到来,两大阵营关于对立与对抗的新思考及其影响;战后国际共运理论探索

6、、战略策略调整的需要。赫鲁晓夫打破了传统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观念,明确了战后时代的主要特点已不是战争与革命,而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存的时代,提出了“战争可以避免”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肯定了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多样性;主张淡化意识形态的差异,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以发展社会主义,等等,是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其理论是新形势下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继承和发展。赫鲁晓夫这些理论本身并不成熟,或不完全成熟,再加上他后期与这一理论的背离,还由于各党在这一理论上存在分歧,从而导致国际共运的大论战和大分裂。关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总

7、路线”的理论问题是20世纪60年代中苏两党争论的焦点,由此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外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由于各国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不同,对赫鲁晓夫这些理论的评价也不相同。但从总的情况下,在西欧一些国家的共产党和工人党中,赫鲁晓夫的这些理论受到普遍捌护和支持。苏联学术界由于受政治影响,在赫鲁晓夫下台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对赫鲁晓夫本人及其理论研究不多。但苏联解体后,国内外学术界从积极的方面来看待赫鲁晓夫这些理论问题,给予很高的评价。我国对这些理论的研究,从把它作为修正主义进行批判,到后来的褒贬不一,再到

8、现在从更加现实的聊城大学硕士论文角度对这些理论进行研究,出现许多有价值的成果。对赫鲁晓夫这些理论的重新研究,涉及到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