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心】【好卷速递】陕西省西安市八校高三联考试题语文

【恒心】【好卷速递】陕西省西安市八校高三联考试题语文

ID:34322792

大小:1.47 M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5

【恒心】【好卷速递】陕西省西安市八校高三联考试题语文_第1页
【恒心】【好卷速递】陕西省西安市八校高三联考试题语文_第2页
【恒心】【好卷速递】陕西省西安市八校高三联考试题语文_第3页
【恒心】【好卷速递】陕西省西安市八校高三联考试题语文_第4页
【恒心】【好卷速递】陕西省西安市八校高三联考试题语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恒心】【好卷速递】陕西省西安市八校高三联考试题语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西安地区八校2012届高三年级联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纸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5.若做选考题时,考生应按照题

2、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现代诗人对诗歌意象的认识和把握的自觉意识主要来自现代主义观念和作品的影响,但在创作过程中,他们诗歌意象的设计往往与中国传统诗歌意象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中国古代诗歌主要是“形象思维”的产物,但由于体格和制式的限制,在表现诗人较为复杂的思想情绪时,就不能靠简单的形象比喻来完成,而必须有赖于密切型的意象。中国传统的诗歌理论中没有明确过“意象”的概念,但这并非说传统诗人们就没有总结过“意象”现象。其实,当古老的“比兴”说初

3、露头角时,人们便可以从中得到有关“意象”揭示的信息。刘勰在《文心雕龙·比兴》中解释“比兴”说时已较为明确地指出了“比兴”的意象内涵:“比者,附也;兴者,起也。”到了清代,诗批家们已经明白地发现了中国诗歌的意象化传统。刘熙载在《艺概·诗概》中这样总结道:“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显然,这里的“烟霞”“草树”已不是一般的形象,而是凝聚着诗人所体验的“山之精神”和“春之精神”等精神含意的意象了。虽然作为现代诗歌文化基础的“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以反对旧文化、反抗传统为价值指向的,但任何一个偏激地反传统的诗人也不可能摆脱优秀的传统文化遗存

4、的深刻影响,胡适的“放脚体”新诗中就有传统意象的闪现。传统诗歌的意象几乎就从未间断过在新诗创作中的影响,而在像李金发这样的超越了新旧对垒的文化价值观的现代主义诗人中,传统意象的出现更是屡见不鲜。李金发新奇怪异的象征诗最初出现的时候,一度引起舆论大哗。人们在惊疑于其语言风格的怪诞别扭之外,还极反感于它的凭借古语而又食古不化。“长发披遍我两眼之前'/遂隔断了一切羞恶之疾视’/与鲜血之急流,枯骨之沉睡。”10/10这是他《弃妇》中的开头,确实既泥古而又悖古,面目奇特而可憎。殊不知他正是在超越了新旧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进行诗歌创作的,既不是想张扬古代诗歌文化以向新文学示

5、威,也不是想改造传统诗歌以适应新观念的表现,而只是本着有利于表现的原则,试图对诗歌的格式、范型作一种探索。(选自《论中国现代诗歌对古典意象的继承与改造》,有删改)1.下列表述符合愿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现代诗人在创作过程中对诗歌意象的设计除了来自现代主义观念的影响外,还与传统诗歌意象的影响密切相关。B.中国传统诗歌必须摒弃简单的形象比喻,依赖于密切相关的意象才能表达较为复杂的思想情绪。C.中国传统诗歌发展到了清代,已明确地形成了意象化传统。D.作为中国优秀的文化传统,传统诗歌的意象一直在新诗的创作中有着重要的影响。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6、()A.中国传统的诗歌理论中虽然没有明确的“意象”概念,但诗人们一直都在积极探索、总结“意象”的现象、特征。B.刘熙载笔下的“烟霞”“草树”不仅有外在的形象特征,更凝聚着诗人心目中的“山之精神”和“春之精神”,是典型的诗歌意象。C.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胡适先生继承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他的“放脚体”新诗中就运用了传统的诗歌意象。D.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反对旧文化、反抗传统为价值取向,同时也要担当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从《诗经》运用的“比兴”手法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诗歌在源头阶段即有比较明确的关于“意象”的运

7、用和内涵。B.许多现代主义诗人在新旧文化的对垒中,能够继承友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大量使用传统的诗歌意象,李金发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C.现代诗歌创作在借鉴传统诗歌表达方式的同时,也应该大胆探索诗歌的新路,只要遵循有利于表现的原则。D.李金发的象征诗从遭到人们反感到获得中肯、理性的评价,充分说明现代诗歌创作者走过了一条探索、尝试的诗歌创作道路。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道光二十二年九月十八日与诸弟书曾国藩予思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予生平工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

8、得来,偶用功,亦不过优游玩索已耳,如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