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化棘皮瘤恶变1例诊断体会320

角化棘皮瘤恶变1例诊断体会320

ID:34186159

大小:56.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3-04

角化棘皮瘤恶变1例诊断体会320_第1页
角化棘皮瘤恶变1例诊断体会320_第2页
角化棘皮瘤恶变1例诊断体会320_第3页
资源描述:

《角化棘皮瘤恶变1例诊断体会320》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角化棘皮瘤恶变1例诊断体会320方长平(河南省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新乡453000)【摘要】角化棘皮瘤是一种皮肤的良性病变。因自行消退,可不做任何处理,也可选择手术做局部切除,但极少病例可有恶变,应引起临床重视。【关键词】角化棘皮瘤[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角化棘皮瘤是一种皮肤的良性病变。因自行消退,可不做任何处理,也可选择手术做局部切除,但极少病例可有恶变,应引起临床重视。我院2000年8月〜2004年8月,共病理诊断角化棘皮瘤54例,其中1例为角化棘皮瘤恶变,现将该例报告如下并作分析。1病历摘要患者,势,56岁,农民,发现左面颊部一

2、隆起小结节3年,无任何自觉症状。门诊行手术切除。活检大体标木见:带部分皮肤的梭形组织一块,皮肤上见一隆性肿物,大小2cm×2cm,高出皮面0.5cm,肿物中央区见一火山口状裂口,内含少量灰白色疏松、细颗粒状坏死物,两边皮肤呈浅红色和暗红色唇状隆起。镜下见:表皮细胞外牛性增牛,呈明显唇状隆起,两唇中央区可见明显角化,基底部一侧表皮细胞扁平,嗜酸性和玻璃样变性,并见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表现为自行消退的病变特点;基底部另一侧靠近切缘(故未能了解上皮细胞增生情况),一处围成角化珠,小灶表皮细胞生长活跃,但基底部仍完好,未见浸润生长现象。病理诊断:角化棘皮

3、瘤。术后18个月,该患者于原手术切口一侧再次见皮肤呈小结节状隆起。活检见:局部损害的表皮向真皮凹陷,凹陷处充满角化物,基底部细胞向下浸润性牛长,可见角化珠及部分细胞角化,并见病理性核分裂像。病理诊断:角化棘皮瘤癌变。2讨论角化棘皮瘤是一种来源于棘细胞的良性病变,好发于皮肤暴露部位,颜面部最为常见,手腕及前臂伸侧亦有发生,5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见,男多于女,自行愈合是角化棘皮瘤的重要特点。本病病因不明,可能与病毒感染有关。2.1临床表现分三型(1)单发型:最常见,表现为皮肤结节状隆起,顶部破溃成火山口样,内有角质栓形成,边缘呈特征性的唇状隆起[1],类似传染性软

4、疣。自愈后可留下疤痕。(2)多发型:该型少见。发病年龄较早(20〜30岁),亦是男性多于女性,除好发于皮肤暴露部位外,粘膜、皮肤移行细胞也能发生,病变与单发型相似,自然消退时间长,病变可长期保持稳定。(3)发疹型:此型病灶多发,质硬,状如丘疹,顶端有破溃伴角栓形成。整个病程可分生长期,静止期和自然消退期3个阶段。消退时肿物逐渐吸收,角栓排出遗留有色素减退的疤痕。2.2恶变(分化型鳞状细胞癌)及其可能机制极少数角化棘皮瘤可以恶变,故其基本组织图像符合角化棘皮瘤,但部分上皮细胞异型性明显,并有较明显浸润者可认为是角化棘皮瘤恶变。病理上角化棘皮瘤和角化棘皮瘤恶变(

5、即分化型鳞癌)常从生长速度、自限性、活动性、有无溃疡、界限、火山口样外观、唇样边缘、分化性角上皮增生等方面进行鉴别[2]。角化棘皮瘤在自然消退的过程中,少数病例发生恶变的原因可能是局部细胞凋亡信号受阻所致。李利等采用末端特异性DNA标记技术(TUNEL)和免疫组化方法原位检测了两者的凋亡细胞,Bax及Bcl・2基因和核酸抗原Ki・6的表达做了角化棘皮瘤与癌变(鳞状细胞癌)患者凋亡和增殖的研究,发现角化棘皮瘤的细胞凋亡率(48.83%)明显高于鳞状细胞癌(26.08%),前者的增殖率(9.03%)明显低于后者(27.20%)[3],由此认为细胞凋亡障碍是导致自

6、愈和恶变两种不同转归的重要病理机制。总之,无论是临床上,还是病理上,角化棘皮瘤和角化棘皮瘤癌变都十分相似,即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也只能区别典型病例而不能区别近似的病例[4]o因此,疑为角化棘皮瘤者,应争取手术切除并送活检,或进行放疗、化疗,(不宜让病灶自行消退)。手术切除者的优点有二:一是可及早发现极少数的恶变病例;二是手术切除遗留的疤痕往往比自愈后可留下的疤痕要小且平整,这有利于颜面部美容。活检吋,病理医生应注意病灶切缘尤其是基底部是否完整。如其基底层细胞生长活跃,临床上应按局部癌变处理,建议外科医生做病灶扩人切除。参考文献:[1]高天文,孙建方•现代皮肤

7、肿瘤病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96.⑵武忠弼,杨光华•中华外科病理学(中卷)•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214.[3]李利,王琳,成娘,等.角化棘皮瘤与鳞状细胞患者表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的研究•中华皮肤科杂志,2002,33(4):35.[4]陈锡唐,刘季和,邱丙森,等.实用皮肤组织病理学•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4,340.收稿日期:2015-11-1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