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维杰先生董氏奇穴问答

杨维杰先生董氏奇穴问答

ID:34212714

大小:225.00 KB

页数:91页

时间:2019-03-04

杨维杰先生董氏奇穴问答_第1页
杨维杰先生董氏奇穴问答_第2页
杨维杰先生董氏奇穴问答_第3页
杨维杰先生董氏奇穴问答_第4页
杨维杰先生董氏奇穴问答_第5页
资源描述:

《杨维杰先生董氏奇穴问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杨维杰先生董氏奇穴问答【一】以下为杨维杰·先生董氏奇穴·及传统针灸研讨题·第一回至第八回,为方便大陆网友学习,现合并统一并删除转载过程中出现的重复繁体字,只保留简体字,若要转为繁体字请用livesearch转换翻译功能。其中若有遗漏缺失谬误部分,请各位帮助一粟予以补充更正。内容大要:2008年4月3日首次刊出(第一回)一、问:请问有横倒马吗?有位李先生的书提到横倒马,也有位朱先生及其他先生教倒马针法,说有多种倒马,比如奇穴有门金与火主;木斗与门金…等,十四经有大陵与神门倒马;内庭与行间倒马…等。请问有这样的横倒

2、马吗?又请问倒马针法的正确配法及深层意义是什么?答:倒马一词第一次出现是在我写的《针灸经纬》中,我也看老师用过多年,我必须说几句话,这方面目前有不少人把倒马搞得很复杂很混乱,真的害人不浅,。横倒马是很错误的说法,说这种话的人应该是根本未学过董氏奇穴或不懂董氏奇穴,也未亲眼见过董老师扎针。果真如此则任合邻近两针都可算是倒马,那么全身都是倒马了,这样不顾生克,就实在太荒唐了。倒马一词虽然在董老师临床时几乎每日皆会提到,但关于倒马一词最先在董老师的第一本也是唯一的一本着作《董氏正经奇穴》中并未见及,只有在两处提到回马

3、针:在34页「后椎穴」说:『两穴通常同时用针,即所谓回马针,效力迅速而佳』,在58页指出「一重,二重,三重穴同时下针(即所谓回马针),为治上述各症之特效针」。其他再也看不到回马或倒马字样。在我1975年出版的《针灸经纬》中,正式提出倒马针法形诸文字具体叙述,当时董老师尚健在,经老师认同后开始大力推广。记得当年随董老师学习,看到老师针灵骨大白,我曾说老师今天针大白灵骨啊,老师立刻指正:灵骨大白。老师平日虽不多言,但在关键时刻总是给予重要的提示。又有一次看到老师针火主及门金,我说是倒马吗?老师只说:这怎会是?多想想

4、。从这简单的一句话中,读书人应该悟出不少玄机。倒马针最重要的是必须在同一条经络上,是在一条经上的相邻两针或三针并刺,在寗失其穴莫失其经的基础上有正确定位的意义。倒马一般要两穴相邻,这样两穴只有相生而且绝无相克,作用才大。在腿上的大倒马基本上也没有相克的问题。在同一条经脉上连用数针,古已有之,一般常称为排针法,有加强刺激的作用,只是董师用的更灵活更成熟。另外「回」通「回」,「倒」有导转之意,这之中就要考虑针序针向,此外倒马针之中蕴含着全息,还有一些东西很值得研究。二、问:有位李先生的书写到:倒马针与截担针法有关,

5、是这样么?答:倒马针与截担针法无关,说此话的人应该是对截担针法未曾研究过才会如此说。这除了要了解倒马针,还要了解截担针法。这里首先看看截担针法的意义是什么,担截法首载于《马丹阳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其次《栏江赋》亦以它为重心,后代医家对担截有不同的认识及解说,其意义大致有下述几点:第一种说法:认为是补泻法:《针灸大成卷四?经络迎随设为问答》说「补针之法…再推进一豆谓之按,为截,为随」「泻针之法…退针一豆谓之提,为担,为迎也」,杨继洲是把截法与随并论,担法与迎并论的,是把截做为补法,把担作为泻法。第二种说法:是取

6、穴的一种方法,如汪积《针灸问对》中所说:「截者截穴,用一穴也,担者二穴或手足二穴,或两手足各一穴也」。既可取单侧一穴截之,又可取双侧双穴担之,如头痛牙痛取单侧合谷谓之上截;胸闷气短取双内关谓之上担:腹痛腹胀取双侧足三里谓之下担。也可上下结合,采上担下截或下担上截,如胃痛胸闷呕吐取双侧内关单侧公孙谓之上担下截,也有上下截法或上下双担法,如取双内关双公孙即是上下双担。此法目前广被针灸学者运用。第三种说法:也是指不同的取穴法:据辞源等书所言:截,有截止,拦阻之意,担,有负戴,承担之意。那么在经络之上游取穴就有截断之意

7、,如手三阳从手走头,针上游之合谷外关可谓之截,足三阴从脚走胸,针上游之公孙太冲可谓之截;在经络之下游取穴就有承担之意,如手三阴从胸走手,针下游之内关列缺可谓之担,足三阳从头走脚,针下游之足三里足临泣可谓之担。此法不论单双,只论上下游取穴。从上述看来倒马针为同侧同经之两针或三针并用,无上担下截或下截上担的问题。也无补泻的问题,亦无上游下游的问题,因此应该是与截担无关的。三、问:有位胡先生把董氏奇穴变得很复杂,例如木火穴,竟说有木火一木火二木火三木火四,但最后且说中指的木火二穴最常用,这是不是太复杂也太矛盾?答:董

8、氏奇穴穴位不应被复杂化或画蛇添足无中生有,有人确实把董氏奇穴搞得很复杂混乱,把木火穴说成有木火一木火二木火三木火四,也就是除大指外每个手指皆有木火穴,但最后却说中指的木火二穴最常用,的确有些矛盾。仔细看看董老师亲定的《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原书只有一个木火穴,也就是在中指的木火穴而已。为甚么会有人说成四个呢,可能这位先生不懂董老师的定穴原理。或者未随老师进步,如果这位先生知道董氏奇穴有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