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宪法序言的比较

中美两国宪法序言的比较

ID:34341484

大小:52.5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5

中美两国宪法序言的比较_第1页
中美两国宪法序言的比较_第2页
中美两国宪法序言的比较_第3页
中美两国宪法序言的比较_第4页
中美两国宪法序言的比较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美两国宪法序言的比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964北国草:中美两国宪法序言的比较2014-11-02 玄谟之言玄谟:在我们中国,人们对“法”的概念或许并不陌生,追溯“依法办事”的处事方式可直至公元前359年的商鞅变法时期。然则、经历了2000多年的历史进程,国人的法律意识依然淡薄,凡事依然首选攀关系走门子。究其原因,我以为是在这2000多年以来,中国从上至下,从君王士大夫到普通老百姓,始终遵循的是“法制”的“法”,而不是“法治”的“法”。时至今日,被执政党和老百姓挂在嘴巴上的“法”依旧是“法制”的“法”。“法制”非“法治”,此“法”非彼”法“。中国若要成为真正的民主国家,必须实行宪政法治,只有施宪政行法治,人民才能真正

2、翻身做主人,只有施宪政行法治才会有真正的民主、自由、平等。要施宪政行法治,那么,必然就需要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宪法,何为真正意义上的宪法?我以为就是宪法本身要具有法律性,且公民必须是宪法权利主体,保护人民权利,规定政府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有一部宪法,但这部宪法基本上是草纸一张,因为它既不具有一定的法律性,也没有真正起到保护人民权利,规范政府义务的作用,所以在这样一个由封建阶级统治的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展的被定义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官僚世袭制奴隶制国家,政府无法无天为所欲为,人民没有真正的民主、自由、平等的权利,人民的教育、医疗、卫生、人权,等等一切都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中美两国宪法序言

3、的比较毫无疑问,中美两国在历史文化传统、政治思想与结构、社会经济制度、法律、宗教道德、价值观等等方面均存在着重大的——有些方面甚至还是根本对立的——差异。因此对中美两国进行比较时可供选择的对象便极为宽广。但笔者以为还是选择作为“法律的法律”的宪法做为切入点进行比较更为适宜。由于作为客观存在的宪法是一国之历史、文化、人文、道德等诸多历史要素最集中的物化反映、体现与凝固;同时作为人类意识范畴的宪法同时又是国家政治结构、经济制度等等各种现实要素的支撑性基座,因而宪法在一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具有着联接历史与现实的作用。而在宪法的各个有机组成部分中又尤以其序言为首重,因为宪法的序言对宪法具

4、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规定着宪法的性质和走向,在某种意义上可说是宪法的精神和灵魂!因此对中美两国宪法的序言进行比较也就同时具有意义充分和经济合理的双重优势。一、从宪法序言的篇幅上比较美国宪法序言含标点在内为94字,中国宪法序言则为1792字,后者为前者的19倍强。如果撇开序言的其它方面姑且不论单从篇幅上看,美国宪法序言不及中国宪法序言论述得细致而大方,显得有些粗糙而寒酸。但从另一方面却显示出美国人的直截了当开门见山不拘尼于细枝末节重内容轻形式重实质轻排场的务实、豪放与粗犷,一如开国之时那些签署《美国独立宣言》的伟人。想当年面对供做签字的独立宣言文本上的诸多文字错误那些伟大的签署者

5、们只是潦潦的加以划掉然后填上正确文字即在其上签字了事而后即匆匆投入为实现宣言而进行的奋斗之中。时至今日在美国的国会图书馆人们仍可以看到那份有着多处修改痕迹的独立宣言的签字原稿,当然这份在我们看来纯属缺乏严肃性与认真的”低质量”的文稿如今已成为美国人民的至珍至贵无以取代的精神财富。二、从宪法序言的内容上比较先看美国宪法序言,其载明了极其有限的两个问题:——制订宪法的主体;——制订宪法的目的。序言开篇明义载明了制订宪法的主体即”我们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文字虽少却使宪法在法理与逻辑上具有了充分的合法性。中国俗语有云”名不正则言不顺”如果制定宪法的不是”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这一主体而是

6、其他的什么人——如中国封建社会里的皇帝君主或是口口声声自称是代表全体人民而实质上却只是代表自己的某种组织那么就都不能使所制定的宪法获得被人民普遍承认、接受并志愿遵守的权威。紧接着又用一组结构相同、语气相近、类似于排比的句式阐明了制定宪法的目的同时也是所制定的宪法应遵循的宗旨。这就在法律上规定了美国宪法的价值取向只能是为了维护”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这一”整体”而非”一部分”人民的利益。与美国宪法序言不同,中国宪法序言则洋洋洒洒载明了多个问题,概括起来可以归纳为以下九个方面:——中国及中华民族的原生态及其近代的发展演变历程;——新中国建立后取得的成就及其原因;——今后的发展途径及目

7、标;——对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内外形势的分析;——台湾问题;——爱国统一战线与政治协商制度;——处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关系的原则;——处理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国际关系原则;——制订宪法的目的及其法律地位。但从总的方面及内在逻辑上做深入的分析可以看出整个序言实际上主要阐明了三个问题,即:——中国共产党对国家领导权的根据与合理性;——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所采取的基本形式即政治上的”无产阶级专政”及经济上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制定宪法的目的。通过对上诸问题的论述在法律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的领导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