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ID:34186009

大小:55.9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4

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_第1页
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_第2页
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_第3页
资源描述:

《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肺炎链球菌肺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刘宁何苗刘海燕付海涛(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医院154101)【中图分类号】R5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7-0156-021病因与发病机制肺炎链球菌为革兰阳性球菌,为圆形、卵圆形或柳叶刀形,多成对或短链排列。在血琼脂培养基中牛长,可出现α—溶血。该菌的荚膜决定其致病力,无荚膜者通常不致病,荚膜多糖体具有特异抗原性,并抑制中性粒细胞的吞噬功能。目前已有86个亚型,成人致病菌多为1〜9型和12型,第3型毒力最强。有20%〜40%(春季可高达40%〜70%)的正常人鼻咽部分可分离出呼吸道定植菌一一肺

2、炎链球菌。当人体呼吸道防御机能降低时,细菌则可越过上气道及支气管的黏液纤毛清除屏障进入肺泡,并在肺泡内繁殖,导致肺泡毛细血管充血扩张,引起黏液性水肿及多形核白细胞及少量红细胞渗出,渗出液中含有细菌,并经肺泡Cohn孔向邻近肺组织蔓延,累及整个肺叶或肺段。由于病变发生始于外周,故叶间分界清晰,有5%〜10%的病变可波及胸膜,引起渗出性胸膜炎。老年及婴儿也可由支气管播散,而形成支气管肺炎。因肺炎链球菌不产生任何毒素,故不会引起原发性肺组织坏死而形成空洞。2临床表现2.1症状2.1.1病史发病前常有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等诱因,多有由病毒感染引发的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2.1.2典

3、型表现①全身感染中毒症状:突起寒战、高热(体温在39〜40°C,呈稽留热)、多汗、心悸、呼吸困难、食欲缺乏、恶心、呕吐、头痛、头昏、全身肌肉酸痛;②呼吸系统症状:咳嗽、少痰,开始咳出少量黏液性或带血丝痰,24〜48h后咳出黏稠脓性铁锈色痰(与肺泡渗出与出血有关)。75%患者有明显的患侧胸痛,咳嗽或深呼吸时加剧,可使其取患侧卧位。2.2体征2.2.1一般状态检查急性病容,面颊绯红,鼻翼扇动,呼吸急速,脉搏增快,皮肤灼热、干燥,口角及鼻周有单纯疱疹。严重感染者可出现皮肤、黏膜出血点,巩膜黄染。严重感染吋可并发休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表现为神志模糊、烦躁、混合性呼吸困难、发纟甘、嗜

4、唾、谄妄、昏迷等。2.2.2肺部检查①视诊:患侧呼吸运动幅度减小;②触诊:双侧胸廓扩张度不对称,肺实变部位触觉语颤增强,累及胸膜时有胸膜摩擦感;③叩诊:肺实变部位呈浊咅或实咅;④听诊:在肺实变部位,早期呼吸咅减低,可闻及支气管呼吸音,消散期可闻及湿啰音,累及胸膜时有胸膜摩擦音。2.2.3其他检查严重感染者可并发心律失常、肠胀气、上腹部压痛(由于炎症累及膈胸膜),累及脑膜时有颈抵抗及出现病理反射。在发病5〜10天后,体温可自行骤降或逐渐恢复正常;使用了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体温可在1〜3天内恢复正常,其他的症状与体征亦随之逐渐消失。本病的自然病程为1〜2周。3治疗3.1治疗原则

5、3.1.1早期、足量、足疗程地选择使用有效抗菌药物和给药途径。3.1.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有效的支持治疗、对症治疗和处理并发症。3.2治疗措施3.2.1抗菌药物治疗首选青霉素G:①轻者:每日青霉素G240万U,分3次肌内注射,或用普鲁卡因青霉素每日60万U,每12h肌内注射一次;②稍重者:青霉素G每日240万〜480万U,分次静脉滴注,每6〜8hl次;③重症及并发脑膜炎者:每日青霉素G1000万〜3000万U,分4次静脉滴注。对青霉素过敏、耐青霉素或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者,可用嗤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头孑包囈月亏或头孑包曲松等药物治疗,多重耐药菌株感染者还可选用万古

6、霉素。抗菌药物治疗的标准疗程通常为14天,或在退热后3天停药或由静脉给药改为口服,维持数日。3.2.2支持疗法①休息:卧床休息;②饮食:注意补充足够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每日饮水量最好在1〜2L,不愿大量饮水和有失水者可静脉输液;③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定期测量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对危重者还应密切观察神志变化,记录24h出入液量。3.2.3对症治疗①高热: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为主,尽量避免使用解热药;②呼吸困难、发纟决给氧;③剧烈胸痛:可待因15mg口服;④烦躁不安、谄妄、失眠:地西泮或水合氯醛1〜1.5g口服;⑤麻痹性肠梗阻或胃扩张:应暂时禁食、禁饮和胃肠减压,直至肠蠕动恢复

7、。324并发症的处理经抗菌药物治疗后,体温常在24h或数日内逐渐下降。若体温降而复升或3天后仍不降者,应考虑:①肺炎链球菌的肺外感染(如脓胸、心包炎等);②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感染;③混合细菌感染;④药物热或并存其他疾病(肺癌)等。应针对这些原因,重新制订有效的治疗原则和措施。参考文献⑴张秀珍,胡云建,赵敏,倪语星,许淑珍,黄心宏・2001〜2003年社区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动态卩]•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年07期.⑵鲜墨,吴忠道•肺炎链球菌感染的流行病学及毒力因子研究进展[J]•热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