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研究二题——李白文化与李白精神

李白研究二题——李白文化与李白精神

ID:34366311

大小:435.2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5

李白研究二题——李白文化与李白精神_第1页
李白研究二题——李白文化与李白精神_第2页
李白研究二题——李白文化与李白精神_第3页
李白研究二题——李白文化与李白精神_第4页
李白研究二题——李白文化与李白精神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白研究二题——李白文化与李白精神》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文坛回眸·当代文坛·2008.4李白研究二题——李白文化与李白精神丁稚鸿敬永谅摘要:本文认为:“李白文化”包含李白的出生、社会经历、人格气质,以及李白的全部创作成果所表现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还包含这些价值对后世经济和文化的巨大影响。而“李白精神”可以概括为“爱国、励志、审美、创新”等四个方面。在当代社会中,应当吸取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发挥李白诗歌形象生动感人的教化作用。关键词:李白文化;李白精神;文化遗产;诗教李白文化·李白精神·诗教所谓“李白文化”,它是由李白的出生、李白的社会经历、李白的人格气质、李白的全部创作成果所表现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及其对后世经济和文化的影响等

2、所构成的文化体系。从哲学的角度讲,它是由李白及其相关事物引发的一种特殊的物质现象、精神现象和社会现象。李白(701卅62),字太白,蜀中绵州昌隆县(今江油县)人。李白先祖因获罪于朝廷,隋朝末年被流放到西域。直到李白的父亲李客时,才迁移回蜀中青莲乡定居,长安元年,李白出生于此。李白的社会经历是很复杂的。他的少年时期经过了由武周政权而恢复大唐国号,又经过韦后之乱、玄宗继位、太平公主之乱等事件,尽管他当时还没有离开蜀中,对朝政却有了一定了解,所以他从小就树立了“济苍生,安社稷”的理想。他的青年和中年时期,正逢“开元盛世”,当时的大唐王朝无论在政治、经济或文化方面,都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

3、。这进一步巩固了李白的理想。李白后来又经历了“安史之乱”,这是他人生轨迹上的一大转折。他的社会经历、“不屈己,不干(干谒)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格、“灵动、浪漫、不拘一格”的气质对他前后的涛风变化至关重要,影响极大。他前期诗风清新飘逸,“安史之乱”后,一转而为雄浑悲壮。“国家不幸诗家幸”(李元洛语),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没有“安史之乱”的冲击,李白的爱国精神就不能充分展现,也无法成就他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世界文化名人。所以,我们学习李白文化,对其社会经历必须进行深入的了解。李白的诗歌对后世经济、文化的影响,对中国诗歌的贡献是巨大的。李白是我国文学史上成就最高的浪漫主

4、义诗的意义,为后世复仇文学开启了良好的传统。总而言之,无论是“安良”还是“除暴”,司马迁都对笔下的侠客倾注了最饱满的热情,对复仇者们给予极大的崇敬和讴歌。他们是那么有血有肉,其侠肝义胆,虽历千秋百代,仍可垂范后世,“懔懔恒如有生气”,怎能不令人油然而生敬慕之心。而且,对侠义精神的讴歌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文学创作的一个永恒不衰的主题。注释:①②<韩非子集解>,‘诸子集成>第330页,336页。306页,岳麓书社1996年版。(爹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第373页,浙江古籍出版社l_998年第l版。④《墨子闻诂>,《诸子集成>第87页,岳麓书社1996年版。⑤⑥⑦⑨⑩⑩⑩

5、⑩⑥《史记·游侠列传>第3181页.3182页,3182页,3182页,3184页,3184页,3185页,3187页,3188页,中华书局1959年9月第l版。⑧《史记·太史公自序>第3318页。④凌稚隆:《史记评林》第6册第766页,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⑩《史记·刺客列传>第2538页。(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责任编辑树凯156万方数据李白研究二题人。浪漫主义作为一种文学创作风格,在我国起源于远古时代人民口头创作的神话传说,此后浪漫主义传统在民间和进步文人的创作中被不断发展。当浪漫主义发展到唐朝时。如高江急峡,形成了惊涛拍岸的壮观局面。掀起这高潮的代表

6、,就是伟大诗人李白。李白的诗歌继承了前代浪漫主义的成就,以他叛逆的思想、豪放的风格,反映了盛唐时代乐观向上的创造精神以及对封建秩序的不满。扩大了浪漫主义的表现领域,丰富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这些成就使他的诗成为浪漫主义诗坛不可逾越的高峰。李白批判地继承了汉魏以来古诗的优良传统,同时,也汲取了民间诗歌的精华,其诗歌形象生动,明丽清新、自然而又不失高华壮美之风格,在诗歌语言的创新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是后世诗人所无法比拟的。李白的诗名在当时已广泛传扬,到宋元时期,他没有定卷的诗集已“家家有之”。他的诗歌无论在精神上。还是在表现手法上,对唐代和

7、后世都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苏轼、辛弃疾、陆游、苏舜钦、高启、杨慎、黄景仁、龚自珍等都从他的诗歌中吸收了营养。他的事迹、传说,被写入戏曲,在民间流传。他对自由的追求受到人民的尊敬。李白诗风飘逸劲健、自然豪迈、清雄奔放,后期诗作则于雄浑中透出悲壮。历代对李白的评价可以说极人间赞美之能事:贺知章称他为“谪仙人”;诗圣杜甫赞美他“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韩愈赞美“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自居易评他“曾有惊天动地文”;李商隐评他“三才万象共端倪”;皮日休评他“口吐天上文,迹作人间客”;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