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集合(会考复习)

课题集合(会考复习)

ID:34184682

大小:724.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4

课题集合(会考复习)_第1页
课题集合(会考复习)_第2页
课题集合(会考复习)_第3页
课题集合(会考复习)_第4页
课题集合(会考复习)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题集合(会考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为每一个学生的美好未来奠基授课教师:赵战勇2008-4-29课题:集合(会考复习)一、教学目标1、通过判断对象能否构成集合,使学生巩固对集合概念的理解.2、能准确的判断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能正确的使用集合语言。通过解决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问题,使学生体会集合中元素的无序性和互异性.3、对不同的集合表示,能够说出集合中元素的含义.4、能写出一个有限集的子集,理解子集与真子集之间的关系.5、通过求集合的交集、并集和补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集合的有关运算.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求集合的交集、并集、补集.教学难点:正确的理解集合中元素的含义.三、学

2、情分析:学生刚刚结束了立体几何的学习,对运用集合语言并不陌生,此时复习集合这部分内容,学生也比较容易接受,在会考复习时,我将着力建构知识结构,突破知识难点。注重螺旋上升的复习策略,立足会考,顾及高考。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四、设计思路课前要求学生阅读教材,梳理集合这部分内容,课堂上通过五个练习和一个问题将集合这一章节的内容串起来,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梳理所学知识。所涉及的题目都比较基础,更突出了对集合内在含义的挖掘,在后续复习不等式时,再将解不等式与集合问题相结合,进一步学习集合,在复习函数时,再将求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与集合问题相结合,集合是高中

3、数学的基础,可以渗透在数学的各个领域。因此对集合的复习不做更多的拓展。五、活动设计教学内容及设计意图师生互动活动目标及说明一、集合的概念练习一、1.下列条件所指对象能构成集合的是A.与0非常接近的数B.我班喜欢唱歌的同学C.我校学生中的团员D.我班的高个子学生2.下列各组对象不能形成集合的是()A.大于6的所有整数B.高中数学的所有难题C.被3除余2的所有整数D.函数y=图象上所有的点解:综观四个选择支,A、C、D的对象是确定的,惟有B中的对象不确定,故不能形成集合的是B.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确指定的含义。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就成为一个集合。集合中的每一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

4、集合通常用一个大写字母A,B,C…来表示,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字母a,b,c…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只有两种:属于(用符号∈表示)和不属于(用符号表示)记忆方法:开口朝集合,类似于大于,小于号)为了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课堂上直接让学生进行练习,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点评和讲解。学生:快速练习,做完可进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点拨。让学生看集合的相关概念,强调“指定的对象”即集合元素的确定性。同时指出集合中元素的三个性质,即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为了使后续练习顺利进行,教师将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等知识给学生阅读。检查学生对集合概念的理解情况。使学生对集合的构成有清楚的认

5、识。同时为后续练习做准备。二、元素与集合的关系练习二、1.用符号“∈”或“”填空0______N,-1______N,1______N*,-1______Z,______Z,π______Z,-1______Q,______Q,π______Q,-1______R,______R,π______R.【答案】∈∈∈∈∈∈∈∈设计意图:进一步明确数的分类,熟练掌握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小测验1.给出下面五个关系:∈R,Q,0∈{0},0∈N,3∈{(0,3)},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5B.4C.3D.1【解】为有理数,故Q不正确;因集合{(0,3)}中的元素是一个点(0,3),而不是两个元素

6、0和3,故3∈{(0,3)}不正确.故正确的有3个,选C.学生:快速练习,做完后对答案。教师:根据学生做的情况确定是否还需要讲数的分类。对完答案后,让学生快速完成小测验,限定时间1分钟。检查学生做的情况。学生可能对0是自然数有些淡忘,教师可强调。通过独立思考完成练习,交流答案形成共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数的分类,正确的理解元素与集合的关系。5克拉玛依市实验中学为每一个学生的美好未来奠基授课教师:赵战勇2008-4-29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研究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应首先明确集合是由怎样的元素组成,然后再判断所给对象是否为集合中的元素.三、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练习三、1.判断下列关系是

7、否正确(1)0∈(2){0}=(3)0{0}(4){0}(5){1,2}{1,2,3}(6){a}∈{a,b}(7){1,2}{1,2}(8){1,2}={2,1}【答案】×××√√×√√设计意图:使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并能正确的使用符号语言;使学生正确的理解空集的概念;使学生能够理解子集与真子集的区别和联系;使学生了解集合中元素的无序性,及集合相等的概念。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是包含(用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